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的探究式教学策略

2017-08-13 11:09王明安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探究式教学初中生物

王明安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为目的,以培养全体学生多方面素质为终极目标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起支架作用。实践证明,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生物;教学探讨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质疑和自由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个体,小组,班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共存,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须大胆创新,勇于探究,敢于实践,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一、发挥实验优势,培养探究兴趣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活动之一。但在课堂演示实验中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探究兴趣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尝试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节中“种子在呼吸作用中释放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可尝试着改为学生实验,大部分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装置及方法,验证了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由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提示能否用学生已知道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探究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积极思考后,许多学生想到用口吹气的方法,通过比较,自然地理解了种子呼吸时,放出了与人呼出的气体中一样的成分即二氧化碳。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习过程,学会思考和怎样学习,这样能很快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设置问题情境,树立学生的探究精神

提问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此,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关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去观察、探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树立起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设置相关的问题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内及课外相关的环境、场地、工具等设置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渐从“要我学”学习状态中逐渐进入“我要学”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进一步地巩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教学环境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讲授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一章节时,可以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让然后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什么?②绿色植物怎样进行光合作用?其必需条件是什么?③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植物本身及大自然有什么作用?④绿叶通常被比喻为“绿色工厂”,那么这个“绿色工厂”的“车间”与“机器”分别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教材重点与难点的集中体现,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同时这些问题为课堂教学提供较为清晰的思路,使教材内容简单化,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户外观察、书籍查阅、实验操作、互联网搜索等多种方式寻求出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烈,其探究知识的欲望不断增高,因此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也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觉探究的教学活动中。

三、关注探究教学与学生对概念的构建和理解的整合

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部分的知识。在这些探究活动中,学生应该能够发展他们的能力,包括构建问题、为回答问题寻求通过观察和测量收集数据以及参与到有关探究和获取结果的讨论中去。例如,在教学中,鲫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鲫鱼是如何在水里进行呼吸的?鲫鱼是靠眼前方的两个鼻孔呼吸的吗?学生用钢丝插入鼻孔,稍深入就受阻,说明与口腔不相通,只是嗅觉器官。鲫鱼的呼吸器官究竟是什么?学生继续观察,看到鲫鱼在水中游泳的时候,口和鳃盖总是交替闭合。学生通过调整假设和实验方案,用吸管吸取红墨水,快速地滴在鲫鱼张开的口边,可以观察到鲫鱼吸入的红墨水从张开的鳃盖后缘缓缓的流出,可见鲫鱼的口和鳃是相通的,水从鲫鱼的口流入后,經过鳃的气体交换,从鳃盖流出。通过探究得到鲫鱼用鳃呼吸。

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解决问题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

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会选择和处理实验材料,还可以从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学会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改进实验的方法、改进实验的器具等方面来实现探究性学习。如在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中,我没有让学生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照葫芦画瓢地完成实验,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利用这个实验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在实验开始前,我让学生先尝试设计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实验方案,然后对照教材上的实验指导,找出自己设计的实验的不足,再引导学生讨论。这样学生通过对实验的改进,更好地理解了知识,获得了学问,并认识到学习科学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而且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提高了利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探究性实验教学在教学中要做到认真备课,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和合理安排课堂提问等。同时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做到每个实验认真准备,认真做。这样学生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探究式教学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