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娟英
摘 要 在了解探究目标、学生学情、探究难点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放”与“收”的艺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提高其探究能力,增强探究兴趣。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 探究教学 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生物学教学提倡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渗透,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探究内容很多,但每个探究都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一般在课堂上不容易实现;但都由教师规定步骤进行探究,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不利。那怎样做到教师适度放手,适度指导,才能提高探究效率呢?为此,笔者在探究教学中采用了“放”与“收”的艺术。
1 放的艺术
课堂中的“放”意在打破教师的过度控制,改变教师“牵着走”的封闭格局,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放”绝不意味着一种无目的、无节制、无方向的“彻底解放”,而应该趋向有向、有度、有序。
1.1 有向
有向是指有导向。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课堂教学枝蔓芜杂,离题太远。如在“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导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将你扔进大海中,短时间内没人救你,为了活命你要完成哪些基本的生命活动?”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能会说尽量漂着、逃避敌害、找食物、喝水、防止晒伤等。教师继续:“漂着主要是解决呼吸问题,逃避敌害需要灵敏的感觉及快速的运动能力,食物和水是为了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是否也需要完成呼吸、运动、摄取食物、感觉等基本生命活动呢?它们是依靠什么结构完成这些基本生命活动的呢?”以此引导学生思考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再让学生直接观察水中小金鱼,在学案上自主完成关于外形结构名称方面的填空,思考金鱼的呼吸、运动、感知水流可能分别与什么结构有关。通过观察、讨论、查阅资料,学生明确呼吸与鳃有关、运动与鳍有关、感知水流与侧线有关。然后,通过一系列验证实验、探究活动、分析材料完成这三方面的研究。
在“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这一节的一开始,开放的问题引起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快速收回到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研究方向。这样的处理重点比较突出,也能保证有足够时间完成主体部分,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教学目标,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做好预设,设计问题既有开放性,又有明确的导向性,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1.2 有度
课堂开放的表征是学生思维得到激发,处于积极的状态中。这需要教师善于把握开放的程度,使学生既能完成探究过程,又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状态、实验材料的来源、实验过程的安全性等方面考虑。
1.2.1 大胆放手完成简单探究
对于探究过程较简单且学生又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完成探究过程,只起适度点拨作用。在探究水中小生物过程中,如果只要辨认几种小生物,则实验过程很简单,教师准备水样,然后学生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就可以。但是,学生的认知不会仅限于知道教师介绍的或书上介绍的少量种类小生物的形态,他们还会想要了解这些小生物的生活环境、习性、与人有什么关系等。如果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完成简单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水样的采集、培养、观察等过程中,学生了解以上信息可能更为自然,也能体验探究的完整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发动学生广泛寻找水样,在课堂上看到更多的水生生物,这就体现了探究过程的“放”。当观察到不认识的小动物和植物时,教师会帮助学生查阅资料,确定名称,以便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它们的习性,进一步发现问题,继续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决定了“放”的“度”。在开放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乐趣,与同学共同讨论的乐趣。
1.2.2 适度减少实验的危险步骤
在初中生物探究活动中,关于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的探讨可以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有些仪器和药品有一定的危害,应适度减少危险的步骤。如在探究阳光对植物的作用中,在实验步骤的安排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相关问题,然后再将这些问题按着逻辑顺序排列好,让学生通过探讨解决。但在实施实验过程中,有使用酒精灯去除叶片中叶绿素的步骤。使用酒精灯对初一学生有安全隐患,教师不能保证上课时能关注到所有学生的使用情况,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危险后果。所以,教师在课前让几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统一煮好大量叶片,课上让学生自己滴加合适浓度的碘酒,观察叶片的变色反应。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节约时间,以便留出更多时间研究探究思路和其他相关实验,最终对光合作用过程有一个整体认识。
1.2.3 慎重考虑实验小动物
初中生物探究课中,有些探究对象是动物,如果在课堂上安排太多对小动物有一定伤害的实验,学生心灵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也无法达成保护小动物的初衷,因此教师需慎重考虑。如在探究各种鱼鳍的作用时,教师事先教学生捆绑方法,并关照他们观察结束后快速给鱼松绑。这样,实验快速有效,可以大大减少对鱼的伤害。在研究侧线和鱼鳃的过程中,用教师录好的视频代替当堂实验,大大提高探究效率,给学生一些成就感,同时也保护了更多鱼,保护了学生的心灵。
1.3 有序
有序强调问题呈现的序列性和层次性,不能以孤立、凌乱的方式呈现。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程中应当寻找问题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仅要考虑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还要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问题的设计与呈现不应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智发展水平。
在探究光合作用一节中,教师先介绍什么是光合作用,在黑板上写出光合作用公式,然后安排一系列实验证实光合作用的各要素。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过程需要水,需要光照、产生有机物,在叶绿体中进行,产生氧气等,教師按照教科书顺序先展示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再用问题“植物生长还需要什么条件?”引出天竺葵实验,证实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能产生有机物。由于教师选用了普通天竺葵和银边天竺葵两种材料,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滴加碘酒后也不变色。教师用问题“为什么银边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进一步引出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当分析实验得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结论后,教师追问“这个实验还能证明植物光合作用能放出什么气体?”最后,引出排水法收集氧气和验证氧气实验,证实光合作用产生的确实是氧气。一个实验一些结论,结合在一起就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众多要素。实验过程简单,结论清晰、明了,实验的过渡逻辑性强,学生印象深刻,教师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有序的内容安排能使学生探究目的更明确,探究过程更顺畅,探究结果更明确。
2 收的艺术
课堂的“开放”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成为“旁观者”,恰恰相反,由于開放会催生许多“生成性资源”,因而给教师带来更多挑战。教师需要以课前预设为参照,有效整合,提升“生成性资源”,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做到“收放有致”。
2.1 从错误假设中捕捉、转化有效信息,巧妙回归探究主干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由于观察不仔细或推测过程有问题,对实验的预设结果与真正观察的结果经常有偏差。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信息,引导学生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更仔细的观察。
在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中,教师先要求学生观察金鱼。有学生会提出鱼在嘴巴张合与鳃盖张合过程中完成呼吸,认为呼吸过程中水是从嘴巴进去,鳃盖后缘出来的;有的认为鱼吐泡泡的过程也是呼吸。接下来,教师进行一步步引导:如果向鱼嘴边滴蓝墨水,墨水是吸到鱼嘴里,可以说明什么?如果是往外围水域喷散,说明什么?然后,教师通过小实验以及相关视频,证明鱼呼吸的具体过程。课前,教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预设,课上对于学生有争议的假设,通过有序的问题引导,引向课堂研究的重点,然后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步步推进,既巧妙解答了学生生成性的问题,也有效完成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2 在失败实验的分析中寻找突破口,灵活回归探究主干
在探究过程中,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是常有的事,教师不应急于将学生硬拉回自己设计的主干,而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从中找到突破口,使探究过程回归主干内容。
在“探究阳光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时,有时遇上天气温度不高,天竺葵未遮光部分的叶子滴上碘液也不变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变色的原因,学生会说光照不足,也有的说碘液不行。这时,教师可以把自己曾做过的相关实验过程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学生会更深刻得了解到,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其实不只是光照,还与温度等其他因素有关。教师通过课前的预设和准备,在实验失败时能快速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的疑惑,回归探究主干。
总之,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放”与“收”要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适时调整“放”与“收”的方向与力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放”,肯定不能提高课堂效率;或者一味地“收”,则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阻碍学生发现的乐趣。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学生思维的变化,及时点拨转化,这是一种教学艺术,需要教师长期研究与总结,这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参考文献:
[1] 沈丽萍.高中生物探究技能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3):58.
[2] 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31(10):9-10.
[3] 孙元涛.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J].上海教育科研,2007(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