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纳,牛 涛,张美琼,赵 剑,龚 伟,申梨亚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人民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200)
超声引导多神经联合阻滞在胫腓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袁 纳,牛 涛,张美琼,赵 剑,龚 伟,申梨亚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人民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20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多神经联合阻滞在胫腓骨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腰硬联合组30例(S组)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组(N组)30例,分析患者生命体征、神经阻滞效果、术后2、4、8、12h分别监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 N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较S组更加平稳(P<0.05),且N组患者术中没有发生低血压。术中及术后2h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4、8、12hN组较S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多神经联合阻滞能够充分满足胫腓骨骨折手术的麻醉要求,镇痛持续时间更长,更加安全有效。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多是由于直接暴力所引起,如压砸、冲撞、打击致伤等,手术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常用方法。长期以来胫腓骨骨折手术多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方法,因患者麻醉需采取侧卧位,体位摆放不便,且患者麻醉后术中容易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并且术后容易产生相应的并发症。而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多神经联合阻滞以其定位准确、镇痛时间长、并发症少、对患者禁食水无严格限制等优点,逐渐成为了胫腓骨骨折手术的常用麻醉方式。本研究对超声引导多神经联合阻滞在胫腓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腰硬联合麻醉组30例(S组)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组(N组)30例,ASAIII级,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8~58岁,体重42~88 Kg,术前无严重心、脑、肺疾病,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严重贫血及凝血功能障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做好常规的禁食水准备。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做好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的常规监测工作,保证患者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手术指征。为患者建立好静脉通路并给予面罩吸氧。完成以上准备工作之后,S组患者取右侧卧位,于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穿针,给予罗哌卡因10~12 mg。N组患者使用超声诊断仪引导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患者取平卧位,沿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1~2 cm首先触及股动脉明显处,常规皮肤消毒后在超声探头引导下,看到股动脉,在股动脉外侧可见股神经图像,用4 cm长7号无菌穿刺针垂直进针,回抽无血后在神经周围注入0.5%罗哌卡因5 mL;闭孔神经阻滞: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稍外展,于耻骨结节内、下方各2 cm处做标记为进针点,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垂直进入触及耻骨水平支后向偏头侧45度角,再缓慢进针3 cm进入闭孔管,回抽无血注入0.5%罗哌卡因3 mL;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患者平卧位,用4 cm长7号无菌穿刺针与超声引导下髂前上脊内下方2 cm处进针约3 cm可见神经,注入0.5%罗哌卡因3 mL;坐骨神经阻滞:患者取健侧卧位,将髂后上脊、股骨大转子及骶裂孔3点做标记进行预穿点的选择,采用超声引导下平面内技术,垂直穿过皮肤缓慢进针,穿过臀大肌和梨状肌5~7 cm,获得坐骨神经图像回抽无血在神经周围注入0.5%罗哌卡因10 mL。麻醉起效后予患肢驱血并使用电子止血带。
1.3 观察指标
应用多功能监测仪对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麻醉5 min后以及缝皮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不同时点的VA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t检验,用(±s)表示,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进入手术室时,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情况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进行麻醉5 min之后和缝皮时,S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均出现较大波动,其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症状,而在止血带耐受情况方面,只有15例患者可以耐受止血带,另有8例患者出现尿潴留,需要留置尿管。N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则均较为平稳,没有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以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并且患者对于止血带均能耐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比较(±s)
注:与S组同时点比较,*P<0.05
HR/次·min-1入室时 麻醉5 min后 缝皮时 入室时 麻醉5 min后 缝皮时S组 30 88±19 78±14 82±17 76±12 84±11 88±13 N组 30 90±12 89±13* 90±10* 75±11 77±8* 78±9*组别 n MAP/mmHg
2.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比较
术后2 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监测时间点,N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S组,且N组患者的表现更为稳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比较[(±s)/分]
注:与S组同时点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2 h 术后4 h 术后8 h 术后12 h S组 30 1.7±0.9 2.8±1.4 3.6±1.2 4.3±0.7 N组 30 1.6±1.1 1.7±0.9* 1.8±0.8*1.9±0.8*
胫腓骨骨折多是由于直接暴力所致,如果骨折发生在中下段,容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是不愈合,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手术方式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常用方式,而麻醉是进行手术之前的必要准备。胫腓骨骨折手术可选用的麻醉方式很多,包括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以及要硬联合麻醉等,以上方式可以统称为椎管内麻醉[2]。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椎管内麻醉都是作为胫腓骨骨折手术的常用麻醉方式而存在,但是随着椎管内麻醉方式使用的增多,其所具有的一些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如麻醉后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手术后容易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等[3]。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为了减少胫腓骨骨折手术中麻醉方式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麻醉镇痛效果,超声引导多神经联合阻滞方式逐渐发展起来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在超声引导之下,麻醉医生可以更好的观察目标神经周围的情况并找准进针点,从而提高麻醉效果。相比于椎管内麻醉而言,超声引导外周神经联合阻滞可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延长麻醉镇痛时间,并且对于患者的生理干扰较小,因此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效果,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冯 艳,张 松,柏敬东,等.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学,2008,36(3):153-154.
[2] 张云慧,顾新宇,刘清仁,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3):228-230.
[3] 王尔华,方 吉,朱 烨,等.超声引导下骨神经阻滞和腰麻用于髌骨手术的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5):563-565.
[4] 邓小明,曾因明,译.MILLERRD.米勒麻醉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本文编辑:王雨辰
R614.2
B
ISSN.2095-8242.2017.32.6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