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材料成为幼儿区角游戏的“源头活水”

2017-08-24 14:10金海英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区角游戏源头活水丰富

金海英

[摘 要]幼儿园的区角游戏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活动,它蕴藏着发展的需求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而材料是开展区角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幼儿就是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从而获得发展,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和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丰富而适宜的材料,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更好的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幼儿在操作材料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关键词]区角游戏;材料;丰富;适宜

好的区角游戏材料的投放,就如同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更像是一位不说话的教师,其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目前幼儿园区角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存在很多不足。

一、操作材料贫乏不丰富,不利于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和促进幼儿的发展、不能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

操作材料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工具,是教育目标显性的、可见的实施媒介。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贫乏、单调、式样陈旧的操作材料,普遍地重复出现。

二、操作材料投放杂乱,幼儿无从下手。刚开始创建区角时,不知如何获取材料,每天心急如焚

之后教师一味想着给孩子投放更多的材料,不断收集。但久而久之,造成很多废旧材料的堆砌,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如何充分利用处理这些多而杂的材料就成了老师让老师犯愁一个问题。

三、操作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欠缺

有的区角中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对区角材料的价值缺少认识,指导计划与反思缺乏针对性。首先是教师对材料的价值认识不够,不经思考就任意投放,所以造成材料失去原本应有的价值。其次在计划和指导方面,一是方案目标体系的层次性不明显,眉毛胡子一把抓,缺少发展性和延续性。二是教师区角活动计划目标粗放,指导重点不明,观察盲目,缺乏针对性。教师只有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认真钻研、探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适宜投放材料,才能使区角活动真正发挥出特有的教育功能。

材料投放三适宜

适宜一:安全而低结构。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是首选。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的清洁、消毒工作,丝毫不能懈怠,一件都不能落下。

其次,选择材料时还应注意材料结构的适宜性,我们更多应选择一些低结构的材料,因为低结构材料暗含着幼儿通过操作和使用能够达到的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它既暗含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又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较广的余地和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能引发幼儿用多种不同的路子进行研究探索,能有不同的发现。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根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能更多地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

适宜二:丰富而有层次。

区角材料投放的丰富性,一指材料的多样性,二指材料自身应具多种教育功能,能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从来源上来说,我们可以筛选一部分当地特有自然资源和安全的废旧物品环保创新利用。这样不仅能使幼儿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知识经验,还能让孩子学会勤俭,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更能让幼儿体验创造的快乐。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需求购买一些以保证材料的多样。在投放上应根据幼儿兴趣需求结合材料教育功能进行,让材料经久耐用又能发挥出其最大价值。如卡片可以用来排序、也可以用来穿插,亦可用来数数、进行集合概念练习等。每样材料的数目不一定和孩子的人数相等,但足以保证每位幼儿能充分操作。而丰富也并非越多越好,有时五花八门的材料易造成幼儿玩得分心,效果适得其反。

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目标性和层次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前提。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孩子年龄特点和主题及活动目标的关系,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要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教师根据对幼儿的活动观察,按需投放并进行定期补充,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适宜三:科学而可操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发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提供可直接玩的成品和一些原始材料,也要为幼儿提供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半成品材料。特别在投放时应注意科学和可操作性。如对于益智区、操作区材料可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材料。而对于其他区角需通过教师的不断观察,在投放材料上时让其挑战性不断的递进科学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

以纸板为例,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上给幼儿进行细化分层科学设置,并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物化在这些操作材料中,在材料处理上极具科学和操作性。如小班教师可以把牙签按迷宫的图形插到纸板上,幼儿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进行迷宫探索。中班可以在纸板正中间用不干胶分开,竹签上贴上红色和绿色的小旗,幼儿扔骰子看谁先插满;也可倒着拔回来。大班教师则把纸板制作成棋谱(围棋、象棋、跳跳棋等)供幼儿玩棋类游戏。也可制作好背景图和小动物图片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在纸板上演绎故事情节。

在材料投放的科学和操作性上,教师除了根据年龄特点在难易程度上层层递进外,还应兼顾一个学期同一内容在不同时间段难度的层层递进或是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内容难易的层层递进,应根据孩子实际需求随时扩展和增加材料,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及时智慧地处理。

一位教育家曾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对材料投放的不断深入思考和践行,才能让材料真正成为孩子区角游戏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出版区域活动材料投放适宜性和有效性[J].教育探究,庄宏玲 2012.

[2]《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王微丽主编 2016年11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区角游戏源头活水丰富
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教育功能分析
“源头活水”——写作教学策略之课本素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