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方案的開始您多久開始做模型? 幾乎在了解方案的同時我就開始折剪它的成立。我不畫正式平面,直到我有一個相對有意思的模型。正如你所看到的,第一個模型是糟糕的,但它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我的工作模型、過程設計草圖和時裝設計師工作方法非常類似……」
——Jose Oubrerie
空間是立體訓練的根本,如通過簡單的卡紙剪折的長期訓練,設計師就不受簡單的平立剖圖紙製作局限。設計的目的是尋找有意思的構思,隨後建立設計的可行性和實施性。設計需要在嚴謹的訓練中尋找個人的模式與世界接軌。建築設計從尋求概念、綜合想法、市場分析、展開設計想法、藍圖製作到按圖施工及現場配合。某種模式上的共鳴認知,就是市場的共同語言和專業術語。空間訓練和製圖是兩碼事,不要因為製圖而局限空間設計,也不要因為空間想法而無法製圖。立體訓練的目的是讓設計師記錄想法和創造自我想象,延續構思形成模式;在設計的領域裏真正的想法和創新是無法複製的,複製的心來至偽裝者和loser!
市場裏有許多做show的影帝和偽大師,包裝勝過內容,內容打不過生計,設計群體成為工廠裏的製圖工匠,勇敢的心不是演技更不是偽裝。常規的設計領域裏需要有它自身獨特訓練的體系,它需要有一定的規則和門檻,否則將會帶來市場和社會的混亂。但設計訓練的目的不是複製,是模擬市場和社會活動,為未來實戰中做準備。我更相信設計應該像艾柯思維一樣,網狀而非單一線性的,開放而非封閉的,運動的而非靜止的。人最大的局限就是限制,應該任由想象天馬行空的飛,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任何人的自由想象空間。如果你足夠自信強大,那還有什麼問題?什麼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讓這一切見鬼去!我們需要的是Im the man 的精神。
真心討厭那些告訴我們什麼市場導向、社會需求,這一切對我而言都是人為趨勢,不過是金錢世俗,吃飯不影響設計,賺錢生活不需要一定俗,市場不是不變,是不是應該用人定勝天的態度來面對一切!一個人不了解自己,不服從自己,談什麼設計?所謂設計體系的建立,是個人獨特的經驗學「匠學」、哲學。而生活裏的人學,它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思想是永遠流動提升的。建築學應該象人的成長隨著歲月成熟脫變而有智慧,它不該是複製別人的生活,到頭來昏昏呆呆過一輩子,至少我不願意。或許極端但我寧可用挑戰自我、面對自我和不屈自我的方法走出自己的道路,至於那些看不慣的人群,我只能說感謝你們的熱情關懷。
訓練是為了實戰,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的學生帶來一個讓我實踐理論的小型度假精品民宿專案。Oh yeah!專案在麗江玉龍雪山下靠近玉湖,山地建築約占地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玉湖處在基地最高點,地形高差約20米。設計開始需要問自己如何讓建築依山而勢,如何與天相連,如何在此地建立我的「無建築」理論成為消隱的建築,突出自身而不破壞文脈,都是對我的一種挑戰。假設整座山是一張天然的地皮,由玉湖延續到建築的人造立體Zig Zag, 轉化成具象的山體,到現象轉換空間,再到抽象的建築群體。立面虛虛實實、隱隱顯顯讓建築本身的透明性和穿透性與山體間呼應交叉,形成山中有建築,建築中有山。
我希望通過我過去的立體訓練,學以致用在建築與文脈間,用有所不同的實際行動深入探索。我相信人是文脈,文脈是我;讓空間滲入業態,業態融入自然,讓建築裏充滿儒釋道的哲理、人性、大地和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