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与美学生活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

2017-08-22 03:11吴冰
现代交际 2017年16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美学

吴冰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不断消解,如何理解“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这一美学现象也开始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对美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审美关系进行简单分析后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度地消解二者之间的界限,只能加快审美意识和自我精神的消失。

关键词:美学 日常生活 审美活动 大众生活 审美主体

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096-0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剧,大众的审美观也开始走向普世化和广泛化,一方面是“艺术生活化”,原属于高雅范畴的艺术开始走向凡俗,向日常生活靠近;另一方面是生活向艺术化发展,即生活的日常美学开始滋长和蔓延。两种意识形态逐渐融合的同时,美学也开始面临文化和艺术的双重挑战。生活美学与美学生活之间的关系再次被凸显出来,并成为大众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生活美学与美学生活之间的关系

(一)概念

美学,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它是以人为研究中心的审美活动,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日常生活”,最早是由发法国哲学家列费伏尔于1933年提出的,他着重强调日常生活具有颠覆和压抑的双重性,此后的赫勒给予清晰的定义,即日常生活是重复的、普通的、个体享有的“平日生活”,它是个人过的日常生活,是个体生存的现实基础。

(二)影响

如果说,美学是一种有意为之的审美生活,那么,日常生活就是一种“无意为之”的“自在”生活,两者互相独立又有着一定的联系:

从文化史可以看出,人类文化大概经过三个时期:以语言为主的口传时期,以文字记载为主的手写文化时期,以电子产品、互联网为中心的电子文化时期。不同时期,社会生活产生的不同形态对审美现象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之相应,美学思想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从历史发展看,在没有文字、靠口耳相传的口传文化前期,人类的审美观念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区别是模糊的,如用来猎取食物的石斧石刀既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必备物品,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理念。进入手写文化后期,随着纸张的出现,特别是印刷时代的到来,审美活动逐渐走向精英化 、贵族化、神圣化,大众不再是审美活动的主体,美学和日常生活有了明确的区别。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电影的出现,美学再次转向生活化,特别是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进一步缩小了美学和日常生活的距离,原来社会上层才能独有的审美活动开始走向大众生活,而原本高雅神圣的审美观念也在时代变革中变得更加普世化、生活化,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中心和消费品,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艺术不再是孤立的、高雅的活动,而成为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过程。比如中国文人画,原本是中国文人雅士的消遣爱好,是社会精英人士品位和审美趣味的体现,但是随着当代社会各种拍卖和展览的出现,文人画开始转向消费品,并由大众的审美趣味决定其价值的高低。艺术在大众的审美活动中,神圣光环开始不再存在,“在博物馆和学术界受人尊敬的地位”受到巨大沖击。

此时,美学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观念与现实活动的距离消解了。于是,生活就是美学,美学就是生活,美学与生活走向融合。

二、“生活美学与美学生活”二者融合的成因

美学与生活之间的融合,有其必然性也有其社会性。首先,从社会发展属性看,美学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日常生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比如时装、美容、健身等环境艺术的繁盛,行为艺术的兴起,等等,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但是这并不是代表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就完全消失了;相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审美活动更加精致化、艺术化,而日常生活的本质与核心部分仍然是世俗性和普世化的。审美活动的艺术性仍然存在,并且仍然高于现实生活。

其次,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美学向生活化转变的速度。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水平的同时,也促进审美趣味和消费理念的变化。大众消费不再是一种生活需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流行方式。人们通过购物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消费品不仅蕴含着使用价值,还包含着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所得到的精神价值以及由购买行为带来的象征价值:物质生活的优越感、生活方式的目标性、社会地位的满足感。在此,消费品的外在价值取代了物品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成为一重要的表征。因此,物质生活的提高,促进了大众对商品的要求,它们已经由最初的满足日常生活必需品更多地转向了商品的形象价值或情感价值,并被赋予更高级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观念;而大众消费商品也由消费方式和手段的象征意义取代了原来购买行为所产生的日常生活的实用需求和消费观念,人们对消费商品开始更多倾向于个人体验的满足和审美品位的契合。

第三,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出现消解了美学和日常生活的界限。伯恩海姆说:“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审美艺术观和现实观。”电视、电影,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原本属于精英、高雅阶层的艺术与日常大众生活的距离感开始模糊。在手写时代时期,由于社会地位的限制,艺术作品还多以文字为媒介,作者与读者和欣赏对象之间的沟通,还需要通过文字的转换联系,需要借助于思维方式、文化水平、物质基础等多方面的元素完成最终的创作和接受,美学是独立于大众生活之上的,是与日常生活分离的。而在电子文化时代,电子产品的直观性、大众性以及传播速度,都使作者和读者、欣赏对象之间的距离模糊化,读者和欣赏者获得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变得更加直接和简单:复制、粘贴、传播消解了艺术作品的神圣性和空间感,艺术家个性化的思考可以转为大众欣赏和讨论的话题,艺术品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开始成为时尚潮流的目标。在互联网时代,美学不再是高深的、不可捉摸的、遥不可及的,高度的商品化和快速的传播速度,使原本独立于日常生活和大众的美学开始降低自身的品格以求适应大众审美观念的转变,由此,美不再独立于生活之上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美学和日常生活开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就此,生活美化与美化生活开始融合。

三、“生活美学与美学生活”关系的反思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促进了美学向生活转换的进程。作为一个世界性现象,“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不仅体现了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内涵,同时也因生活形式和审美意识的不同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首先,从积极影响看,美学是以人为审美对象,以人的日常生活为研究中心的审美活动,它对解放个性、加强情感、建构社会意识等人性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美学向生活化的转换,促进了审美活动由精英化、神圣性、艺术化向大众化、世俗化、日常化的发展速度,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精英与大众、高雅与世俗之间的距离,使得美学与生活之间得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后得以融合。审美活动不再高高在上,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学术界和博物馆等高雅场所。从此意义出发,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美学向生活化的转变,促使美学和艺术从高雅走向大众,审美活动不再是单一局限的,而是更加普世化、大众化,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和受众。

其次,从消极影响看,在当代消费市场中发展起来的美学观念也具有双面性:一方面,消费水平的快速发展,在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同时,也充分解放了人性中被自我遏制住的欲望,人们在消费商品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审美观念和主体的转化,在消解了审美对象所带来的神圣性的同时,也降低了审美主体的精神境界。美不再是神圣和遙不可及的,不再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寄托的对象,审美活动的终极目标不再是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而是消费物品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上的优越感。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心不再是艺术品,而是商品所带来的附属价值。美学生活化的内蕴脱离美学范畴,原有的属性也开始由高雅化和精英化转向了世俗化和平庸化。而当审美对象由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受活动转为以视觉冲击和感官享乐为主的情感体验时,审美价值的崇高性和目的性也被盲目性和功利性所替代。至此,自我被他我所遮蔽,有目的性审美追求开始被盲目性地跟随社会潮流所替代;美的具体化被赋予更多的功利性,美不再是不可言说的神秘的矛盾二重体,不再是独立于日常生活之上的审美理念,而被披上了更多商品性和功利性,以此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大众审美品位的需要。审美活动的极端商品化,在消解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的同时,也带来更多负面的能量和行为扭曲现象;审美主体的缺乏理性和目的性的行为,最终没有促进美学和日常生活的和谐统一,反而加快了审美意识和自我精神的消失。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全球“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的趋势。而美学和日常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又使这一文化现象始终处于发展和动态变化中。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美学和日常生活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意义和目的是积极的。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的我们,不仅需要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和研究美学,还应该对日常生活中的美学现象加以研究;要用开放的心态来消化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不以感性意识取代理性思维,不以旧观念判断新事物,而是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审美方式,树立与大众生活相和谐的审美思想,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培养与社会大众生活平等而又独立于大众生活之上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高建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复兴[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J].文艺研究,2003(3).

[4]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5]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J].文艺争鸣,2003(6).

[6]舒开智.日常生活审美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视角[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责任编辑:于 蕾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美学
印花派对
相悖美学
纯白美学
浅析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