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双语教学改革策略

2017-08-23 09:14吕英伟
微生物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双语畜牧

吕英伟

(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中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为国家经济发展培育“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才的使命。中职教育正面临教学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中职教育的双语教学改革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我国,双语教学语言的具体定位主要为汉语和英语[1]。双语教学作为蕴含着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新措施[2]。进行中英文双语教学,可增加学生用外语学习、理解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1]。双语教学改革是为使学生拥有能够胜任日后工作岗位的能力,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那么双语教学改革就应该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展开[3]。本文以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为例,探讨了中职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为实现能力培养目标所展开的双语教学改革策略。

1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1.1 基础能力培养目标

职业基础能力是指职场人具备的基本能力,范畴相对宽泛[4]。一般指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熟练操作能力、坚强的毅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5]。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能力时,应该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校园内外的实践活动为补充,运用多元化的手段与渠道,从多个侧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而言,职业基础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在对牲畜进行疾病诊治时,逻辑思维与想象能力需要建立在丰富的兽医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并非凭空臆想。应变能力也会体现在对牲畜进行救治时,观察牲畜的反应而临时做出果断的决定。

1.2 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掌握牲畜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检验、加工、销售等,掌握经济动物的育种、繁殖、生产等技术,掌握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技术等[6]。专业能力是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全面运用到的技术能力,其主要通过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习来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相对明确、界限清晰,实现途径相对单一。但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应该创新思路与方法,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1.3 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职业综合能力是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与基础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层次更高、概念更抽象、实现途径更多元。主要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完善自我能力、跨行业能力等。对于中职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而言,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应该将视野拓展的更宽一些[6]。例如,社会能力培养一定要注重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使学生依靠优秀的品质走向成功。在跨行业能力培养方面则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有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岗位,成功地在其他行业择业。

1.4 就业能力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工作有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验检疫员、家畜饲养工、家禽饲养工、家畜繁殖工、家禽繁殖工以及饲料检验化验员等[7]。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应该具备承担上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一切工作能力。除此之外,就业能力还包括岗位适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

2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双语教学改革

2.1 确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双语教学目标

双语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专业目标与语言目标,即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语句,并且依据词汇、语句的使用频率、重要程度达到会认、会读、会写等不同的层次要求[8]。双语教学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要求目标的设定要以突出能力培养为重点。例如,基础能力培养方面,培养学生具备信息检索、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畜牧兽医专业英语词汇,能够甄别出意思相似、涵义差别较大的词汇的不同用法。例如,feed和fodder两个单词同是饲料的意思,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二者可以混用。但是如果在查找外文文献,就应该了解到feed是多指“粗饲料”,而fodder则特指“草料”。由此可见,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在设定双语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运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情况,以及使学生能够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与灵活运用能力,得心应手地应对这些情况[9]。

2.2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双语课程体系

双语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原有的公共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还应该将畜牧兽医专业英语课程融入其中。2007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由杨宝进、许海兰主编的《畜牧兽医专业英语》教材,其中包括20个单元与两大模块。每个单元由易、中、难三个层次的阅读文章组成,并且课后配有大量的习题,还有详细答案解析[10]。这本教材涵盖了畜牧、生物等方面大量的常用专业词汇。将畜牧兽医专业英语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使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学习专业英语课程,督促与鞭策学生认真学习与掌握专业英语词汇,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11]。除了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外,有条件的中职院校还可要求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概念、技能、标准等的同时,也将相关的英语词汇介绍给学生,将英语学习更自然地融入日常的专业课程中,这样学生的英语学习气氛会更浓厚,学习效果会更好。

2.3 创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双语教学方法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英语底子薄,学习英语的兴趣低,运用英语的能力差[12]。这一现状给相对简单的公共英语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对于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以及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英语教学来讲,就更是难上加难了[13]。这就需要双语教学的教师不应该采用传统的、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运用更高效、更灵活、更充满调动作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14]。例如,教师在讲授动物内脏的常用英语词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动物与人类的解剖图共同展示给学生[15]。将心脏、胃、肝脏、肺部等英语单词同时标注于动物与人类的解剖图上。让学生对比人与动物内脏器官,激发学习兴趣,将词汇学习融入其中,令学生印象深刻。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分别给学生展示猪、牛、羊、鸡的解剖图,学生在观看不同解剖图的同时,相同的词汇通过多次强化式讲授,学生更容易记住内脏英语词汇。

2.4 完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双语评价体系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就要真实、准确地了解双语教学效果,分析双语教学对能力培养产生的促进作用,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来实现[16]。双语评价体系需要体现能力培养目标,也要符合课程特征[17]。应该将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与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畜牧兽医专业英语考试中,让学生用英文列出“常见动物普通病”,这既考查了学生的《动物普通病》的课程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掌握情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双语评价体系的运用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具有前沿的学生能力评价理念,需要完善的评价体系,还应该在教学与评价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路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正,这样才能使评价体系发挥作用[18]。

3 结 语

近年来,我国的中职教育进入了转型的重要时期,人们对中职教育的期望与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教育就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方向,秉承正确的办学宗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职教育水平的提升促使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以更为开放、更为前沿、更为先进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工作。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意识到中职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会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英语,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所决定的。因此,在中职院校开展双语教育教学非常必要,迫在眉睫。但是,目前中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可谓困难重重,不仅要突破原有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束缚与瓶颈,更要针对双语教学要求、特征,克服出现的新困难,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利用有限的中职阶段学习时间,既学好专业课程,也要掌握专业相关的、必要的英语词汇、语句,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为学生未来走向国际化的工作岗位,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达到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要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锐意进取地进行改革。

[1] 张轶博,吴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方法的分析探讨[J].微生物学杂志,2012,32(5): 111-112.

[2] 杜莉莉,吕润潇,许静,等.高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探析[J].微生物学杂志,2016,36(2): 109-112.

[3] 马凌,朱丽莉.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实践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7,(1): 76-78.

[4] 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 11-14.

[5] 张明德.工科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四川兵工学报,2010,31(4):140-142.

[6] 郑育宏.探究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8): 38.

[7] 范先超,秦春娥,王小芬,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35-36.

[8] 韩秋.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37-38.

[9] 周丽.双语教学的定义及其思考[J].肇庆学院学报,2005,26(1):71-73.

[10]王惠昭.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与交际能力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 36-38.

[11]张培.双语教学:热点问题的冷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121-127.

[12]胡炜,蒋堃.高校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0,(9):172-173.

[13]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 49-58.

[14]邓俊,蒋昕.论旅游高等教育中的双语教学实践[J].旅游学刊,2003,(S1): 38-41.

[15]蔡基刚.外语能力培养与我国外语政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29-32.

[16]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5,(4): 20-22.

[17]张惠丽.高职院校韩语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河南科技,2016,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1.1081.T.20160322.1602.006.html.

[18]陈秀春.双语教学的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写作常识·

署 名

论文的作者应在发表的作品上署名。署名者可以是个人作者、合作作者或团体作者。

1 署名是拥有著作权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署名权即表明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署名表明作者的劳动成果及作者本人都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即作者向社会声明,作者对该作品拥有了著作权。

2 署名是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署名即表明作者愿意承担责任。

3 署名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即表明作者有同读者联系的意愿。

4 论文的署名者应具备下列条件:①本人应是直接参加课题研究的全部或主要部分的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者;②本人应为作品创作者,即论文撰写者;③本人对作品具答辩能力,并为作品的直接责任者。

不够署名条件但确对研究成果有所贡献者可作为“致谢”段中的感谢对象。可以由学生和导师共同署名,一般是学生在前导师在后。个人署名一般应使用真实姓名。多位作者共同完成的作品联合署名时,署名顺序按对该文的贡献大小排列。第一作者是主要贡献者和直接创作者,除有特别声明外,第一作者就是第一权利、第一责任和第一义务者。翻译的作品,应同时注明原作者和编译者。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双语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