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林,陶聪冲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重庆 408100)
·热点问题·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
——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
冯伟林,陶聪冲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重庆 408100)
[目的]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依据当地贫困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其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环境绩效,以客观评价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方法]采用调查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利用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课题组在重庆武陵山片区所获得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绩效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有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旅游扶贫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65%的受访者认为加快了脱贫致富和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有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近80%的受访者表示环境卫生得到改善。但是,也有50%的受访者认为存在飞地效应,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造成生活成本上升,有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拉大了贫富差距。[结论]旅游扶贫对增加西南民族地区贫困农户收入有显著效应,生活及卫生环境得以较大改善,但也存在生活成本上升、飞地效应及贫富差距拉大等负面效应。
西南民族地区 重庆武陵山片区 旅游扶贫 贫困农户 绩效评价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滇、黔、桂、川、藏、渝)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布最多的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是集革命老区、边疆山区、民族聚居区、生态脆弱区、连片贫困区为一体的特殊地区,其面临的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此背景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开发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进行旅游扶贫,以实现贫困地区减贫和脱贫的目的。旅游扶贫是指能够促进贫困减轻的一种旅游发展方式,强调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穷人的旅游收益必须大于他们所付出的成本。这一概念来自于20世纪90年代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所提出的Pro-Poor Tourism(PPT)理念,也就是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是贫困人口的获益和发展,目标是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社会积极变迁,而不仅仅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扶贫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在未来的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应该如何开展才能取得最优的扶贫效果,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学界对旅游扶贫绩效已经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在宏观层面,主要是从旅游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整体扶贫效应来进行,邓小海等[1]分析了旅游业的区域扶贫效应,发现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旅游漏损。龙祖坤等[2]分析了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和空间效应,发现在效应的时间演进路径上有渐进式、往复式和复杂式等3种,在空间上有聚集效应和明显的区域差距,整体上也存在着区域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扶贫效率不协调的问题。杨建春[3]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贫困减缓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缺乏持续效应。在微观层面,张侨[4]研究了不同旅游扶贫模式对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和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扶贫确实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尤其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更明显。李佳[5]针对不同旅游发展模式,深入分析了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对居民收入的影响,证实了不同旅游发展模式下居民的旅游扶贫效应感知有着显著的差异。一些研究表明,旅游扶贫为贫困人口提供了较多的收入机会和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得到提升,经济收入得到提高[6-7],但也有研究表明,由于自身能力和管理机制等因素的限制,扶贫效果并不显著[8]。
综上,随着旅游扶贫的兴起,理论界越来越重视旅游扶贫的绩效评价,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的区域效应、贫困人口的收入效应等方面,对扶贫绩效定量评价涉及较少。基于此,文章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针对当地贫困人口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对旅游扶贫的绩效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客观、准确评价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绩效提升建议。
重庆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同时,该地区又是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区和连片贫困区为一体的特殊地区。该区域包括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丰都县、武隆县、彭水苗家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区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7个区(县),全部为国家级贫困县,国土面积2.3万km2,户籍人口448万; 由于工业、经济基础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该区域现有616个贫困村, 53.1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17.2%。
重庆武陵山片区地理位置及构造独特,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各地方政府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扶贫对象,大力开展旅游扶贫。一是大力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了一批在周边省市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景区。其中拥有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芙蓉洞风景区、天生三桥风景区、酉阳桃花源景区和龙水峡地缝等5个5A级景区; 有丰都名山、雪玉洞景区、黔江小南海旅游景区、龚滩古镇和芙蓉江风景区等5个4A级景区; 有黄水药用植物园、毕兹卡绿宫景区、凤凰山花灯民俗旅游区、洪安边城景区、大戏酉水风景区、酉水河景区和阿蓬江大峡谷等7个3A级景区; 另外还有其他比较出名的景点景区52个。二是加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将旅游扶贫专项资金与整村扶贫、产业发展、扶贫培训和高山移民等专项资金整合,集中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了石柱大黄水、黔江后坝和彭水摩围山等旅游扶贫示范区。三是开发多种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主要有基于当地山川、草甸、湖泊、河流和峡谷等资源的自然观光旅游产品; 基于当地民俗风情、民族村寨和民间艺术品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以体验当地特色农业耕作、果蔬采摘和花卉栽培为主要形式的农副业体验旅游产品。四是实施旅游扶贫政策与技能的系列培训,培训的对象有负责扶贫的乡村干部、乡村旅游经营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和参与旅游项目的农户。意图通过培训来改善农户从事旅游服务的能力和管理经营水平,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农户向专业化经营方向发展,进而增强旅游扶贫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五是进行创新机制,促使贫困人口受益。一方面是对贫困农户从事旅游服务经营活动进行直接的资金补助; 另一方面是大力支持当地的乡村旅游大户帮扶、引导贫困农户参与旅游经营活动,鼓励开展“旅游开发企业+乡村旅游扶贫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
2.1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调查设计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和社区参与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调查问卷”[9]。课题组于2015年6~7月对重庆市石柱、武隆、彭水、酉阳和黔江等5个区(县)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课题组选择调研对象的方式是首先选择有代表性的旅游扶贫项目,然后再对景区周边的行政村进行随机抽样,在选中的调研村进行整群抽样。获取数据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以交谈采访等方式为辅助。问卷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 (2)调查对象的生计资本情况; (3)调查对象在旅游扶贫中的参与及扶贫绩效感知状况。该调查发放问卷410份,回收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96.1%。并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录入数据库,根据所设计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到调查地社区居民对旅游扶贫的绩效评价。
2.2 被调查者基本特征
被调查者具有不同的性别、民族、年龄、学历和职业等人口特征。从性别来看,受访者中男性比例占74.52%,远高于女性所占的比例。从民族分布来看,少数民族占52.79%,汉族占47.21%。从年龄分布来看,年龄在46岁以上的占总样本的60.91%。从学历分布看,文盲和小学文化占56.11%,初中占32.49%。这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低的特征。从当前职业分布情况看,务农、个体户和外出打工分别占比为35.53%、22.08%和21.83%,景区工作的比例仅为3.04%。受访者中,务农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个体户,比例最小的为景区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居民并未在旅游扶贫开发项目中进入核心的就业岗位,处于核心岗位的主要是外来训练有素的人员,反映出农户通过到核心岗位就业的方式来获益的机会很少。受访者中个体户的比例较大,这些个体户主要是在当地旅游业的带动下产生的,以前在外地打工的人员和当地务农的居民随着社区旅游开发,逐步开办商店、农家乐或其他旅游服务项目。
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对所施行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效果进行检验,通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旅游扶贫的绩效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以衡量旅游扶贫的绩效大小、检验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旅游扶贫模式的效果,最终实现推动旅游扶贫健康有效开展的目的。
3.1 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扶贫的绩效主要表现为:(1)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对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即综合性地表现为: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既包括旅游开发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正面作用,也包括负面影响[10]。社区的贫困人口能够直接感受到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各种效应,是旅游扶贫效应的切实感受者,其对旅游扶贫的效应感知可以反映出扶贫效应的实际效果[11-12]。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详见图1。
图1 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1.1 经济绩效
经济绩效指标是反映旅游扶贫绩效的一个最直接指标,能够直接体现旅游扶贫的效果。基于旅游扶贫对本村的经济拉动和对贫困人口的经济改善等2个方面,在经济绩效指标下设计了7个细化的评价指标。“促进本村农产品销售”“促进本村商业发展”“加快了本村脱贫致富”等3个指标反映旅游扶贫对本村的经济效应; “拓宽了家庭增收渠道”“提供了更多工作机会”等2个指标反映旅游扶贫对农户的经济效应。“旅游收益主要由外来经营者获取”用来评价在旅游扶贫收益分配中是否存在飞地效应,贫困人口是否真正获益; “造成生活成本提高”指标反映旅游扶贫项目的开展客观上带来日用品等物价上涨,给贫困农户所造成额外的生活负担,属于负面效应。
3.1.2 社会绩效
社会绩效指标是评价旅游扶贫对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及影响的重要指标,设计了6个细化的评价指标。“促进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等2个指标反映贫困地区在旅游扶贫开发项目的影响下吸收和接纳外来信息的开放程度; “改善了居住条件”指标反映贫困地区农户的居住环境和条件; “挽救了民风民俗和手工艺”指标反映贫困地区农户对本土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 “造成社会治安变坏”指标反映贫困地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文明的程度; “拉大了家庭贫富差距”指标用来评价旅游扶贫项目收益分配的公平程度。
3.1.3 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指标是评价旅游扶贫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是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设计了4个细化的评价指标。“改善了道路水利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卫生和整体环境”等2个指标反映旅游扶贫项目的开展对贫困地区农户生活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农户的生活福利水平; “造成用地紧张”指标反映旅游扶贫项目开展占用耕地、林地后对农户生产环境的影响; “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指标反映旅游扶贫开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也是评价旅游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3.2 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在入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3个维度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在统计分析时,对每个维度下面的细化指标的赞成度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共5个层次进行分析,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绩效感知
评价维度 细化指标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经济绩效促进本村农产品销售01 5213 4570 0514 97促进本村商业发展01 5218 7866 4913 19加快了本村脱贫致富03 0431 9755 589 39拓宽了家庭增收渠道0 761 7833 7653 5510 15提供了更多工作机会02 5337 8157 368 12旅游收益主要由外来经营者获取了4 3116 5027 6636 5514 97造成生活成本提高2 535 3219 0355 3217 76社会绩效促进了外界的信息交流1 263 5528 6862 434 06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0 505 8328 4260 654 31改善了居住条件01 7735 2756 096 85挽救了民风民俗和手工艺4 0625 3832 9932 744 82造成社会治安变坏9 8946 1923 0918 272 53拉大了家庭贫富差距0 764 3113 2053 8127 92环境绩效改善了道路水利基础设施0 500 254 5668 2726 39改善了村卫生和整体环境0 253 2918 0260 4018 02造成用地紧张3 2916 7539 0831 218 88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7 1028 4230 9628 175 32
3.2.1 旅游扶贫的经济绩效评价
在旅游扶贫的经济绩效评价方面,分析了7个方面的指标。积极的正面效应方面,从“促进本村农产品的销售”这一指标的调查结果来看,同意的占70.05%,非常同意的占14.97%,不同意的仅占1.52%。由此发现,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旅游人口逐年增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而这其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商品意识的逐步形成。在旅游扶贫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当地的农民只是在自己消费有剩余的情形下才会把农副产品拿到景区及周边进行售卖。但随着旅游项目的发展,当地农户开始专门种植一些当地土特产来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并从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促进本村商业发展”这一指标的调查结果来看,非常同意占13.19%,同意占66.49%,这也很好地证明了旅游扶贫确实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商能力和收入。以前当地农民从事商业活动的较少,但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不少农户在街道或自家院子门口开办商店或商铺,售卖土特产、当地名小吃和其他旅游工艺品。在一些有特色的旅游景区周边甚至已经发展了相当比例的旅游商业地产,为当地农户带来了资产性的收入。从“加快了本村脱贫致富”这一指标来看,非常同意的占9.39%,同意的占55.58%,可见旅游扶贫开发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但仍有超过30%的居民没有持同意的态度,也反映出旅游扶贫受益面还不够宽。
从“拓宽了家庭增收渠道”这一指标的调查结果来看,非常同意的占10.15%,同意的占53.55%,可见旅游开发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的经济收入。从“提供了更多工作机会”这一指标来看,超过65%的农户认为旅游扶贫项目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工作机会。通过旅游扶贫开发项目,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包括景区建设、土特产和手工艺品售卖、酒店、农家乐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工作机会,一些原来在外打工的劳动力开始逐步回到家乡工作。但是仍然有大约40%的农户对这一指标感知不明显,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扶贫开发提供的工作机会比较有限,另外也有较多村民岗位技能水平欠缺的原因。
消极的负面效应方面,从“旅游收益主要由外来经营者获取了”这一指标来看,有超过50%的居民同意这一观点,说明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经济效应中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飞地效应”,也就是旅游扶贫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有较多的部分被外来的经营者所获取,并未惠及到当地社区和居民。这也正是旅游扶贫项目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从“造成生活成本提高”这一指标来看,有超过70%的居民认同这一观点。从中可以发现,旅游开发使当地物价明显上涨,造成村民的生活成本上升。贫困农户的生计处于“水深及颈”的状态,任何细微的波澜都会使其生计陷入风险。所以,生活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导致贫困农户的生计更加艰难。
3.2.2 旅游扶贫的社会绩效评价
在旅游扶贫的社会绩效评价方面,分析了6个方面的指标。积极的正面效应方面,“促进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这一指标非常同意的占4.06%,同意的占62.43%; “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这一指标非常同意的占4.31%,同意的占60.65%,说明旅游扶贫在这两方面具有明显的正面效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来的旅游投资者和旅游者会自然而然地把外地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产业发展经验及信息等带入当地,拓宽了当地村民的视野,转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客观上有助于贫困农户更新生计策略,实现脱贫致富。“改善了居住条件”这一指标非常同意的占6.85%,同意的占56.09%,表明旅游扶贫在此方面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在大型景区和乡村旅游开发较好的地区,不少村民在原有的基础上修建了新的住房,以开展农家乐、避暑休闲等经营业务,自身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挽救了古朴的民风民俗,传统手工艺”这一指标非常同意的占4.83%,同意的占32.74%,不同意的占32.99%,表明当地有一定比例的居民已经意识到旅游扶贫开发挽救了古朴的民风民俗,保护了当地传统手工艺,但也有超过30%的居民没有感觉到。说明在这一方面的效应发挥还不够明显。
消极的负面效应方面,“造成社会治安变坏”这一指标非常不同意的占9.89%,不同意的占46.19%,表明当地并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带来社会治安变坏这一负面社会影响。“拉大了家庭间的贫富差距”这一指标非常同意的占27.92%,同意的占53.81%,也就是说有超过80%的居民认同这一观点。这主要是随着旅游扶贫开发项目的推进,一些生计资本占优的农户开始大力发展与旅游有关的产业项目,比如开办农家乐、家庭旅馆、售卖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等,获得了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而那些生计资本水平低的农户就没有能力来开展这些旅游经营业务,两类农户的收入差距必然拉大。
3.2.3 旅游扶贫的环境绩效评价
在旅游扶贫的环境绩效评价方面,分析了4个方面的指标。积极的正面效应方面,“改善村里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这一指标非常同意的占26.39%,同意的占68.27%,说明旅游扶贫在这一方面带来了积极正面的环境效应。旅游地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道路建设,这是实现旅游地可及性的关键环节。所以,旅游扶贫直接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另外,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满足游客的需求,通讯、电力、饮水和水利等配套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改善了村里的卫生状况、整体环境”这一指标非常同意的占18.02%,同意的占60.40%。表明社区的卫生状况等整体环境因旅游扶贫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后,为给外来游客一个整洁舒适的休闲环境,社区开始有组织地进行环境整治,原来到处堆放垃圾、乱搭乱建的现象基本消失,部分社区村寨还修建了专门的垃圾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和一些专门从事环卫工作的人员来维护社区的卫生状况和整体环境。
消极的负面效应方面,“占用了耕地、林地造成用地紧张”这一指标非常同意的占8.88%,同意的占31.21%,说明旅游扶贫在此方面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旅游项目的开发,景区、道路、基础设施的修建必定会造成土地的占用,一些以土地为生的农户明显感觉到了土地利用的紧张,尤其是在山区,由于景区的建设,原来依赖森林资源的农户生产行为被禁止。这其中也反映出了一定的问题,没有参加旅游扶贫的贫困农户由于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可能会导致其生计困难。尽管在土地征占过程中也给予了一定的补偿,但从长期来讲不足以弥补原来土地上的持续性收入。“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这一指标非常同意的占5.32%,同意的占28.17%,说明旅游扶贫在此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一些景观,尤其是人造景观,砍伐了林木,对山水生态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随着外来游客增多,对原来洁净的水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该文利用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课题组在重庆武陵山片区所获得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西南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其中,(1)经济绩效,旅游扶贫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贫困农户的收入,拓宽了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渠道,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定的工作机会; (2)社会绩效,旅游扶贫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 (3)环境绩效,旅游扶贫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社区的卫生与整体环境。不过,其中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1)旅游扶贫带来了当地日用品价格上涨,这会导致贫困农户的生计更加困难; (2)存在旅游收益主要由外来经营者获取的现象; (3)拉大了农户之间的贫富差距,易形成社区的不稳定因素; (4)占用了耕地、林地造成用地紧张,可能会导致以农林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来源的农户生计陷入困顿。
为了使旅游扶贫工作绩效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1)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下,努力形成“投资公司+社区+贫困农户”的开发经营模式,提升社区及贫困农户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获益比例,以确保双方均有合理的收益,避免旅游开发的“飞地效应”; (2)出台缩短贫富差距的政策,提升旅游收益在二次分配中的公平性,同时强调富裕农户对贫困农户的带动作用,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让贫困农户通过提供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进入旅游项目的产业链中; (3)关注未参与旅游扶贫的贫困农户,运用大数据对贫困农户进行精准识别,并促使其有能力参与到旅游扶贫中来; (4)应合理规划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对旅游用地和农林业用地进行合理分配,避免造成农林业用地紧张的现象,确保农户的可持续生计。
[1] 邓小海, 曾亮,罗明义,等.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旅游扶贫效应分析.生态经济, 2015, 31(2): 134~138
[2] 龙祖坤, 杜倩文,周婷.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与空间分异.经济地理, 2015, 35(10): 210~217
[3] 杨建春, 肖小虹.贵州旅游扶贫效应动态分析.商业研究, 2011,(7): 212~216
[4] 张矫. 旅游扶贫模式和扶贫效应研究——基于海南省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11): 124~128
[5] 李佳, 田里.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应差异研究——基于四川藏区调查的实证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3(6): 96~102
[6] 张遵东, 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贵州民族研究, 2011,(6): 66~71
[7] 毛峰.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10): 212~217
[8] 郭舒.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方法.旅游学刊, 2015, 30(11): 31~39
[9] 黄梅芳, 于春玉.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4): 406~410
[10]王宝珍, 龚新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绩效评价——以新疆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为例.广东农业科学, 2013,(24): 214~218
[11]王孔敬.PPT战略视野下民族山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湖北武陵山区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6): 35~38
[12]荀关玉. 云南乌蒙山片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绩效探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1): 193~198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OURISM IN SOUTHWEST MINORITY AREA*——TAKING CHONGQING WULING MOUNTAIN AREA AS AN EXAMPLE
Feng Weilin,Tao Congch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8100, China)
The core issue of Pro-poor-tourism (PPT) is the benefit of rural bottom-line household.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a special research of PPT in the region of Chongqing Wuling mountain area, the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quantitatively using the method of basic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Chongqing Wuling mountain area w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southwest ethnic minority areas,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old revolutionary base, fragile ecology and concentrated pover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good performances of pro-poor tourism projects as a whole. In the aspect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PPT had promot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creased the earnings of the rural bottom-line household, widened the channel of the local farmer′s income. In the aspect of social performance, PPT had facilitated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which brought a new thought to the local people. In the aspect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PPT had massively improved the facilities and overall environment. From the attitude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o-poor tourism held by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vast majority was positive.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the rise of living costs, the low tourism income,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poor and the rich, and the land shortage. Therefore, it suggested to raise the participation of rural poverty, increase the beneficial rate of the communities,and utilize the local land appropriately.
southwest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 Chongqing Wuling mountain area; pro-poor tourism; rural poor household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622
2016-04-16
冯伟林(1980—),男,河南新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扶贫、农户生计与环境。Email:scott206@126.com
*资助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贫困人口受益问题研究”(2013YBMK144);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环境脆弱区生态移民的贫困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15YJCZH043)
F592.7; F323.8
A
1005-9121[2017]061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