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花
【摘要】数学活动经验对于提升数学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合理预设活动目标,创设活动情境,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历数学活动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多方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 活动经验;创设情境;数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笔者认为,无论什么形式的數学活动经验,应该涵盖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其核心是如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老师们的日常教学,可以从合理预设活动目标、有效创设活动情境、引导感悟数学思想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研究,笔者就此提出如下几点粗浅思考,求教专家同仁。
一、精心预设活动目标
孔凡哲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只有在活动前合理预设活动目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明确活动的重点,使活动和经验相得益彰。一节好课,首先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既要全面,也要准确。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制定教学目标,目标“到位”且不“越位”。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往往重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了知识的结论,却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越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知识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拔高要求,造成基本目标达成不到位。因此,“正确解读教材,科学熟知学情”是“准确定位目标”的前提。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有三维目标的意识,制定切合实际的课时目标。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可操作,切忌泛泛而谈。
当然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需要分解,把总体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要求。通过每个环节教学目标的落实实现课堂整体教学目标。一节课有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每个环节的任务,恰当地把一节课的总目标分解到每个环节中去,确定每个环节的分目标,通过实现每个环节的分目标达成一节课的总目标。
如《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的内容。这一节课,主要是《百分数》的例10及相关的习题的教学,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使学生经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节课内容的设置与前面《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的例2遥相呼应,利用像前面例题那样的相并关系,列方程解答。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检验反思”为线索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效创设活动情境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境生情,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探究知识,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效创设情境,需要关注以下基本要求。
一是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的情境可以是生活情境、童话情境、游戏情境,也可以是知识问题情境。
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教材配套的教学挂图。简单的情境可在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贴在黑板上,呈现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是充分利用教材。要分析教材提供的情境的作用,充分发挥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引领、启思”作用。“引入”是通过生活情境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便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引领”是通过主题图以及创设的情境激发兴趣,引领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启思”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三是精要、简洁、明快。借助情境后要快速进入学习活动,不要过多占用一节课40分钟的学习时间。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复式统计表”时,创设了如下的情境:
师:扬州景点有很多,老师选了这四个。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东关街、茱萸湾、凤凰岛和瘦西湖的图片)课前我们听了一些同学的推荐意见,我想知道全班同学的想法。四个景点中,哪个景点推荐的人数最多?男生、女生更喜欢哪个景点?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怎么做?
生:需要统计推荐各个景点的人数。
师(出示调查表):四个景点,每人只能推荐一个。想一想,在表内画勾。(师将四张单式统计表贴在黑板上,学生填调查表)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能解决一些问题了!下面进行一次抢答。师依次出示三个问题。
(1)推荐“茱萸湾”的男生有多少人?
(2)男生推荐哪个景点的人数最多?
(3)推荐这四个景点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教师疑惑):回答这三个问题,怎么越来越慢了?什么原因?
生1:第(1)个问题很简单,只要看一张表。
生2(学生有点激动):第(2)(3)这两个问题要看四张表。第(2)个问题要将数据进行比较,第(3)个问题还要进行计算呢!
师(恍然大悟):哦!看一张表,回答问题很容易,看四张表,还要进行比较、计算,确实有些难了!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把四张表合成一张表。(其他学生点头认同)
案例中的“复式统计表”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属于 “简单数据统计”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简单统计表,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切实感受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会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继续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数据的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学分析观念。案例中,教者根据学习的内容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尤其注重了情境的思考性,由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借助课堂情境的引领,主动调用经验探寻新知,在学生填好四张单式统计表后,出示三个问题。采用抢答形式,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回答这三个问题速度不一样。“回答这三个问题,怎么越来越慢了?什么原因?”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然会想到,回答第一个问题只要看一张表,回答第二、三个问题要看四张表,还有比较、计算。从而,让学生知道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四张单式统计表合并,产生将四张表合并成一张表的心理需要。
三、引导亲历活动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过程,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当然,数学活动主要不是动手,而是动脑,即使动手也还是离不开动脑,学生需要深入地数学思考,进行数学知识的内化。建立数学模型,使生活经验数学化。
如一位老师教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首先创设情境“猴妈妈把一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接着,教者从教材中6个桃的,4个桃的,8个桃的,转变为学生自己猜、做、想。“你们猜一猜,还可以把( )个桃看作一个整体。猜一猜,画一画 ,再用虚线分一分,最后填一填。”在交流时,素材更丰富。学生猜想这盘桃可能几个?第一次比较,能够从众多素材中认识到不管多少个桃,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这时候经过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学生了解到的素材已经不仅是教材上的3个素材,而是创造出更多新的素材。也许这盘桃有7个呢,由此引发学生之间的一次大讨论,这样的经历,有利于学生逐渐明晰“一个整体的”的含义,从而使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课上,教者又通过“三盘桃都是6个,为什么每份有的用表示,有的用表示,有的又用来表示”进行二次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把一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最后,教者出示12个桃,让学生自主操作,变换平均分的份数,进而发现“整体不变,但是平均分的份数变了,那么表示每份的分数也变了”。对于分数分子、分母意义的建构,更有利于分数意义的形成。
四、感悟体验数学思想
近年来,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成了教材体系的灵魂,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数学教材,都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方法。现在的小学生将是未来的主力军,用数学素养的教学理念滋养他们、启迪他们、充实他们,促使他们的数学素养有效提高,是数学教育最主要的宗旨。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此作为理念指导,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积极地体现这种理念。
如一位老师执教《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笔算除法(商一位数)》,学生已知6÷2=3,根据题意学生列式60÷20,小组讨论后有学生回答,因为6÷2=3,所以60÷20=3。教师追问为什么60÷20可以看作6÷2,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全部活跃起来,再次讨论后借助小棒图,有学生说出6÷2表示每2根小棒是1份,6根里面有3个2根;60÷20表示每2捆小棒是1份,6捆里面有3个2捆。它们都表示有3份,因此口算60÷20可以看作6÷2,还有学生说像这样600÷200=3,6000÷2000=3。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借助数形结合弄清了算理,由具体走向了算法,在比较中能类推出一系列的算式,为后面的商不变的性质打下基础,有机渗透了模型思想。
总之,数学课程目标从“双基”走向“四基”,并不能看作是“2+2”的简单增加,正如陈洪杰主编所言:关于“四基”,须知虽然都是“基础(基本)”,但其意义并不相同。“基础知识”的“基础”可理解为“奠基的”,“基本技能”的“基本”可理解为“初步的”,“基本思想”的“基本”可理解为“关键的、核心的”,“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则是“朴素的、直接的”。由此,我们更能明白教学中的侧重。数学活动经验之于具体的数学方法更为内隐,常需要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帮助学生去经历、体验、感悟,在正确理解数学内容本质的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