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波 路雪婧
·理论探讨·
结合五轮学说探析干眼症的辨证治疗思路
相波 路雪婧
干眼症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随着干眼症患病率的增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五轮学说是眼科独特的脏腑辨证学说。本文围绕五轮学说来探析干眼症的辨证治疗思路。望对干眼症的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
干眼症; 五轮学说
干眼症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近些年来干眼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影响了许多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本病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且易反复发作,故对其治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五轮学说属于眼科的脏腑辨证学说,以其为理论基础,根据干眼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从而指导其治疗。
五轮学说,也称为眼部的藏象学说,起源于《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五轮学说最早记载于《太平圣惠方·眼论》,“眼有五轮,风轮、血轮、气轮、水轮、肉轮,五轮应于五脏……肝生风,眼有风轮也。……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南宋后期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对五轮定位作了较详细明确的论述:“眼者,五脏六腑之精华……其首尾赤属心,白睛属肺,其乌精圆大属肝,其上下肉轮属脾,而中间黑瞳一点如漆者,肾实主之,是属五脏,各有证应,然论其所主,则瞳子之关系重焉。”,即五轮学说将眼局部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五个部分,分属于脾、心、肺、肝、肾五个脏器,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用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并用于指导眼科疾病的辨证施治。
在中医学中,干眼症称之为“白涩病”,属“神水将枯”、“燥症”等范畴,其病名首见于《审视瑶函》:“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蒙,名曰白涩。”西医学认为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1]。其病因,杨智[2]等利用问卷调查和泪液分泌功能检测两个部分对233名干眼症患者调查,发现影响干眼症的环境因素有荧光屏接触时间、吸烟、工作环境、驾车时间、空调环境停留时间等。除环境因素外,不良的饮食、情志和生活习惯也是干眼症的致病原因,如长期饮酒、多食辛辣炙博肥甘厚味之品、用眼过度、心情沉重、性生活过于频繁、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等等。从晨阳等[3]认为炎症、细胞凋亡、性激素失调是其发病机理。其中医临床证型,或以病因辨证,如王中林[4]等将其分为热炽阴伤型、痰瘀互结型、阴虚兼痰瘀型;或以脏腑辨证分型,如段俊国[5]等分为肺阴不足证、脾胃湿热证、肝肾阴虚证等。其临床表现,邓新国[6]通过对435例干眼症临床症状分析总结出视疲劳、眼痒、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痛、眼红等是其常见症状。其中医治疗大多采用中药熏洗、按摩、针灸、中药离子导入、口服中药等。其西医治疗多为抗炎、补充人工泪液、或手术治疗等。
辨证论治乃中医的的特色和精华,有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其中脏腑辨证,在临床辨证中居重要地位。眼睛,与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运用五轮学说论治干眼症,是根据患者的眼部症状和体征探知五轮的病理改变,明确病变所在脏腑,通过五轮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对干眼症进行辨证治疗。
3.1肉轮
肉轮即胞睑,内应于脾。脾胃属土,位居中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输精气,上贯目珠,精气的化生与目睛润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兰室秘藏》曰:“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7]。精气充,则胞睑荣润有光,开合自如;精气亏,则睑皮干燥,睑内碜涩不适,开合乏力。脾胃升降失常常影响精气的化生,“脾宜升则健”,脾升清乏力,则胞睑下垂、乏力、睑裂变窄等,治疗上益气升阳为主。脾喜燥恶湿,嗜食肥甘厚味者,常致脾胃湿热蕴结,升清无力,常表现为胞睑重坠难挣,缠绵难愈等,治疗上以清利湿热为治则。
3.2血轮
血轮,指内外眦血络,属心。心主血脉,诸脉皆属目,脉皆属心,《素问.解经微论》曰:“夫心者,五脏之专精,目者其窍也”。心主神明,《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曰:“心神在目,发为神光,神光深居瞳神之中,才能明视万物”。五脏六腑的精气为心神所使,推动脉中之血周流全身,上输于目,目视万物。心,五行属火,有内生火邪与外火之分。内火常与患者情志关系密切,五志过极,郁气化火,气逆上扰清窍,致眦部痒涩刺痛、胬肉横生,治疗上常以清心泻火为治疗法则。外火因患者感受外界风热之邪所致,火为阳邪,易蒸腾上扰头目,灼津伤血,常表现为目眦部的血络红赤、肿痛或破血外溢,治疗上常清热凉血。
3.3气轮
气轮指白睛,属肺脏。肺朝百脉,主气,调和一身之气,明.张景岳曰:“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肺气调畅,气血顺畅,脏腑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清阳之气皆输注于目,目得其养则视物清明;肺气不足,目失温养,致昏暗不明[8]。肺气调,则水液调。干眼症者常因久病耗伤肺气所致肺阴不足,此时白睛常不红不肿,或偶见赤脉显露,但眼干涩隐痛,治疗上常以补益肺气,滋养肺阴为善。
3.4风轮
风轮即黑睛,属肝脏。肝主藏血,目受血能视,《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曰:“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肝中血液不足,津血同源,则目睛失去津液润养,眼干涩,黑睛首当其冲,黑睛生星点斑翳,当补益肝血。肝亦主疏泄,调摄泪液,如《灵枢经.九针》曰“肝主泣”。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常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致肝失疏泄,则泪液不能按需分泌,裂隙灯下可见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眼干涩隐痛,应疏肝理气。
3.5水轮
水轮即瞳仁,在脏属肾。肾藏精,《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肾精充足,目视精明。肾亦主津液,精血同源,精津血同属精微物质,是维持人类生命的物质基础。干眼症患者,久病耗伤肝肾阴血,目珠失去滋养,瞳神干枯,神光发越受限,视物模糊。
干眼症是气血津液匮乏,涉及脏腑病变的病症,需从脏腑入手,并结合脏腑之间相互络属的关系进行辨证论治,调节眼部气血津液的循环,才能根本解决干眼症患者的困扰。且应根据主要的伴随症状,随症加减,如痒涩难忍,加白鲜皮、地肤子,党参等祛湿止痒药;视物昏蒙者,加蝉蜕、密蒙花、蝉蜕、蒺藜等明目的药物;难以安卧者,加首乌藤、酸枣仁、远志、茯苓、茯神安神益志药;舌苔厚腻,加薏苡仁,茯苓,猪苓等健脾利湿药;心烦易怒,情绪不宁者,加龙骨 、牡蛎、珍珠母等重镇安神药。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环境污染的程度加深等等影响因素,使得人类眼部疾病的发病率变的越来越高。干眼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眼部不适的眼表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眼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它也或轻或重的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目前已是各位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找到适合它的治疗方法,需要各位医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1] 张正,李银花,丁亚丽,杨健,隋桂琴.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2:44-46.
[2] 杨智,李若溪. 若干环境因素对干眼症发病的影响[J/OL].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03):632-633.
[3] 丛晨阳,毕宏生,温莹. 干眼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03):464-467.
[4] 王中林,何慧琴. 干眼症中医分型规律初探[J]. 江苏中医药,2005,(05):14-15.
[5] 段俊国.中医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7:157.
[6] 邓新国,孙倩娜,高杨. 干眼症患者435例临床症状分析[J]. 眼科新进展,2008,(10):763-765.
[7] 段俊国.中医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7:31.
[8] 刘宜群.试以五轮学说阐析近视的防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215-1216.
Five-wheeltheoryfordryeye
XIANG Bo,LU Xue-j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Chengdu,Sichuan,610072)
Dry eye has becomed a global disease,with the increasing of morbidity of xerophthalmia,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it. The five-wheel theory is an unique theory of zang-fu differentiation. This paper focus on analysis of dry eye''s dialectical treatment way of thinking around the five-wheel theory.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xerophthalmia.
Xerophthalmia; The five-wheel theory
10.3969/j.issn.1674-9006.2017.03.001
R77
610072,四川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路雪婧,E-mail:54822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