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东
作文分为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是伴随学生终生的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當下的作文,却使我们的学生苦不堪言,苦在哪里?苦在学生们想写的教师不让写,教师让写的学生们写不出来,也不感兴趣。那么,我们不妨看看教师要学生写的作文与孩子之间到底隔了什么?
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偏差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小学低段的写话和中高段作文都有明确的要求,其中每个学段的第一条是这样的: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从这三条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标准中三个学段都强调了小学生习作的作用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交流”,是为了激发写作兴趣,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试着想象一下,如果刚学说话的孩子,每说一段话,都要评个分,都要有一番慷慨激昂的点评,我想那不知要有多少孩子成为“哑巴”了。相反,我们就让学生记录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点点滴滴,然后用笔交代清楚即可,尽管可笑、尽管调皮、尽管层次有些混乱、尽管语言有些粗鲁、尽管词不达意,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孩子是看得懂的,那可是他最真实的记录和表达,绝非沽名钓誉之词,绝非有哗众取宠之意,这难道不是最难能可贵的吗?
教师如果也能用欣赏包容的目光看孩子的故事,想来孩子们在提笔写作之前也一定会少了不少的压力吧!
二、教师高、大、上的“有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你说的这些日常话要让别人愿意听,首先得有趣、有意思,这就是说话的吸引力,也是作文的吸引力。当然也有意义盖过意思的,如某个重要的政策或变革,不过这往往少之又少,而且也轮不到由小学生来传达。
生活是这样,我们似乎都能明白,但一到作文,被教师们孤零零抽离出的“意义”,就会冷冰冰地站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一定要写上明白什么、懂得什么、说明什么,好像如果没有明白什么、懂得什么、说明什么,就不能称之为作文,不能成为好的作文。所以,很多学生就挖空心思去造假,给事件带上一个道理的大帽子,以满足老师的要求。正是有了这样成人意愿的强加,造成了学生说假话、空话、套话的现象。
例如,教师让学生以《熟悉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习作,要写出这个人的美好品质。第二天全班大部分写了两件事:扶老奶奶过马路和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熟悉的人”,这原本是一个学生很愿意写的内容,但是,教师却提出了多么令人尴尬的要求。无奈之下,孩子们只能集体撒谎。
我们的日子就像流水一样平平淡淡,哪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哪有那么多的伟大与崇高,更没有那么多的意义。小学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写出意思,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精心收集起来,用文字描述出来,然后分享给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待岁月老去,偶尔翻起当年的作文或日记,或是一边回忆一边笑出声,或是一边沉思一边流泪。那就是我们作文最大的意义。
所以,教师在指导、评改作文时,尽量不要给学生套上“有意义”的枷锁,有意思即可。
三、学生与教师的思想代沟
当代的孩子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兴趣广泛,思维独立,具有批判性。他们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一切,都与我们的童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我们的作文呢?似乎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一)作文命题的古板与无趣
老师们经常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写人的有《我最熟悉的人》《我最尊敬的人》《我的同桌》《我的老师》……写事的有《记忆深刻的一件事》《这件事让我知道了——》……写景色的有《校园的一角》《我的家乡》……这样的命题无疑限制了学生的选材范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如果让学生们自己命题,往往就会标新立异,动感十足,例如《太气人了》《very good》《胜利了》《我是什么人》《不吉利》《王者之神》……
(二)作文内容老套古板
传统的作文有写人的、写事的、写景的、状物的等等,其实现代的学生们的生活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多彩,除了熟悉家人、老师、同学以外,还有他们心中的偶像,还有他们爱玩的游戏、爱看的电视剧,喜欢和好友群聊、外出旅游、网上购物……这些才是孩子们最喜爱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可是,我们的老师却还局限在传统的作文内容中。无奈的学生们只好凭空杜撰或者摘抄节选应付教师。
(三)学生们的语言包含时代的气息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学生的语言也很难再中规中矩,一成不变。例如,“宝宝好害怕”“你定可以”“酷毙了”……
其实,习作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把习作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我手写我心,习作教学一定会百花齐放,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