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
【摘 要】高中数学是让很多同学非常头疼的一个科目。高中数学的学习科目较多,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多,学生会觉得教师讲课的速度偏快,经常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高中数学的知识相对初中比较抽象,学习难度增加,学生不容易理解。那么高中数学的学习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做好课前预习,就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很必要的过程。
【关键词】课前预习;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课前预习,一直是一个教师非常强调而学生却不是很在意的一个环节。学生认为预习不预习老师上课还是会讲的,没有必要,那么事实上,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大大的提升我们的课堂效率。
一、预习的必要性
1.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没那么生动,内容会比较枯燥乏味。一节课中,學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思路走的时间是有限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一旦出现学生难以理解或外界的干扰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再回到课堂上来的时候可能已经错过了教师讲解的关键时刻。慢慢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那么做到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提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自己存在困难的内容能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就可以做到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规划,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列举出自己已经能够理解出的内容和自己不能理解的需要着重去学习的内容。对于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参与进来,体会学习知识的成功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而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点,学生能够提前做到心里有数,那么在潜意识里会自己思考,为什么呢?怎么能够解决呢?通过自己的思考,求知的欲望就更加强烈,在课堂上则能够有意识的本部分内容进行特别的关注,从而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预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再听教师的讲解,能够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如在知识点的掌握上,能够在自己的粗略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能够及时发掘知识当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二、预习方法
1.把握教材
学生做到课前预习,首先应该做到的一点就是要通篇阅读教材,对教材上的内容和知识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用不同的笔标记出自己能够理解和在理解上有困难的内容,明确重难点,了解自己需要着重学习的内容。
2.团体合作预习
学习小组或几名同学之间共同预习,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及困惑,能够大大提升预习的效果和效率。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接收到不同的思路,帮助自己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点,拓展思维。也可以节约大家的时间,加强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3.预习不要过度
课前预习不能过度预习,如果花太多的时间放在课前预习上,纠结那些不懂的知识点,那么就有点得不偿失了。要对课前预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课前预习,是要对即将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做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不必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弄通弄懂,预习过程中存在着不懂不能理解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我们要体会挫折,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因此要做到适度预习。
4.及时调整预习方法
课前预习要根据即将授课的内容做到及时的调整预习的方式方法。不同的科目应该有不同的预习方法。对于数学这个科目,新授课和复习课也应该有不同的预习方法,新授课学生应该对课堂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找到自己课堂上需要着重听讲的部分。而对于复习课,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对掌握不够好的知识点做到及时补充。
做好了数学课课前预习,处理好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就做好了学习数学的第一步。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坚持,相信能够有一个飞跃。
参考文献:
[1]魏荣欣.课前预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育教学论法,2010(1).
[2]赵全新.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前预习.教师,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