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纯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对研究和应用数学具有指导意义,学生一旦掌握将会终身受益。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数学思想,本文联系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从理解算理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新知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数学练习题中挖掘数形结合思想三方面浅谈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144-02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学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 数 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 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并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的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孩子们,思维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理解抽象的内容难度较大,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利用数形结合,把握好数形结合的度,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观察分析问题,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及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
一、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有效渗透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算理就是计算方法的道理,学生不明白道理又怎么能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在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看到数学知识蕴涵的思想。如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35-2和35-20内容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这两题怎么计算?让学生说出算法,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写出支形图,并写出想的过程,然后进一步追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激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最后进一步问:计算35-2,能不能先用十位上的3减2等于1,结果35-2等于15对吗?让学生思考讨论,产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接下来让学生用摆小棒验证,教师可充分利摆小棒,使学生明白:因为35中的3表示3个十,5表示5个1,计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用十位上的3减2,可以用5个1减2个1等于3个1,它们的计数单位都是1,再和3个十合并起来等33。通过摆小棒有效地渗透数形结合,使问题简明直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弄清编排的意图,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彰显了数学学习的价值,通过摆小棒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就可以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明白这两题是把相同数位相加减的算理,这是教材编排的意图,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不明白道理又怎么能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时,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渗透数学思想,路漫漫兮,任重而道远,作为孩子们的导师,我们应该充分根据孩子们的发展规律,适当地利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渗透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使用学具促进思维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的是抽象的逻辑思维, 而 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 ,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水平之间有一 定 的 距 离,为了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主 要 手段就是直观教学。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学,对培养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孩子们可以将原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 ,然后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智力活动方式。
三、数形联谊,巧解数学难题
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孩子们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孩子們在探寻数学各种奥妙的过程中,在突破一个个难关寻找到答案的过程中,更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成就感。因此,运用数形结合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中的难点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四、数形互译,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就是把抽象的数量关系与形象的直观坐标图联系起来,在 数形互译中去理解其次,教学统计与概率较复杂的组合图形面积 立体图形的形体变换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变化等问题时,都需要用到数 形互译的数形结合思想再次,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法列表法猜想与尝试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法等,教学这些策略都需要用到以数化形以形译数的数形结合思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率的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最关键一点,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得数学教学充满乐趣,相信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一定会引导学生由怕数学变成爱数学。
参考文献:
[1]《数学思想方法与小学数学教学》 夏俊生主编 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3]《教学论》 田慧生 李如密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1月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