我的作文教学六板斧

2017-08-31 06:06胡盈
教育 2017年33期
关键词:口头生命作文

胡盈

在孩子写作文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两类问题,一是说话写作两层皮。好多孩子父母的直观感受就是孩子挺能说会道的,只是一写作文就卡壳。二是模仿和创作隔重山。有的孩子写作文时每次都先要模仿,美名其曰模仿,实际是半抄袭状态。

童喜喜口头作文项目,正如她所定义的那样:“以口语搭建桥梁,读写结合、嘴脑并用,贯通生活、阅读与写作,以共情的生活、艺术的观察、逻辑的阅读、哲学的思考、传神的表达、精炼的书写这六步,进行科学的写作技巧训练和超越写作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从提升写作技能入手,实现人格的塑造与发展。”正是针对这两种状态,对症下药。

不过,我的六板斧不是口头作文的六步,而是统统针对其中的第5步:如何用口语进行“传神的表达”。

我们都知道,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说和说之间还有不同,却是很多人忽视的。

孩子心里想什么,就说出来,这只是最简单的说,单句话的说。这时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通常是松散跳跃式的。作文,需要的是篇章的结构,不是单句话的罗列。也就是说,把孩子跳跃的语言组成一篇有条理且中心突出的文章,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把相关的语言进行组织,才能让它成为一个完整的篇章,这靠的是孩子思维能力。这后一种说,需要一些训练。

所以,孩子们有很多话想说。只是,他们一般能够说出好句子,却难以说出好文章。他们需要激发,需要引导,需要协助。童喜喜口头作文项目,正是细致入微又简单易行地对孩子们的口语,进行有目的、易操作的激发和引导,引导他们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激发他们对相关的问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思考,有了这样的思维能力的“说”,完成文章就不再是难事。

关于口头作文的训练,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自从我在班里尝试着开展以来,从最开始的零零星星随意开展,到越来越系统和深入,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无话可说,到最后的滔滔不绝、有条不紊,进步非常明显。

特别是针对那些不太爱说话的孩子,我暗中下了一些工夫——我

引导和暗示孩子们,练习口头作文不过是聊天。对这些孩子特别注意“三步走”:第一步少讲道理多表扬,第二步顺着兴趣细追问,第三步共读共说玩作文。结果,无论是天生外向喜欢说话,还是性格内向很少开口,班上的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基础之上,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要想更好地发挥童喜喜口头作文课程的效果,就要真正体会课程的原则,从而把行动落实在各种细枝末节的地方。具体操作中,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有这样6种方法,的确行之有效。

1. 要想告状先学说

低年级的学生爱告状,他们每次来的时候都是急匆匆的,就跑来给老师说老师谁谁怎么了,基本属于话说不清、说不全、说完又匆匆跑开的那种。

为了训练孩子们学会叙事,我让孩子们每一天先把自己觉得最快乐的事情写下来和老师分享。我在班上设置了一个“开心盒”,请孩子们把觉得自己今天做的最好的、最开心的事情放在里面。比如今天我会跳绳了。今天我被老师表扬了。今天我帮助谁了。类似这样的条子,到了放学会有很多。放学的时候,我会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如果抽到是谁的,请谁上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具体的事情。要求把事情讲清楚,跟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这样一来,告状的人少了,而且全班都朝向积极、幸福的方向

前行。

2. 发言也有小窍门

上课发言,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切入点。应该特别注意训练孩子把话说完整。

大部分孩子发言时,通常情况下每一次的答案并不是完整的,而只能说到其中的一面。这时需要特别注意提示孩子:“回答得很好,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谁有别的理解?”

等到孩子们把这几方面都说完的时候,然后请一位同学来总结,完整地表述。再请其他同学来复述。这样让孩子对问题有一个完整的理解。接下来请其他同学给这些回答问题的同学评个分,说说他回答得是否完整,语言是否有条理。

这样训练发言,孩子们一方面学会了倾听别人的回答,一方面又从老师的角度来评价审视挑刺,等到自己发言的时候,就会特别注意。

孩子们的发言规范了,也意味着口头作文的逻辑性、完整性会不知不觉随之增强。

3. 笑话里面学问大

三年级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特别爱讲笑话,尤其是爱讲一些关于汉字的冷笑话。有几个同学几乎一下课就要到我跟前来,给我说一說笑话。

凡是笑话讲得好的孩子,都属于语言能力比较好的。相反有的孩子即使笑话非常好笑,可他讲得不好,结果就会他讲了半天还没有讲明白,可大家都明白了,他自己笑了半天,别人却都不笑。

借用这个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我开始训练孩子在课堂上三分钟讲笑话。我自学了一些相关知识,告诉孩子笑话的秘密:怎样铺垫,怎么抖小包袱,怎样结

局……这对孩子们口头作文训练帮助很大。有个孩子每天放学跟我说完“再见”都不走,非要给我讲个笑话才走,成了我和他之间的放学仪式。

4. 人人都是小说家

从四年级开始,我训练孩子们讲故事。每天三分钟,语文课前讲故事,轮流讲,每个人讲一个故事。无论故事多么长,多么有趣,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而且要讲清楚事情发生的脉络,不能太细,否则讲不完,也不能太■嗦,限定时间是三分钟,要求孩子们自我锤炼语言。

这样的短平快式的方法,可以让口头作文训练增加密度、增加强度,而不会激发孩子们的逆反心理。

5. 节假庆典感慨好

记得一次世界阅读日的时候,我请学生父母带孩子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在那里读一本书,或者给别人介绍书,或者把自己喜欢的阅读好去处介绍给大家,并且介绍特点,等等。

在这个节日中,孩子们都说得很好。有好几个学生父母在返程的路上,就把孩子的口头作文录完发给我了。有个妈妈说:“以前觉得作文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现在,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讲,孩子张口就来,而且逐渐改掉了那些哎呀嗯呀的口头语习惯,自然而然地就会用作文用书面语言来讲了。真厉害!”

所以我也记住了:任何节日庆典,甚至任何感慨,只要有感可发,就是口头作文的宝库。

6. 家校合作时间多

口头作文简便易行,但是,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时间都是固定的。所以,只有教室、家庭里两条腿走路,才会时间特别充裕,效果特别明显。

针对家庭里的口头作文训练,其实关键点不是学生,而是学生父母家人。

开始的时候,我直接请学生在家里进行口头作文,结果我发现时间用了很多,但造假也很多。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听孩子们的口头作文录音,总觉得他们的语言特别书面化。一方面当然可能是他们说的时间久了,水平在提高,可另一方面,我还是担心他们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的时候,为了面子会造假,或者为了留面子,提前参考一些范文再来模仿着说。尤其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孩子,感觉完全不像在说,而像在念作文。

所以,我在家校会时对全班49人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调查结果有重合):

学生父母调查结果是:

能独立用手机完成口头作文录音的有:16人;

先看范文完成的:18人;

先听同学说再自己说的:3人;

先写完作文,对着话筒念的:2人;

说完以后,还想听同学如何说的:8人;

学生调查结果是:

没说之前先搜资料的:10人;

没说之前先写思路的:13人;

先自己说,后听别人说的:

18人;

先听别人说,自己再说的:25人;

自己先说一遍,然后对着录音的:30人;

先写作文,自己看着念的:

12人;

这两组数据一对比,显然父母那里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我心里很沉重。

如何面对学生父母热情的消退?我有了新的思考与行动。

首先,学生父母只有信服,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行动。我必须时刻意识到,我不是命令者,而是帮助孩子学习的协助者。我的目的和家人的目的完全相同,我们是同路人,同行者,只是家庭和学校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所以一些时候,我作为老师需要学生父母的帮助,一些时候,学生父母需要我的帮助。

以这样的心态,就容易和学生父母心灵接近,从而互相满怀善意地沟通。只有双方的理念相近,甚至完全相同的时候,孩子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我首先做的是让学生父母信服我的理念,我们双方约好一起同行。

还有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每个学生父母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自己要忙的事情。在很多需要家人协助的事情上,的确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力不从心。比如我发现一个问题:在教室里,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孩子,听不到他们回家后发送的口头作文。这些孩子要么是父母不在家,没办法发送;要么是父母在家也不会发。这时就需要有耐心,多沟通,只有让学生父母理解自己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知道这是为了孩子一生的成长,同时告诉对方简单的操作方法。比如父母自身时间有限、甚至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要对孩子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必然有一定难度。我推荐的《网侠龙天天》这样的书,内容本身就强烈吸引着孩子,又有引导问题,能激发孩子兴趣,顺便训练孩子进行口头作文,自然是手到擒来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上有班级榜样学生的激励、榜样父母的引领,就逐渐感染所有学生父母,最后每位父母都有进步,都能够共同行动。

就在这样的训练中,孩子们飞速成长着。

现在,孩子们的口头作文表达能力常常让我惊叹。学完生命单元,以《我对生命的理解》为题,有的同学能够即兴说出这样的思考:“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只是小小的一粒沙子,而对于地球来说,我们也像蚂蚁一样渺小。但不管是无边的宇宙,还是转动不息的地球,还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让我们善待自己,遇事不轻易否定自己,也善待我们身边的一切,因为生命对于谁来讲都很可贵!”

学完《触摸春天》,以《我眼里的春天》为题,有的同学能够表达出这样的感慨:“在我眼里,春天是清明前后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我眼里,春天是春雨滋润下努力伸展的嫩芽;在我眼里,春天是红云似的爬满枝头的樱花;在我眼里,春天还是那田野里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在我眼里,春天是苏醒的季节,是孕育希望的季节。在这春天里,我也要努力伸展,努力向上,为我加油吧!”

就连王子,也口述出了一篇《生命》。

王子是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学习基础不是一般的差。他的差,不是因为他有智力问题,而是存在阅读识记困难。四年级了,不要说听写词语生字考试了,就是照着抄写一首五言古诗,王子照着书抄写,抄一遍改一次错字,接着抄下一遍。就这样,抄了整整十遍,还是有错别字。

所以以前王子的作文,基本上不是他妈妈给写的草稿,就是他说我边问边记给他写出来的草稿。到了考试,作文从来都是零分。我开始童喜喜口头作文项目实验后,想到王子底子实在太薄弱,也没有想到要额外为他做什么。

但是,在以《生命》为题完成口头作文的那天,王子在口头作文中细数了自己养蚕过程中的体会。他介绍了从蚂蚁一样的小蚕到化茧成蛾的过程,感慨蚕浑身都是宝,连蚕屎都可以做枕头,蚕虽然生命短暂,却把它的一生都献给了人们。最后王子说:“虽然生命有限,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知道,这个句子,其实是书上的句子。但是从王子所叙述的事例,从王子的现场表现来看,他是真的理解了。他对生命的理解,让作为老师的我动容。看着学生的生命这样蓬勃地成长,我深切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生命的存在意义。

是啊,口头作文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想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一个作家,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所有的孩子都有表達的欲望。我们的教育,最终要教会孩子的是让他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无论文字或者语言。在口头作文的人文和科学、诗与思相融合的训练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准确的表达,帮师生挖掘生命的潜能。

我的那个王子,在口头作文里是这样说的:

“人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如

果什么都没有留下就死去,那就只是像一阵风吹过,很快就消失了……你在死前主宰了自己的命运,干了自己想干的事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你就不是一阵风,也会死而无憾。我也要做那只蚕,努力活出自我的精彩,而不是事事等人安排。”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小学)

猜你喜欢
口头生命作文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口头表达一点通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