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201318)
护理(口腔卫生)专业学生病房实习教学带教感受的质性研究
刘雯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201318)
探索护理(口腔卫生)专业学生病房实习教学的带教感受,分析学生病房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客观问题。通过调查发现,该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较为突出,学校的护理教育者应当结合专业特点,合理改进课程设置,加强职业理念的引导,合理规划实习进程,以适应口腔专科护士的岗位需求,并推动该专业进一步发展。
护理(口腔卫生)专业;病房实习;带教感受;质性研究
护理(口腔卫生)专业是以培养口腔专科护士为主的新兴专业,属于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与传统护理学相比有很强的专科特色[1]。随着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口腔专科护士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我国对口腔专科护士的技能要求日益提高[2]。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病房实习阶段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校期间临床护理学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情况。然而目前我国关于口腔护理专业护生临床实践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未见以带教教师的带教经历和感受为资料对护理(口腔卫生)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表现进行全面探讨的质性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深入访谈,详细了解病房实习期间带教教师的真实感受,分析学生病房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护理教育者制订更符合口腔专科护士岗位需求的培养计划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该专业的发展。
1.1 研究对象
依据研究目的,在护理(口腔卫生)专业学生病房实习的3家医院选取实习所在科室的带教教师共12名,所选带教教师应带教过两届及以上的护理(口腔卫生)专业学生,研究样本量按照资料饱和的原则确定[3]。受访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
1.2 收集资料
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4],采取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访谈前,拟订访谈提纲,内容包括:(1)您带教过几年口腔护理方向的实习生,总体感觉如何?(2)在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分别感觉如何?(3)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主动性如何?(4)学生和您之间的沟通如何?(5)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识是怎么样的?(6)在您看来口腔护理方向的实习生在病房实习阶段有哪些方面的不足,在校期间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弥补这些不足?(7)在您看来学校和医院之间可以在哪些方面共同协作,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8)总体看来您觉得口腔护理班与普通护理班的实习生相比,实习表现有何差异,具体体现在哪里?提纲中的各个问题顺序不固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访谈前向被访者详细说明研究目的和过程,取得被访者的同意。访谈地点在带教所在科室的会议室或值班室进行。访谈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持续时间为40~60分钟。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对非语言性资料进行实地记录。访谈时,尽量避免研究者的主观意见对被访者产生诱导。访谈结束24小时内将录音资料转成文字。
1.3 分析资料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同步进行,采用Nancy[5]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包括仔细阅读所有访谈记录;分析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升华出主题概念;返回被访者处核实求证。然后,研究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主题进行整合,使最终形成的主题间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
表1 受访者基本资料
2.1 实习表现映射出在校学习情况
2.1.1 理论基础较薄弱在访谈中,有8位带教教师均提到了护理(口腔卫生)专业学生在病房实习中,相关的理论知识比较欠缺。个案8:“都有点答不上来的感觉,而且我提问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病种,比如说我会提问胆囊解剖位置、胆总管开口等,一问三不知。”个案4:“感觉他们口腔专业的理论学得比较多,临床一些疾病的护理学得比较少。”其中有5位带教教师提到,感觉该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如传统护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得牢固。个案5:“小讲课提问理论的时候,其他专业的护理学生反应会比较快。”有的带教教师反映学生在校理论掌握不扎实,会增加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压力。个案10:“因为学校里学生掌握得多了,我们临床讲起来他更能接受一点。不然我们还要花很多力气帮他们把理论这一块再补起来。”
2.1.2 操作技能反馈总体较好绝大多数带教教师表示,该专业学生病房实习期间能够完成病房常见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操作水平能达到出科考核的标准。个案7:“你们学校出来的学生明显感觉操作是有优势的,比较正规,不用我们做太多的纠正。”对于部分专科性强的操作,带教教师认为学生有个体化差异,但是经过反复练习在出科时也能掌握这些专科操作。个案2:“动手能力的话还可以,有人上手快,有人上手慢这很正常,主要还是多练,要给他们多一点机会。”个案9:“有的学生进来没有轮转过其他病房,有些操作没做过,但是只要我示教过,多练练,基本上都是可以的。”
2.1.3 课程学习与病房岗位需求缺乏衔接随着临床护理的快速发展,学校课程教育与一线临床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5位带教教师都提到许多临床中非常重要或者必备的专科技能,学生反映在学校均没有学习过。个案2:“心肺复苏在我们急诊是必学的,但是他们说我们口护班不学,我带了这几届,他们都是这样说的。”个案7:“学生反映呼吸囊没有教过,但是呼吸囊、CPR、除颤这些都是我们科室出科必须要掌握的。”
2.2 对学习积极性的评价
2.2.1 主动性不强有4位带教教师反映该专业学生和其他高职学生一样,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评判性思维,与本科生有差距。个案11:“现在的学生好像主动性不像我们以前那样强,基本不会主动问我问题,都是我提问他们。”个案9:“很单纯,不想其他的,现在是衣食无忧的,还是小孩子,觉得我一天上班比较累回去就是睡觉不会看书,没有这种意识的。”两位带教教师提到外地生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个案11:“一些外地的学生感觉是真正要来学东西的,他们对将来的就业有危机感。”
2.2.2 职业理念缺乏引导访谈中,有带教教师指出学生的职业理念影响了其病房实习的积极性。4位带教教师提到部分学生将口腔门诊作为自己的求职意向,因此与传统护理学的学生相比,他们在病房实习过程中表现得不够积极和认真。个案10:“有些学生心思不在这边,就觉得以后不是留在这里的,有可能在积极性方面和其他普护专业、助产专业相比稍微差一点。”个案3:“有学生就直接跟我讲,以后肯定不进病房的,所以没有那么认真。”还有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在实习中缺乏充分体会护理职业的意识。个案7:“有的学生说这里的工作太累了,想去抢救室和输液室,让把他换下去。”
2.3 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带教方法
2.3.1 学习态度影响教学行为当学生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时,带教教师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应对。面对那些经常表现出肯定不会在病房工作的学生,有的带教教师放弃给他们施压。个案3:“有的学生说自己不当护士,那我只要他不迟到早退,注意纪律就可以了,我是觉得态度还是第一位的,有的学生很积极主动,我们也比较愿意教授。”而有的带教教师会特别关注这些不太主动的学生,积极带动他们,尽可能给他们多一些学习压力。个案2:“一般看学生的主动性,假如学生主动性差,我随时教他、随时问他,他也压力大。”个案5:“有的学生会比较被动,我必须告诉他第一次我来教你,后面一个还是必须你来做,不可能每次都藏在后面等教师做,那么他心里有压力了,会觉得我一定要仔细去看。”
2.3.2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理念面对缺乏职业认同感的学生,有的带教教师会用自己工作中体会到的护士职业的价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理念。个案2:“有学生会说不想当护士,但我不会放弃不管他,我会用我的感受告诉他,你到临床上会有自豪感、荣誉感,譬如今天一名患者抢救回来了,你就会产生自豪感。”有4位带教教师在访谈中都提到,面对表示将从事口腔门诊工作,认为病房实习不重要的学生,带教教师会告诉学生病房实习的重要性,引起他们的重视。个案5:“我会说你们跟普护专业去找综合医院科室工作的时候,你们没有优势,所以你们也要在实习期间把不足弥补起来。”
2.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沟通是实习中的重要环节,有4位带教教师提到,他们在带教中与学生相处融洽,师生能很好沟通,这有助于提高实习中的教学效果。个案9:“学生就像小朋友一样,我就像妈妈一样,有事情他们都愿意私下和我聊。”
2.3.4 寻求病房实习和门诊求职之间的结合点由于不少学生表示会在门诊就业,也有学生认为病房实习对未来工作毫无用处,因此不太重视。访谈中许多带教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病房实习的内容是为门诊工作做准备,向学生讲明实习的重要性,并找到门诊和病房实习中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个案1:“我在慢慢摸索,我就根据他们的特点,因为是口腔班,后来一进来就告诉他们,手术室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无菌操作,我就和他们说以后你们去口腔专业的话也是要和医生做一些这种事情的,比如你要帮他们准备好这种拔牙的工具,要准备好这种消毒隔离的东西,要进行无菌操作,这些跟你们将来的工作是相关的,你们要好好学。”
2.3.5 突破客观限制由于实习安排是固定的,该专业护生的实习时间被分割成病房和口腔门诊各一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目标是带教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4位带教教师表示通过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任务是方法之一。个案8:“病房实习时间只有其他专业学生的一半,能涉及的内容比普护少。所以在入科时我会告诉他们,希望大家在这一个月能抓紧时间学更多的东西,为将来的工作做铺垫。”
对于学生在校期间有些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部分带教教师通过调整授课计划和内容,在临床教学中对缺失的这部分知识进行了弥补。个案5:“开始我提问一些基本知识他们都不知道,我就把解剖和生理的内容加入PPT中,再给他们讲一下。”
3.1 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与培养计划
护理(口腔卫生)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对于部分从事护理工作必需的基础知识、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不好。而这部分内容在带教教师看来是进入临床之前必要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一系列临床教学活动。由于该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面向综合医院,同时也面向口腔门诊,学生既要掌握口腔专科护士的相关操作和理论,还要掌握传统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因此与传统护理学相比,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分配以及实习安排等方面均有差异,如何在体现口腔护士专科特色和满足综合病房护士岗位需求之间达到平衡,是学校护理教育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由于护理(口腔卫生)是一门新兴专业,口腔专科护士的培养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国外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已经相对完善[6-8]。目前,我国尚未开展构建口腔专科护士人才在校培养体系方面的研究,各个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大多是凭借经验进行课程设置,拟订授课计划,而且并没有以临床岗位需求为导向。因此,目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缺乏科学性。此次访谈结果为护理教育者进一步修订该专业的课程内容、课时比例及课程设置提供了依据,在课程中需要对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重点进行强化,同时,在实训课中加强急危重症护理相关操作技能的训练,比如增设CPR技术、呼吸囊的使用等专科操作。通过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与培养计划,逐步形成更为完善且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缩短学生在校学习与临床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3.2 学校需重视职业理念的引导
护生对职业的态度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本次访谈中,许多带教教师均提到病房实习期间,部分该专业学生不愿从事病房护理工作,本研究与之前的调查性研究结果一致,以往调查显示该专业门诊实习学生与病房实习学生相比,对临床学习的总体评价更高,学习积极性更好[9]。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相当一部分课程内容是口腔门诊专科知识,一部分学生认为应当学以致用,还有部分学生认为门诊工作不用倒夜班,比较轻松。因此,他们认为病房实习经历对于今后的工作没有帮助。这样的职业理念会影响学生对于实习的投入程度和重视程度。
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就应该对于其今后的职业定位进行正确引导,并告诉学生传统护理学的知识在口腔门诊工作中非常重要,同时应将该专业目前的就业现状和口腔门诊的岗位需求告诉学生,让其尽早知晓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都会有一部分流向病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传统护理学知识。
3.3 采用“院-校联动”机制,合理规划实习进程
访谈中,部分带教教师提到了该专业学生的实习安排会影响其病房教学。由于专科性强的特点,该专业学生实习时间分配为口腔门诊实习和综合病房实习各占一半,因此病房实习时间与普护专业相比大大缩减。在每个科室的轮转时间过短导致护生相应操作的练习机会减少,操作的熟练程度下降,同时病房专科理论接触时间短,不利于常见病种的深入学习,这对于即将找工作的护生而言,会使其就业的竞争力下降。因此,该专业的教育者应当广泛听取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者的建议,在对口腔专科护理人才及专业设置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实习计划,合理规划实习进程。
护理教育者应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与培养计划,加强职业理念的引导,并通过“院-校联动”机制,合理规划实习进程。本研究为护理教育者制订更符合口腔专科护士岗位需求的培养计划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推动了该专业的发展。
[1]赵佛荣.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宛罄,杨莹,秦彦涛.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2-83.
[3]夏海鸥,于美渝,陈瑜,等.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早期检测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9):641-644.
[4]肖顺贞.护理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Nancy B,Susan KG.The practice of nursing research[M].New York:Saunders Company,1998.
[6]胡三莲,钱会娟,许燕玲,等.美国骨科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3,27(12):4217-4219.
[7]樊落.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2011.
[8]毛孝容,赵佛容.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4,28(7):2397-2399.
[9]刘雯,陈凤贞,徐晓东.护生(口腔卫生方向)门诊与病房实习教学现状的比较[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0):127-129.
G526.5
B
1671-1246(2017)14-01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