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桢璐,姚东林,郑钧,邹记兴,周爱国,3
(1.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清远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东 清远 511510;3.清远市北江水产科学研究所,广东 清远 511510)
三种鲤亚科鱼类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王桢璐1,姚东林2,郑钧1,邹记兴1,周爱国1,3
(1.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清远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东 清远 511510;3.清远市北江水产科学研究所,广东 清远 511510)
本研究采集了华南地区五个鲤亚科鱼类种群:华南鲤的广东珠江种群、广东榕江种群和海南万泉河种群,以及三角鲤(广西西江)和须鲫(海南万泉河),测定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以期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五个种群的肌肉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在17.11%~17.84%和2.09%~2.81%之间,其中均为须鲫最高(P<0.05);粗灰分在1.34%~1.45%之间,水分含量在78.70%~80.30%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性。由此可以推测须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具备推广养殖和培育良种的潜力,可以尝试进行人工繁育和养殖。
鲤亚科;肌肉营养成分;营养评价
鲤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均有分布,是中国最常见的经济鱼类,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 Lacepede) 是鲤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的一个亚种,分布于珠江水系及其南部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华南地区。华南鲤是华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鲤亚科鱼类之一,遍布于华南地区各水系[1-2]。 三 角 鲤 (Cyprinus multitaeniata Pellegrin et Chevey),按照伍献文的分类应归类为鲤属、中鲤亚属(Mesocyprinus Fang),其分布范围很小,主要分布于我国珠江水系支流的西江流域。据资料记载在越南的红河也有少量分布[3]。三角鲤生长速度较慢,体型较同龄鲤鱼小,颜色呈淡黄色,背部较高而体形近三角形,因此得名三角鲤。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受广西和广东两地消费者的欢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鲤亚科鱼类[4]。须鲫(Carassioides cantonensis Heincke)属于鲤亚科须鲫属(Carassioides Oshima),又名黄鲫、江鲫,据报道在我国珠江流域和海南岛有分布。根据本研究采样和调研发现海南岛须鲫成鱼的常见体质量在200~500 g之间,体长最长可达到35 cm以上,体质量最大可超过800 g。且其分布范围小,相关报道很少。
目前关于华南鲤、三角鲤和须鲫这三种鲤亚属鱼类的研究很少,且尚未见关于这三种鲤亚属鱼类的肌肉营养成分的报道。本试验采集了华南鲤的广东珠江种群、广东榕江种群和海南万泉河种群,以及三角鲤(广西西江)和须鲫(海南万泉河),共五个种群,测定了这五个种群的肌肉基本营养成分,以研究比较它们的营养价值,为今后华南鲤、三角鲤和须鲫的良种选育与推广及其人工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1 试验材料
样品采集后置于网箱中暂养15 d,期间统一采用蛋白含量32%的膨化饲料按照体质量3%喂养,采样时候称重并记录。样品采集地和样品数量如表1所示。
表1 样品原采集地点以及采样时的数量和重量
试验仪器包括分析天平、真空冷冻干燥机、小型饲料粉碎机、Foss自动定氮仪、自动脂肪测定仪、冷冻低速离心机、马福炉、恒温烘箱、干燥器、小型电炉等。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使用手术解剖刀去除鳞片和鱼皮,取鱼背部肌肉,称重记录后,写上标签,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真空冷冻抽干48 h,取出干燥的鱼肉,置于干燥器中待温度和室温一致后,称重后记录失水率。用小型饲料粉碎机彻底粉碎后,过40目筛,取筛后物用封口袋装好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测。
取试验鱼背部肌肉测定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肌肉水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测定;粗蛋白采用全自动定氮仪进行测定;粗脂肪采用索氏提取法;粗灰分采用马福炉550℃灼烧法测定。
1.3 数据处理
变异系数计算:
式中σ、μ分别表示样本的标准差和平均值。
使用Excel 2013软件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使用SPSS 20.0进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LSD检验分析统计学意义差异性,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为了更好地对比种群间的变异系数,本研究将三角鲤和须鲫作为一个群体;而海南鲤、珠江鲤和榕江鲤作为另一个群体;分别计算两个群体之间的变异系数,同时也计算五个种群间的总变异系数。
由表2、表3可知,须鲫肌肉粗蛋白质鲜重含量(17.84%±0.29%),显著高于其他四个种群(P<0.05);而海南鲤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17.46%±0.20%)和榕江鲤(17.44%±0.27%)、三角鲤(17.36%±0.25%)基本一致,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个种群的粗蛋白含量变异系数为1.51%,说明粗蛋白含量差异不大。
比较五个鲤种群肌肉粗脂肪含量可知,须鲫含量(2.81%±0.12%)最高,高于其他四个鲤种群,与除海南鲤外的其他三个鲤种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海南鲤的粗脂肪含量次之,为(2.79%±0.12%),且显著高于珠江鲤、榕江鲤和三角鲤(P<0.05)。五个鲤种群间的粗脂肪变异系数为12.47%,说明群体间的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
表2 五个鲤亚科鱼类种群的肌肉基本营养成分鲜重含量(平均值±标准差,%)
表3 五个鲤亚科鱼类种群的基本营养成分LSD检验结果
比较五个鲤种群粗灰分含量可知,只有须鲫(1.45%±0.11%)和珠江鲤(1.31%±0.07%)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水分含量中只有须鲫和三角鲤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粗灰分含量和水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85%和0.81%,说明这五个群体的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差异很小。
为了更好地显示群体之间的基本营养组成差异,本研究将海南鲤、珠江鲤和榕江鲤三个华南鲤种群与须鲫和三角鲤两个种群分别计算内部变异系数,结果如表2显示,三个华南鲤种群内部变异系数为:粗蛋白(1.13%)、粗脂肪(14.63%)、粗灰分(2.61%)和水分(0.25%)。可见,四个指标中只有粗脂肪的变异系数大于总变异系数(12.47%),其他都小于总变异系数。须鲫和三角鲤两个种群间的变异系数为:粗蛋白(1.93%)、粗脂肪(12.01%)、粗灰分(4.53%)和水分(1.42%),其中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的变异系数均大于总变异系数(1.51%,3.5%,0.81%),且大于三个华南鲤种群。研究表明海南鲤、珠江鲤和榕江鲤三个华南鲤种群的内部差异较小,说明华南鲤种群在基本营养成分方面的地区差异很小,而须鲫和三角鲤之间的内部差异较大,这也符合两者属于不同种的分类学地位。
魏振邦[5]在研究不同地理种群青海湖裸鲤营养成分时,发现使用变异系数可以反映其种群肉质的变异。Gjedrem T[6]的研究认为鱼类体组成的遗传变异率很低,因此鱼类的体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遗传差异。本研究发现,海南鲤、珠江鲤和榕江鲤的基本营养成分差异很小,除粗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外,其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的三个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变异系数都很小,低于五个鲤种群之间的总变异系数,这说明虽然三者水系距离较远且还有琼州海峡的阻隔,但地理隔离对华南鲤的体组成影响较小。为了方便对比,本研究将三角鲤和须鲫作为一组比较,结果显示须鲫和三角鲤两者之间的四个指标变异系数都大于三个华南鲤种群间的指标变异系数,且除粗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低于总变异系数,须鲫和三角鲤两者之间的其余三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总变异系数。因此可以认为,在体组成比例上,三个华南鲤种群十分接近,而三角鲤和须鲫之间差异大于三个华南鲤种群间的差异,这个结果与鲤亚科鱼类的分子进化分析的结果相符。
五个鲤种群的粗蛋白含量为(17.11%~17.84%),高于大银鱼(5.65%~6.83%)[7]、兴国红鲤(16.11%)、瓯江彩鲤(15.95%) 和散鳞镜鲤(15.64%),与青海湖裸鲤六个种群的粗蛋白含量范围(17.26%~18.87%)5和四个不同地理鲇群体(16.15%~17.75%) 接近,低于三种鲣鱼(22.86%~24.65%)[9]和金鲳鱼(19.65%)[10]的粗蛋白含量;其粗脂肪含量都高于鲈鲤(0.93%)[11]和四个不同地理鲇群体(0.61%~1.08%)[8],粗脂肪含量范围(2.09%~2.81%)与青海湖裸鲤六个群体的粗脂肪含量范围(1.30%~3.37%)[5]接近,低于金鲳鱼(10.38%)[10]。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三种鲤亚科鱼类五个种群中,须鲫的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都是最高的,且均显著高于其他鲤种群(P<0.05);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则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性,由此可以推测须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具备推广养殖和培育良种的潜力,可以尝试进行人工繁育和养殖。
[1]伍献文,陈宜瑜,陈湘粦,等.鲤亚目鱼类分科的系统和科间系统发育的相互关系[J].中国科学,1981(3):369-376.
[2]郑慈英.广东淡水鱼类的分布特点与区系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89(3):68-73.
[3]杨家坚,梁军能,卢智发.三角鲤几种常见天然饵料的营养分析与评价[J].科学养鱼,2007(7):42-43.
[4]姚东林,王超,陈金涛,等.广西名鱼——三角鲤的规模化繁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4(10):81-82.
[5]魏振邦,史建全,孙新,等.6个地区青海湖裸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动物学杂志,2008(1):96-101.
[6]Gjedrem T,Rosseland B O.Genetic variation for tolerance to acidic water in salmonids[J].J Fish Biol,2012,80(1):1-14.
[7]周彦锋,徐东坡,单俊峰,等.3个地理群体大银鱼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5):734-740.
[8]孙海坤,韩雨哲,孙建富,等.四个不同地理鲇群体肌肉营养组成的比较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6,40(3):493-500.
[9]童铃,金毅,徐坤华,等.3种鲣鱼背部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南方水产科学,2014(5):51-59.
[10]戴梓茹,钟秋平,林美芳,等.金鲳鱼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食品工业科技,2013(1):347-350.
[11]刘必生,李建光,李正友,等.鲈鲤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品质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1(11):166-170.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nutrition composition of muscle in three species of Cyprininae fishes
Wang Zhenlu1,Yao Donglin2,Zheng Jun1,Zou Jixing1,Zhou Aiguo1,3
(1.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s,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2.Qingyuan Municipal Extension Station for Aquaculture Technology;Qingyuan 511510,China;3.Qingyuan North River Fishery Science Institute,Qingyuan 511510,China)
Five Cyprininae populations were collected,which were the Pearl River population,Rongjiang population and Hainan population of 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 Lacepede,Cyprinus multitaeniata Pellegrin et Chevey and Carassioides cantonensis Heincke.In order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m,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crude fat,crude ash,and moisture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and crude fat in five kinds of fish populations were 17.11%~17.84%,and 2.09%~2.81%,among which the Carassioides cantonensis Heincke population was the highest (P<0.05).The contents of crude ash and moisture were 1.34%~1.45%and 78.70%~80.30%,neither of them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yprininae;basic nutritional components;nutritional assessment
Q175
A
1004-2091(2017)07-0039-04
2016-10-02)
10.3969/j.issn.1004-2091.2017.07.008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6-43);华南农业大学引进人才专项经费;华南农业大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专项基金;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
王桢璐(1995-),女,硕士,研究方向为水生生物基因组学及应用.E-mail:wangzhenlu1994@163.com
周爱国,讲师.E-mail:scauzhouaigu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