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茹
【摘要】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通过不断的教学改进,提升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 欣赏课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206-02
小学音乐教师要通过欣赏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很好的欣赏美、感受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现状
1.学生方面的问题
首先,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欣赏教学难度较大。既然是小学音乐的欣赏课,那受众群体自然就是小学生。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经验的匮乏,使得他们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理解能力较弱,审美能力处于起步阶段,这就给欣赏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新课程改革格外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学生自身,还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音乐本身的欣赏价值,还需要考虑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音乐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等,以求通过这种能够引发共鸣的欣赏教材,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而在操作的环节,由于受到客观因素:如落后的教学设备、音像资料的缺失等等,使得教师的教学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2.教师方面的问题
首先,音乐欣赏随意性较大。在实际的欣赏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欣赏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意较大。例如,教师可以将整堂音乐课程当成是欣赏教学,而让学生听几十分钟的音乐,这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和审美疲劳,从而影响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音乐欣赏偏离主题。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同时也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艺术价值,决定了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以听、赏为主。而部分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教师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理解。虽然这样的教学也无可厚非,但是却偏离了音乐听赏的主题,使得音乐欣赏的教学缺乏审美教育和情趣,最终影响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1.强化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情操培养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选择,往往都是基于兴趣。尤其是对于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而言,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情操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在音乐这座大宝库中,不断挖掘音乐的欣赏价值,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情操。例如,在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打起手鼓唱起歌》等音乐作品时,由于音乐作品本身就比较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这无疑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佳作。而面对这样的音乐作品,教师的教学也不能马虎大意,而应当有激情、让学生在律动的音乐下,在教师的“煽动”下,感受音乐的活力和音乐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促进学生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小学生在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还是形象思维。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不断丰富音乐教学的模式,通过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音乐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对于丰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创设有趣的音乐情境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动物狂欢节》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一些有趣的视频资料:如美丽的森林、多彩的世界、翩翩起舞的蝴蝶,这种形象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往往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眼观、耳听”的共同作用,感受音乐之美。
3.提升音乐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音乐欣赏课的质量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主要源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音乐欣赏课所涉及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如乐器的欣赏、曲艺的欣赏以及歌曲的欣赏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實的音乐功底,能够将美学、戏曲、文学等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让音乐欣赏真正具有欣赏的价值,最终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打起手鼓唱起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能够声情并茂地延长歌曲,还应当将手鼓运用到恰到好处,通过这种节奏感的表演,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此外,在一些民族音乐的欣赏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民族乐器的演奏,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由此可见,只有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方能促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当前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音乐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