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玮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曾玮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标准, 溶栓药物选用rt-PA, 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从发病到治疗后症状稳定的平均时间为(121.32±47.65)min。患者危险因素占比由低到高依次为既往脑梗死病史、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吸烟史。患者溶栓后24 h、14 d 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与溶栓后14 d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溶栓病例不良反应中, 牙龈出血3例, 皮下出血2例,颅内出血16例。结论 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有效而且安全, 溶栓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溶栓前明显改善, 患者的致残率明显降低。
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疗效;安全性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目前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是脑梗死致残率仍高, 致残后不但加重了经济负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1]。尽管现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比较多, 但是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应用在超早期阶段, 得到循证医学的Ⅰa级推荐, 而他治疗方法如机械取栓或者与溶栓药物联合使用或补救性动脉溶栓等为Ⅱa级推荐或Ⅱb级推荐[2]。本研究讨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使用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与安全性, 为患者今后治疗提供指导, 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 所有患者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标准, 溶栓药物选用rt-PA。其中男49例, 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63.35±7.15)岁;女31例, 年龄44~78岁, 平均年龄(73.35±7.56)岁。入选标准:①患者或家属了解实验方法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开始时间<4.5 h;③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排除标准:①血糖<2.7 mmol/L;②血压升高:舒张压≥100 mm Hg(1 mm Hg= 0.133 kPa), 或收缩压≥180 mm Hg;③既往有颅内出血;④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⑤活动性内出血;⑥近3个月有重大头颅外伤或卒中史;⑦颅内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1. 2 方法 患者均选择溶栓药物为rt-PA(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 生产批号:20131120, 规格:50 mg/支)。使用方法:最大剂量<90 mg, 按照0.9 mg/kg的标准, 在1 min内先予静脉推注10%的rt-PA, 其余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观察患者临床反应, 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立即心电监护和检查头颅CT, 最初15 min 1次监测2 h, 随后30 min 1次监测6 h, 最后1 h 1次监测16 h, 直至使用rt-PA治疗后24 h观察患者症状是否稳定。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14 d的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神经功能缺陷程度根据NIHSS标准分为3级, 分别为:NIHSS 4~8分、NIHSS 9~16分及NIHSS 17~24分, 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1 入选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患者从发病到治疗后症状稳定的平均时间为(121.32±47.65)min。患者危险因素占比由低到高依次为既往脑梗死病史、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吸烟史。见表1。
2. 2 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14 d的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患者溶栓后24 h、14 d 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与溶栓后14 d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溶栓病例不良反应中, 牙龈出血3例, 皮下出血2例,颅内出血16例。牙龈出血和皮下出血给予压迫止血和冷敷然后热敷后基本治愈;颅内出血患者共16例, 其中8例合并心房颤动, 3例为起病后3.0~4.5 h内, 3例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 2例为多发脑梗死。见表2。
表1 入选患者危险因素分析[n(%)]
表2 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14 d的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n(%)]
表2 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14 d的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n(%)]
注:与溶栓前比较,aP<0.05
性别例数NIHSS评分(分)不良反应溶栓前溶栓后24 h溶栓后14 d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颅内出血男性498.13±3.454.87±1.325.97±1.462(4.08)1(2.04)11(22.45)女性318.76±2.345.82±2.234.41±1.761(3.23)1(3.23)5(16.13)合计808.32±2.77 5.48±2.34a5.87±2.13a3(3.75)2(2.50)16(20.00)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迅速发展, 治疗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的方法有机械碎栓、动脉溶栓以及机械取栓等。然而众多的治疗脑梗死方法中, 特别是针对急性超早期的治疗, 最有效并被广泛使用的仍属静脉rt-PA溶栓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被国内外普遍推广[3-5]。若能及时在黄金时间窗内(4.5 h)使用静脉溶栓治疗, 可及时恢复脑血流, 从而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 达到避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出现的效果。在治疗中静脉溶栓技术的使用优点有操作方便, 设备结构简单,对患者创伤小, 治疗时间短, 使用范围广, 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根据以往研究表明, 40%左右的患者能够在有效时间窗内到达医院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理想[6]。rt-PA被美国组中学会均和国际专业组织欧洲卒中促进会均作为治疗脑梗死的常规用药, 并且推荐0.9 mg/kg为其治疗剂量[7-10]。2012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推荐的rt-PA治疗剂量同样是0.9 mg/kg。此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患者溶栓后24 h、14 d 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与溶栓后14 d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溶栓病例中不良反应, 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颅内出血。有研究认为, 心房颤动是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7,11-14], 本研究中16例溶栓后颅内出血患者中出血有关的因素, 如脑栓塞、溶栓的开始时间等, 患者无溶栓后颅内出血和死亡病例, 其患者最佳治疗改善时间为24 h内, 为溶栓后颅内出血的首要危险因素。对于心源性脑栓塞静脉溶栓的疗效, 不同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 但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并未将心房颤动列为溶栓禁忌证,因此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 只要符合溶栓适应证, 也应尽早给予rt-PA静脉溶栓。
综上所述, 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有效而且安全, 溶栓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溶栓前明显改善, 患者的致残率明显降低。
[1] 赵秀欣, 穆利春, 马丽芳, 等.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 8(4):486-488.
[2] 石磊, 富克非. 探究不同剂量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 35(10):102-104.
[3] 杨伟林. 影响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4] 李欣, 李雯, 刘凌云. 依达拉奉联合rt-PA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 2013, 33(14):3287-3288.
[5] 张杰.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超早期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大学, 2013.
[6] 卢涛声. 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与基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苏州大学, 2012.
[7] Wahlgren N, Ahmed N, Eriksson N, et al. Multivariable analysis of outcome predictors and adjustment of main outcome results to baseline data profile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Safe Implementation of Thrombolysis in Stroke-MOnitoring STudy (SITS-MOST). Stroke, 2008, 39(12):3316-3322.
[8] 窦晓娜, 韩敬, 王亚丽.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2):98-99.
[9] 杨建道, 胡丽燕, 宋彦彦, 等.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卒中杂志, 2014, 9(11):905-910.
[10] 欧阳取平, 安婷. rt-PA静脉溶栓治疗50例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3):206-209.
[11] 包芳, 孙小力, 曹桂芝.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超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8):86-87.
[12] 李斌, 顾红菲, 王涛, 等. 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天津医药, 2012, 40(7):728-730.
[13] 刘保茹.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大连医科大学, 2010.
[14] 黄文星. 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超早期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健康之路, 2014(4):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018
2017-04-01]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Y016)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