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石山区依托大健康产业实施脱贫攻坚研究

2017-08-18 04:12黄倩华
桂海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

黄倩华

摘要:大健康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大健康产业具有现实性、朝阳性和永恒性等特点。文章认为广西大石山区依托大健康产业实施脱贫攻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源远流长的健康长寿文化、多样的民族传统等文化优势。目前,广西大石山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瓶颈主要有:对大健康产业脱贫攻坚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大健康产业资源优势有待充分整合、大健康产业基础薄弱、医药产业优势发挥不够等。文章提出要做好大石山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和定位;打造世界长寿之乡养生养老福寿带、大石山区民俗生态旅游带、大石山区中草药种植带、大石山区骆越文化休闲观光带等四个产业集群;发展大健康产业要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统一、高端产业与中低端产业开发相统一、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统一;推进大健康产业与工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生态乡村相融合等建议。

关键词:广西大石山区;大健康产业;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R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3-0068-05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发出了精准脱贫、全面解决贫困问题的决战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1],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1]。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广西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大石山区,扶贫任务相对艰巨复杂。大石山区经过多年的扶贫,整体面貌有一定改变,但距离国家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加快广西大石山区的发展,必须创新模式,精准扶贫,在特色产业开发上做足文章,这样才能有效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笔者在对广西大石山区的区位情况、人文、自然环境做了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整合产业资源,突出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型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应该是今后广西大石山区实施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引擎。

一、广西大石山区依托大健康产业实施脱贫攻坚的优势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的发布,体现了人民的健康梦,为绿色、生态、健康的未来生活描绘了美好愿景,也为广西发展大健康产业带来重大机遇。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与增进人类健康的产业,它涉及医药保健、营养食品、休闲健身、健康服务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涵盖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产业。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全球性的潮流,具有现实性、朝阳性和永恒性等特点。广西大石山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山水神奇秀丽、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厚重、民俗古朴纯真,特别是岩溶地貌、民族风情、长寿养生、边关风貌等独具特色,吸引力强,是典型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更是原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2]。这些优势都为广西大石山区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可辐射空间

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广西实施规划》(2011—2015年),广西石漠化片区(大石山区)包括35个县(市、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42%,西南连接越南,西连云南,北接湖南、贵州,是泛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东盟经济圈、陆上东盟的联结带,具有东连首府南宁、西北连云贵、西南连东盟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可辐射空间,呈现出既可承接发达地区健康产业投资转移,又可以“扇状”形态辐射这一产业。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旅游属于大健康产业,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旅游扶贫政策以来,旅游业以其独特的优势取得了扶贫的显著业绩。近年来,广西大力开展的创建优秀旅游市县、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工作,又为广西旅游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广西大石山区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其中,有世界遗产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近年来,随着风景区知名度日益提升,国内外游客纷纷涌入,旅游成了大石山区时下的热点,游客呈爆发式增长,旅游收入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大石山区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型的大健康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健康长寿文化

大石山区四季如春,环境宜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平均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城市饮用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部分地区空气负氧离子高达60000个/cm3,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是最理想的避暑、休闲胜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大石山区源远流长的健康长寿文化,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崇尚俭朴的生活,辛勤的劳作,有平和的心态,包容的性格。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大石山区35个县(市、区)中就有12个县(区)先后荣获全国“长寿之乡”称号,这是实至名归的结果,是一个投资大健康产业的金字招牌。

(四)多样的民族传统积淀了大健康产业不可复制的文化元素

大石山区是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有壮、瑶、苗、侗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占全区民族县总数的75%。这里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以红土地文化、红水河文化、布洛陀文化、铜鼓文化、嘹歌文化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元素,娱乐身心,陶冶情操,是老百姓颐养天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就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营造了文化氛围。

二、广西大石山区依托大健康产业实施脱贫攻坚存在的瓶颈问题

广西大石山区虽然具有发展大健康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制约了大健康产业的顺利发展,影响了大石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

(一)对大健康产业扶贫攻坚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年来,以健康、养老、养生、休闲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大健康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国内很多省市开始提出推动大健康产业成为新兴的主导产业。广西大石山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与贵州省基本相同,早在2014年,贵州省就把大健康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并取得很大成效。而广西一直没把大健康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见效快,税收多,目前能保证财政稳定增长的项目上;在发展大健康产业中很多工作没有抓细、抓活,很多好的东西,只停留在资料里,停留在论文里,群众不知道,游客不了解,没有起到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大健康产业资源优势有待充分整合

广西大石山区生态休闲养老长寿各种资源丰富,但目前养生保健、特色医疗、文化旅游等不同种类资源之间缺乏有效整合,相关产品融合程度不高,导致大部分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效益,未能带动当地群众很好地脱贫致富。一方面,特色养老长寿旅游产品区域分散,存在“多、杂、散”的问题,而生态养老养生产品未形成统一的整体品牌;另一方面,区域内养生产品种类、数量众多,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大健康产业基础薄弱,缺少品牌拉动

广西大石山区大健康产业还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高低有致、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不大,总体实力不强,产业规模、效益与资源优势不匹配,市场效应不高,“一业带百业”的联动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健康产业对广西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高,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产业结构需要优化。从产业分布看,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加工企业,缺乏精深加工型、高附加值型、高科技含量型的龙头企业带动;从产品种类看,一般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初级加工产品较多,精深加工产品偏少;从行业结构看,生态休闲旅游、生态养生农林业、养生医疗保健业具有传统优势,而养老养生文化业、养生房产业、养生教育培训业等相对薄弱。

(四)医药产业优势发挥不够

中医药、壮瑶医药资源是发展广西大健康产业独具特色的宝贵资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传统医药上具有独特优势,在医药历史上源远流长,在技术操作应用上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而在广西大健康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却出现了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养生养老技术及产品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能力薄弱,服务领域缩小,较兄弟省份发展滞后,优势特色淡化等困难和问题,影响甚至阻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广西大石山区依托大健康产业实施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广西大石山区大健康产业发展优势与问题并存,那么,如何依托自身优势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呢?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提高对大健康产业脱贫攻坚重要性的认识,做好科学定位,科学规划

广西要提高大健康产业脱贫攻坚重要性的认识,应把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大石山区经济走出困境、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一是做好科学定位。大健康产业是复合型产业,涉及面广,我们应根据大石山区的区位优势,以及自然景色优美、环境绿色生态、民风民俗淳朴的资源特点,把广西大石山区的大健康产业扶贫定位放在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上。二是科学规划谋好布局。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表明,任何重大项目建设,必须规划先行,规划得好,才能建设得好,管理得好,事业的发展才有保障。巴马县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于规划滞后,给环境带来很重的包袱,给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应吸取这一教训,建议由自治区发改委牵头,组织民政、老龄、商务、工信、卫生等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广西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该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发展目标、产业重点和政策措施[3]。

(二)以大石山区资源优势作为大健康产业扶贫的切入点,打造产业集群,让群众享受更多资源红利

发展或者引进大健康产业,必须充分考虑到本地资源优势,才不会水土不服,才能依托本地的优势做大做强,因此笔者认为应依托大石山区生态优势、长寿品牌和中草药特色资源等着力打造以下几个大健康产业项目:

1.打造世界长寿之乡养生养老福寿带,大力发展以特色生态为支撑的养生产业。依托“长寿之乡”资源优势,以巴马县为核心,提升天峨、乐业、凤山、凌云、东兰、马山、大化、上林等县的长寿品牌,打造世界之乡养生养老福寿带。一是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完善、设施先进、医养结合、服务高端的国际化度假养老中心和健康养老基地。加快推进巴马国际养生养老服务中心、东兰月亮河长寿村全国异地养生养老基地等健康养生养老项目建设。完善疗养保健、康复护理等养生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努力提高长寿之乡的平均寿命水平,以及百岁老人的百分比,把荣誉招牌变成金字招牌。研究长寿老人的饮食起居情况,探索长寿之乡长寿的各种因素,开发养生、长寿等保健食品。三是挖掘、宣传外地人移居过来后健康状况改善的真实例子。让长寿之乡的风景更迷人,环境更引人,食物更诱人,让人们真切的感觉到,来到长寿之乡,他们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健康,收获了长寿。这样,健康产业的市场自然会形成,健康产业的商机自然会出现,健康产业自然会健康蓬勃的发展。

2.打造大石山区民俗生态旅游带,大力发展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依托侗族、苗族、毛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三江县为核心,以资源、龙胜、融水、融安、罗城、环江等县为重点,打造大石山区民俗生态旅游带。发挥独特的景观、温泉、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建设资源丹霞地貌、龙胜龙脊梯田、三江程阳风雨桥、融水雨卜苗寨、融安红茶沟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景点、景区。以“风韵苗侗、养心慧地”为宣传主题,以“弘扬原生民族文化,做特色旅游产业”为旅游发展方针,突出“原生”“苗侗”特色,打好原生态旅游扶贫攻坚战。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发展高山生态无公害果蔬、茶叶、油茶等绿色有机食物。

3.打造大石山区中草药种植带,稳步推进以民族医药为支撑的医药产业。依托丰富的农林资源优势,以右江区为中心,以田林、隆林、西林、乐业、凌云、田阳、田东、平果、隆安等县为重点,打造大石山区中草药种植带。通过“典型示范、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等措施,坚持“先示范,后推广”的基地建设思路,采取财政扶贫、科技扶贫、科技成果转化等扶持政策,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积极申报项目,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

4.打造大石山区骆越文化休闲观光带,发展以特色有机绿色农业为支撑的食品产业。依托古老的骆越文化优势,以宁明、大新、靖西、那坡、龙州等县为重点,辐射德保、天等等县,打造大石山区骆越文化休闲观光带。发挥稻作文化(“那”文化)、花山岩画、嘹歌文化、天琴文化等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宁明花山世界文化遗产、大新名仕田园风光、靖西骆越长寿之乡、那坡黑衣壮风情园、龙州天琴之乡等著名景点、景区,以“寻访骆越文化、体验壮乡风情”为宣传主题,突出“神秘”“生态”特色,大力发展骆越文化休闲旅游。积极发展精品水果、商品蔬菜和绿色健康等有机绿色产业,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现代有机绿色农业经营模式,使特色有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为该地区促农增收潜力好的新兴产业。

(三)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要努力做到“三统一”

“三统一”即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统一、高端与中低端开发相统一、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统一。

1.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统一。以“全面控制,永久保护”为指导思想,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防止掠夺性开发。以生态旅游、养生度假为产业方向,重在保护大石山区自然生态资源,恢復和保护原生态文化特征,引导和发展现代有机农业,打造一个集“养生度假、有机农业、高端净水”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样板。以自治区开展“十百千”项目为载体,在大石山区继续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分,打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生态公益林、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为重点,建设林下垂钓、林下露营、特色种养、生态休闲等各种森林旅游项目,大力开展森林等林业自然资源旅游”[4],增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含金量。

2.坚持高端产业与中低端产业开发相统一。打造大健康品牌,也不必都是“高大上”的产业,目前“小排档式”“农家乐”等小型的大健康产业可能更适合大众消费。在创办一些有档次、上规模产业的基础上,可发展一些投资规模小,村民容易发家致富、见效快的中低端项目,例如天然山泉泳池吧、农家氧气吧等。

3.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统一。大健康产业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机制、群众需求和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广西大石山区包括35个县(区),会不会“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35个县(市区)的区位、资源大致相同,同质竞争历来就有。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只有共举长寿养生品牌,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才能做强做大,实现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在这方面政府的引导非常重要,政府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制定等让市场更加规范化运营。另一方面,市场是棵常青树,只有以市场为主导,健康产业才能持久发展。要搞好招商引资工作,要采取多种灵活的融资方式进行项目融资及建设。

(四)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要努力做到“四融合”

“四融合”即推进大健康产业与工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生态乡村相融合。

1.与工业相融合。大石山区作为欠发达地区,没有工业经济支撑是不行的,工业可以给当地群众带来更大收入。大健康产业与工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结合本地资源和品牌,发展长寿食品加工业、中草药加工业、天然矿泉水产业等为生产核心的长寿健康产业,推动绿色工业、低碳工业、养生工业的发展。

2.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大健康产业虽然不能完全定性为第三产业,但服务性无疑是其最显著的特征。2015年广西提出要打造10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15个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中大石山区就有巴马国际长寿养生养老服务集聚区、凤山生态健康养生服务基地、中国(崇左)乐养城等3个列入。要大力抓好这些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实施,精准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3.与旅游业相融合。伴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实施,人们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生态休闲养生娱乐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闪光点,与之相关的大健康产业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潜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群众收入的强大动力。

4.与生态乡村相融合。持续深入开展“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生态乡村三项措施,重点加强生态公益林及水源保护,农村农业污染源治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增强生态功能,切实提高乡村健康坏境指数,同时要大力扶持“绿色”种植和养殖业。

(五)出台政策,引导投资融资

在金融支持上,鼓励区内外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合大健康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健康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大健康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同时,创新大健康产业利用外资方式,有效利用境外直接投资、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国际商业贷款。在财政支持上,将大健康产业纳入自治区服务业、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范围并加大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大健康产业组织,其专科建设、设备购置、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发挥价格在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实行与旅游业同价政策。对大健康产业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和取消对大健康产业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

(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1.要掌握宣传主动权,打好舆论主动仗,增强网络主导力。在“天下风景,美在广西”“遍行天下,心仪广西”等旅游推介宣传口号的基础上,树立“生态广西大石山区—养生天堂”新品牌。

2.在已有的“广西—东盟亚健康与健康养生文化论坛”“广西保健养生论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论坛”等基础上,整合资源打造“中国(广西)—东盟国际养生长寿健康论坛”。论坛可参照“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方式,每年由一个“长寿之乡”举办,进而扩大广西大石山区12个长寿之乡的品牌影响力。

3.进一步强化科学养生保健的正面宣传工作,尽快打破“巴马自然治癌疗法”等神话,避免更多癌症患者无序盲目涌入,避免巴马等“养生天堂”变成“养病之地”[3]。

参考文献:

[1]刘永福.以精准发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N].人民日报,2016-01-11(7).

[2]蒋秋,蒋予昕.加大支持广西旅游扶贫力度[N].广西日报,2015-03-13(1).

[3]民建区委.加快我区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发展的五点建议[DB/OL].http://www.gxzx.gov.cn/271/ 2015_1_24/271_84466_1422090472448.html.

[4]周骁骏.广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N].经济日报.2017-03-08(14).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作用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浅见
脱贫攻坚战中媒体的职责与使命
关于溆浦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