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

2017-08-29 21:33王筱涵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5期
关键词:通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资源

王筱涵

摘要:红色资源是一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地方性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通道红色资源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通道;红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5-0019-03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而通道红色资源则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过程中在通道县留下的通道精神及通道转兵的革命遗址。通道红色资源既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质资源,也可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通道红色资源如何在概论课、纲要课及基础课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即通道转兵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精神如何融入到概论课教学中,通道转兵的历史地位如何融入到纲要课教学中,通道转兵所体现的通道精神如何融入到基础课教学中。这三个方面分别从通道转兵的精神和通道转兵的历史地位展现了通道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把通道转兵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精神融入到概论课教学中

1934年12月,湘江战役后,中国工农红军以沉重的代价突破了敌人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进入湖南通道。由于红军的西征明显地暴露了自己的行动目标,蒋介石调兵遣将,布置了五六倍于红军的强大兵力,妄图把中央红军歼于靖州、会同、绥宁一带,红军境遇危险到了极点。12月12日,中央军委在通道老县城溪镇召开了紧急扩大会议,毛泽东同志西进贵州的主张得到了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就是鲜为人知但意义重大的通道转兵。“通道转兵”再一次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的真理性,因而“通道转兵”理所当然可以成为概论课教学的资源之一。具体来说,通道转兵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精神可以从三个方面与概论课教学相结合:(1)把通道转兵精神与对实事求是的理解相结合;(2)把通道转兵精神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相结合;(3)把通道转兵精神与对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相结合。

1.把通道转兵精神与对实事求是的理解相结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概论课教材体系的灵魂。通道转兵是毛泽东同志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观点和宣传的典范实践,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在概论课教学中用通道转兵精神来阐述实事求是,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和历史感,提升学生对实事求是的把握程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明,尽管毛泽东同志没有在通道会议上重新走上核心领导岗位,但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通道会议开始,逐渐被党的高层领导集体所认同和贯彻执行。可以说,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实事求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胜利,而通道转兵则是胜利的发端。因此,实事求是是转兵的实质和核心,在长征史上,乃至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都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通过用通道转兵的红色资源剖析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既能丰富课堂内容,又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提高理论的教学效果。

2.把通道转兵精神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相结合。坚持通道转兵精神,就是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的理论成果,也是概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通道转兵体现的是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时刻,科学判断当时形势,果断放弃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从而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事业,这在本质上体现出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科学發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始终,努力把科学发展的宏观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真正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去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确保科学发展的实现。通过把通道转兵的红色资源融入到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中去,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内涵。

3.把通道转兵精神与对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相结合。通道转兵从本质上来讲是把握了当时战略战术的客观规律,把中国革命的事业推向前进。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概论课教学新增加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通道转兵过程中体现出的这种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可以融入到概论课中现代化建设规律探索的教学过程中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误。这些失误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统领社会发展全局,使我国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通过把通道转兵精神与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相结合并进一步升华,并引导学生认识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性,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可以将通道红色资源作为这一知识点授课的重要切入点。

二、把通道转兵的历史地位融入到纲要课教学中

“通道转兵”是通道会议的重要成就。从通道会议开始,“左”倾领导遭到抵制,毛泽东同志的主张逐渐得到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支持和拥护,红军逐步沿着正确的方针前进。这样,通道会议以及后来的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就成为遵义会议的前奏,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正如陈云同志所说:“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集,是基于在湘南及通道的各种争论而由黎平会议所决定召集的”。在纲要课的教学中,把“通道转兵”这一史实融入遵义会议中进行拓展,重点让学生弄清楚通道会议、黎平会议与遵义会议的关系,明确通道是中央红军转兵西向挽救命运之地,通道转兵是毛泽东军事领导的开端,也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

1.通道会议是遵义会议的预备会议之一。通道会议是党中央在湖南通道城召开的第一次讨论军事的政治局会议,主要研究的是红军的行动问题。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在通道会议上,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力主放弃去湘西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主张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与会大多数同志表示支持和拥护。而通道会议后,红军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贵州东面的黎平县城,并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即黎平会议。黎平会议中肯定了通道会议向贵州进攻的决策,再次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者去湘西会师的计划,并决定建立中黔根据地,克服“逃跑主义”倾向,同时整编红军,克服突围以来的紊乱现象。黎平会议为红军直下遵义打下了基础。黎平会议后,红军为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中黔根据地,开始向贵州北部前进。1934年12月底,到达贵州乌江边余庆县内的猴场。次年1月1日,党中央召开了猴场会议。这次会议再一次否定了“左”倾错误领导者主张红军不过乌江,回头东进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意见,重申了创建中黔边根据地并准备向川南发展的战略方针。这就为红军指明了渡过乌江后的行动方向,为实现四渡赤水之战开辟了胜利的前景。由此可见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在指导方针上呈一致性,而且这三场会议还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通道会议是遵义会议的预备会议之一。学生在厘清这三次会议的关系后,就能准确把握通道会议在整个长征中的历史意义。通过通道红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再现,让学生感受这种红色资源所带来的强大震撼力和心灵冲击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2.通道是中央红军转兵西向挽救命运之地。红军攻占通道县城后,红军对前进方向的抉择便处于关键时刻。为研究解决处于危机情况下的红军行军路线和战略方针,中央在通道境内紧急召开临时非常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向中央政治局提出,部队应该放弃原定计划,改变战略方向,立即转向西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一定不能再往北走了。毛泽东同志西进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同志的贊同。特殊环境下召开的短促通道会议,虽然不可能完全解决中央红军的战略方针问题,但在眼下具体的前进方向上做出了转兵贵州的重要抉择,使红军暂时脱离了险境。通道转兵的实现,不仅挽救了红军和党中央因北上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可能遭受全军覆没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得到了中央领导层多数人的赞同,从而为黎平会议、遵义会议的召开和最终解决红军领导权及战略方针等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可以说,通道是中央红军转兵西向挽救命运之地。通过追寻红军先烈的深沉足迹让课堂教学立现历史感,从而达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

3.通道转兵成为毛泽东军事领导的开端。通道转兵的胜利实现,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促成了黎平会议的召开。更为重要的是,自此之后,毛泽东同志实际上参与到了对红军的指挥中来。通道会议提出了改变红军战略方针和党中央领导的问题,遵义会议则以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的形式合法地实现了中央军事指挥和组织领导上的调整与转变,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中的领导地位。可见,通道的争论是一个开端,黎平的决定是一个中介,遵义会议才是最后的结果。从通道会议起,“实际上开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这是党和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的军事指挥保障。遵义会议是确立毛泽东同志领导地位的开端,也是实现伟大转变的前提条件。通过对通道转兵历史史实的再现,讲述红军在通道转兵中一次次思想的碰撞和伟大的决策,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击中学生的钝感触点,让学生真正懂得缅怀历史、珍爱未来的深意所在。

三、把通道转兵所体现的通道精神融入基础课教学中

回顾革命历史,纪念通道转兵的胜利是为了传承通道转兵的精神。在基础课教学中融入通道转兵的红色资源对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大学生创新进取精神和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用通道精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对人的行动具有定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维持作用。它是人生的航向标,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尽管通道转兵随着时光的飞逝已渐行渐远,但通道为我们播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品质、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无坚不摧的斗志,为我们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当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有些大学生思想上出现了迷茫和困惑的倾向,致使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淡漠,政治取向出现功利化趋势。而缺少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又使他们容易与实际相脱离,因而运用通道精神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能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热情、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指引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大的意义。

2.用通道精神激发大学生创新进取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通道转兵在关键时刻突破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领导,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进军方向,挽救了红军,因而通道转兵实质上是一种突破固定思维模式的创新进取精神。目前,以“应试教育”为主流的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在适应阶段性教育方面很受制约。例如,新入学的大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如何改变中学阶段的生活学习方式以适应大学新生活,就需要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进行转变,改变固有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充分利用通道转兵所蕴含的创新价值,能大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这种直观感受性强的事例可以极大地激起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和不怕挫折、锐意进取的精神,使他们敢于走出现有教育体制的藩篱,去探索、发现、创造,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示其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3.用通道精神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在当前,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把热爱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灿烂的文化、语言和悠久的历史,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使命紧密结合起来。通道红色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资源,它是革命红军在进入通道后,在关键时刻解决的一个全局性战略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毛泽东同志在受到不公正的排挤打压下,不计较个人名利,一切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坚持自己的观点,力主西进贵州,体现了他胸怀宽广的高尚情操和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通过湘南争论,周恩来、洛甫、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在不断地比较中,逐渐认识到了四、五次反围剿以后出现的错误路线对党的事业的危害,转而认同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观点,最终促成了伟大的通道转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大潮中对自己祖国浓烈的挚爱之情的见证。通道转兵是长征中遗留下的重要红色资源,通道精神也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资料来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影响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员,曾绍东.论红色资源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

[2]张颢.论红色资源开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前沿,2007,(07).

[3]张泰城,常胜.论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2).

[4]杨少波.通道转兵[M].第1版.香港:中国文艺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通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资源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如何让中职学校的学生学好photoshop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