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祖远+吴小平
摘 要:创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代中小学的办学方向与追求。创办学校特色需要特定的条件,校本教研是体现办学特色的关键,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的共识。如何立足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而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校本教研;专业成长;教学质量
一、校本教研制度化
1.创设环境,形成教研氛围
一是坚持集体备课。积极推行“四定五步”集体备课法:“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五步”即个人备课→主备人上(说)课→备课组议课→主备人定稿→组内同课异构。二是开展听、评课和示范课活动。通过听、评课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发扬优点,指出不足和改进办法。三是开展教学案例、论文评比活动。对优秀教学案例、论文的作者给予表彰,并将优秀教学案例、论文整理成册在校内交流学习。
2.健全制度,规范教研行为
一是建立教研常规管理制度。包括教研工作计划及总结、备课组计划及总结、教研活动记录、集体备课记录、听课评估等。加强常规管理,实施教研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教师四级管理模式。二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包括教师校本培训制度、教师二级培训制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不断更新观念,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三是建立课题管理制度。建立“校长─教研处─教研组─课题组”管理体系,多举措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反馈得失,注重分析总结
教研工作要注重过程管理,坚持做好定期分析总结工作,采取集中总结和分散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总结可以两周一次,由分管业务的副校长在教师例会上全面总结前阶段校本教研工作的成绩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分散交流形式多样,有教研组开展的经验交流,有年级组内问题探讨,有教师之间的切磋交流。
二、专业成长常态化
1.青蓝工程结对子
一是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这里所谓的“老”教师,指的是教学经念丰富的教师。为了让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胜任教育教学岗位,学校可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新”教师师徒结对子。学年末,学校对师徒结对子活动进行总结评估,表彰优秀,对于成长不明显的新教师提出续结建议,直至胜任教学岗位为止。
二是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学校要充分发揮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势,高度重视名师的引领作用,做到“三个一”:一是请名师上高质量的示范课;二是请名师举办教学讲座,解答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三是请名师带一批青年教师,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三是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要重视经验型骨干教师在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学校在区域内的优势,积极开展兄弟学校联姻结对子活动,促进双方学校共同发展,双方学校教师共同进步。
2.年轻肩头给担子
开展校本教研,给青年教师施加担子,促进青年教师积极自主发展。教育教学上,开展老教师授经验,青年教师勤实践,两代教师共发展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思想前卫优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使其在学校大家庭中茁壮成长。课题研究上,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成果”的良好局面。
3.竞技场上搭梯子
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竞赛、比武、教研活动,使教师认识到只有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才能适应新课改。学校不但要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展示教学水平和教研成果的舞台,还要建立相应的教研奖励机制,对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并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予重奖。
三、教研活动实效化
教研活动的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以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对象,以一线教师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对搞花架子,强调活动的实效化。
1.公开研讨课常抓不懈
从本校实际出发,全面开展公开课活动,及时组织评课研讨。教师评课时,做到少唱赞歌,多提意见和建议。公开研讨课给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不仅能发现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学习了其他教师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校本培训形成常态
坚持“名师为主导,骨干为主体,全员齐参与”的校本培训模式。制定教师培训制度和规划,详细制订学期校本培训计划,使校本培训工作形成常态。通过培训,促进教师学研结合,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3.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积极推行“四定五步”集体备课法,学期末教研处对备课组进行考核评比,优秀备课稿汇总后交教研组研讨,广泛听取意见,使其精益求精,最后形成终稿,供全体教师借鉴。
总之,学校应立足校本教研,开展着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强化管理,创新思维,推动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段新燕.论立足校本教研 提高教学效果[J].中国城市经济,2011(8).
[2]田晖.立足校本教研提高教学效果[J].商情,2009(23).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