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学生家长教育需求调研报告

2017-08-10 06:16孙其华
江苏教育 2017年50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学段教育资源

孙其华

江苏省学生家长教育需求调研报告

孙其华

教育需求;地域差异;学习类型;教育目的

本研究是针对江苏省学生家长的教育需求展开的一次抽样调查。按照地域(苏北、苏中、苏南)和就读学段(幼儿园中班、五年级、初二、高二)分层,共发改问卷18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13份。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江苏省学生家长的教育需求。

从所要搜集信息的性质分析,第一,“教育需求”是要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而不是教育事实;第二,“教育需求”是要了解家长基于个人需要的价值判断(“我希望”),而不是基于公共利益的理性判断(“什么是合理的”)。

从所要搜集信息的内容分析,家长的教育需求包括:第一,教育过程,家长期望孩子学什么、怎样学、向谁学、在哪学等等;第二,教育目的,家长期望通过教育实现何种目的。

具体而言,本调查是要了解江苏省学生家长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两个方面呈现出来的需求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

二、调查内容

本项调查将家长“教育过程”的需求分解为一般性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两类需求,前者是“我希望孩子接受怎样的教育”,后者涉及的是“我希望孩子享受到何种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和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包括资源分配、学校优质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家长“教育目的”的需求分解为具体的“教育目的”与一般性的“教育价值”两类需求,前者问的是“我希望实现什么”,后者询问的是“我觉得什么是值得追求的”。教育价值包括价值的内在性、道德性和时间性;教育目的包括升学目标、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本调查的问题构成详见“表 1”。

三、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研究总体“江苏省学生家长”是指:江苏省基础教育各学段在校学生家长,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家长。

样本选取的方法采用的是分层随机抽样。先把研究总体按照“地域”和“就读学段”分层,地域因素包括“地区”(苏北、苏中、苏南)和“居住地”(城市、县镇、乡村)。然后再在每一分层中抽取学校,其中高中又分为四星级和三星级各一所。最后,将受访者选择为幼儿园中班、五年级、初二和高二的家长,采取整群(班级)随机抽样。对于被抽取的受访者,或用家长会的方式集中填答问卷,或请学生带回家后由家长填答、再回收问卷。具体受访者构成参见“表2”。

四、调查结果

(一)教育过程的需求状况

在学校教育的范畴下,学生家长对教育过程的需求包括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需求。从家长的角度,我们把它们分别表述为知识品质、学习品质、教师品质和学校生活品质。

1.知识品质:学什么

孩子在学校里应当学习何种知识?在分别对三种学习内容进行评价的情形下,调查显示家长对知识类型的需求是多样性的,相比较而言,家长对应试性知识的需求更加分散,对发展性知识的需求更为集中,赞同度更高,具体参见“表3”。

表1.学生家长教育需求调查问卷结构

在三种学习内容进行比较的情形下,受访家长最为看重的知识品质显著地倾向于“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知识”,见“图 1”。

在对知识品质需求的群体差异性比较中,调查发现如下一些结果。

表2.学生家长教育需求调查样本构成

表3.孩子应当在学校里学习何种知识

第一,地域差异。苏南、苏中、苏北家长均最为看重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知识。相对而言,选择“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知识”比例最高的是苏北家长,选择“升学有用的知识”比例最高的是苏中家长,选择“将来生活需要的知识”比例最高的是苏南家长。

图1.家长最看重的知识类型

第二,就读学段差异。孩子就读学段越高,家长越倾向于考试有用、将来需要的知识;孩子就读学段低,家长则更倾向于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知识。

第三,城乡差异。城市、县镇、乡村家长均相当看重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知识,其中县镇比例最高。相对而言,城市家长更看重考试、升学有用的知识,乡村家长更看重将来生活需要的知识。

第四,家长受教育水平差异。家长受教育水平越低,越是看重考试有用的知识;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越是重视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知识。

表4.孩子在学校里应当怎样学习

图2.家长最希望孩子的学习类型

2.学习品质:怎样学

孩子在学校里应当怎样学习?在分别对三种学习方式进行评价的情形下,受访家长对三种取向的学习品质的需求表现出多样性:对应试式的勤奋学习的需求分布更分散,认同度低;对愉快学习、主动学习的需求集中,认同度更高些,具体参见“表4”。

在勤奋(应试本位)、愉快(儿童本位)、主动(能力本位)三类学习方法比较的情形下,“刻苦勤奋,怎样考试就怎样教和学”的取向显著偏低,见“图2”。

调查发现,在对学习品质需求的群体差异性比较中,存在如下一些差异。

第一,地域差异。在普遍注重兴趣、强调愉快的前提下,苏北家长更希望孩子刻苦学习,苏南家长更希望孩子主动探索地学习,苏中家长更希望孩子能够愉快轻松地学习。

第二,就读学段差异。孩子就读的学段越高,家长越是希望孩子能够“勤奋刻苦”;孩子就读的学段越低,家长越是希望孩子能够“负担不重”。

第三,城乡差异。城市、县镇、乡村家长均最希望孩子“负担不重”。相对而言,选择“勤奋刻苦”比例最高的是乡村家长,选择“负担不重”比例最高的是县镇家长,选择“主动探索”比例最高的是城市家长。

第四,家长受教育程度差异。家长受教育水平越低,愈是希望孩子能够 “勤奋刻苦”;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愈是希望孩子能够“主动探索”。

3.教师品质:向谁学

好老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在分别对三种教师品质进行评价的情形下,受访家长对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的需求分布较分散,认同度偏低;而对儿童中心、特别是师德优秀的教师需求集中,认同度高,具体参见“表 5”。

在 “善教”(知识取向)、“孩子喜欢”(儿童取向)、“爱孩子”(社会规范取向)相比较的情形下,“爱孩子的老师”取向显著胜出,突出地反映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社会道德观念,具体参见“图3”。

在对教师品质需求的群体差异比较中,调查的结果如下。

表5.学生家长对三种教师品质的赞同度

表6.学生家长对四种学校管理模式的赞同度

图3.家长最希望孩子的老师是

第一,地域差异。苏北、苏中、苏南家长均最欢迎喜爱孩子的老师,其中苏北比例最高。相对而言,能教出好成绩的老师更受苏中家长欢迎,孩子喜欢的老师更受苏南家长的欢迎。

第二,城乡差异。选择“能教出好成绩的老师”比例最高的是乡村家长;选择“爱孩子的老师”比例最高的是县镇家长。

第三,家长受教育程度差异。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家长越倾向于“能教出好成绩的老师”;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越倾向于“孩子喜欢”和“爱孩子”的老师。

第四,家长职业差异。选择“能教出好成绩的老师”比例最高的是农民家长;选择“孩子喜欢的老师”比例最高的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家长;选择“爱孩子的老师”比例最高的是公务员家长。

4.学校生活品质:在哪里学

好的学校管理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在对三种学校生活品质分别进行评价的情形下,家长对“学习中心”“能力中心”“情感中心”三种学校管理模式的态度均较分散,其中“以学习为中心”赞同度明显偏低,具体参见“表6”。

在 “学习中心”(知识取向)、“情感中心”(儿童取向)、“能力中心”(社会生活取向)相比较的情形下,“以能力为中心,活动丰富”显著胜出,具体参见“图4”。

在对学校生活品质需求的群体差异性比较中,调查发现结果如下。

第一,城乡差异。城市、县镇的家长更向往以“能力”和“情感”为中心的学校生活;乡村的家长更需要“以学习为中心,严格管理”的学校生活。

第二,家长受教育程度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越需要“以能力为中心,活动丰富”的学校生活;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家长越需要“以学习为中心,严格管理”的学校生活。

第三,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差异。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的家长越希望“以能力为中心,活动丰富”的生活;家庭经济收入越低的家长越需要“以学习为中心,严格管理”的学校生活。

图4.家长最向往孩子的学校生活

表7.学生家长对义务教育阶段应采用的入学方式的赞同度

第四,家长职业差异。企事业管理层和公务员的家长更希望“以能力为中心”的学校生活;农民、务工人员及无职业的家长更需要“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生活。

(二)教育资源的需求状况

家长的教育需求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本调查分别从教育资源的分配(入学方式)、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学校品质)以及社会教育资源(资源需求类型)三个方面调查了学生家长的需求。

1.入学方式:教育资源的分配形式

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希望的入学方式是什么?在分别对三种入学方式进行评价的情形下,受访家长对义务教育段“按学区”(社会取向)、“按成绩”(应试取向)、“按需要”(儿童取向)三种入学方式的态度均较离散,其中是否应当“按成绩”入学分歧最大,具体参见“表 7”。

在三种入学方式比较的情形下,家长的需求从高到低依次是:按需要、按学区、按成绩,其中按需要选择有特色的学校显著胜出,具体参见“图5”。

在对入学方式需求的群体差异比较中,调查发现如下结果。

第一,城乡差异。相较而言,选择“按学区就近入学”比例最高的是城市家长;选择“按成绩竞争入学”比例最高的是乡村家长;选择“按需要选择有特色的学校”比例最高的是县镇家长。

表8.学生家长对四种学校品质的赞同度

图5.家长希望自己孩子的入学方式

第二,家长受教育程度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越倾向于“按学区就近入学”;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家长越倾向于 “按成绩竞争入学”。

2.学校品质:想到哪里上学

在家长心目中,什么样的学校品质算作优质教育资源?在对四种学校品质分别进行评价的情形下,家长对 “成绩好”“有特色”“条件好”和“孩子喜欢”四种学校品质的态度均较分散,其中“有特色,教育观念新”相对集中,认同度高,具体参见“表 8”。

在四种学校品质比较的情形下,家长最希望自己孩子所上的学校显现出明显的差异,“有特色,教育理念新”的学校显著胜出,具体参见“图6”。

表9.学生家长对四种社会教育资源的赞同度

图6.家长最希望自己孩子上的学校

在对学校品质需求的群体差异比较中,调查发现如下结果:

第一,地域差异。苏北、苏中、苏南家长均更希望孩子上“有特色”的学校。相比而言,选择“成绩好,升学率高”比例最高的是苏中家长,选择“有特色,教育观念新”比例最高的是苏北家长,选择“孩子喜欢”比例最高的是苏南家长。

第二,城乡差异。城市的家长更倾向“有特色,教育观念新”的学校;乡村的家长更倾向“成绩好,升学率高”的学校。

第三,就读学段差异。孩子就读的学段越高,家长越是希望孩子能够上“升学率高”的学校;孩子就读的学段越低,家长越是希望能够上“孩子喜欢”的学校。

第四,家长受教育程度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越倾向于“有特色”的学校;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家长越倾向于 “成绩好”的学校。3.社会教育资源:还需要什么社会教育资源是家长教育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校外文化辅导机构“热”。然而,本调查结果显现,“热”的却不一定是家长“赞同”的。在对四种社会教育资源分别进行评价的情形下,学生家长对 “辅导机构”“培训机构”“教育基地”和“玩耍交往”四种社会教育资源的态度均较分散,其中对“学习辅导机构”显著地表示不赞同,具体参见“表 9”。

进一步,在四种社会教育资源比较的情形下,家长最需要的社会教育资源,“辅导机构”和“培训机构”显著偏低,“教育基地”和“孩子玩耍、交往场所”显著胜出,具体参见“图 7”。

在对社会教育资源需求的群体差异性比较中,调查发现如下结果。

第一,地域差异。苏北及苏南家长更需要的是“儿童青少年教育基地”;苏中家长更希望多一些“学习辅导机构”。

第二,城乡差异。城市、县镇、乡村的家长均更需要“儿童青少年教育基地”。相较而言,选择“学习辅导机构”和“才艺培训机构”比例最高的是乡村家长,选择“儿童青少年基地”比例最高的是县镇家长,选择“玩耍、交往场所”比例最高的是城市家长。

图7.家长最需要的社会教育资源

图8.快乐与成绩:哪一个更看重

第三,就读学段差异。相较而言,选择“适合孩子玩耍、交往的场所”比例较高的是就读幼儿园、小学的家长,选择“学习辅导机构”和“才艺培训机构”比例较高的是就读初、高中的家长。

第四,家长受教育程度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越需要 “适合孩子玩耍交往”的场所;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家长越需要“学习辅导机构”。

(三)教育价值的需求状况

本部分的调查问题共有三对基本的教育价值判断,它们都是以二择一的方式要求受访家长进行选择。

1.教育价值的内在性:快乐与分数

当快乐与分数冲突时,家长的选择显著地集中在“是否快乐”,可见家长普遍具有一种内在价值的倾向,具体参见“图8”。

通过对受访家长群体间的差异分析,调查发现:

第一,城乡差异。较之城市、乡镇的家长,乡村的家长更看重“成绩好不好”,而不是“是否快乐”。

第二,家长受教育程度差异。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更看重孩子“是否快乐”,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更看重的是“成绩好不好”。

2.教育价值的道德性:品行端正与生活优裕

品行端正和生活优裕,家长更看重哪一个?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于孩子的明天,家长的选择集中在“品行端正,自食其力”,且在各类受访者的比较上,均未发现显著差异。可见,家长关于教育的价值普遍具有一种道德性的倾向,数据比较参见“图9”。

3.教育价值的时间性:童年的幸福与将来的幸福

对于孩子的幸福,受访家长在两种“幸福”的选择上,更趋向于“将来的幸福”。可见,家长较为普遍持有的是教育的功利取向,具体数据参见“图10”。

图9.品行端正与生活优裕:哪一个更看重

图10.童年的幸福与将来的幸福:哪一个更看重

表10.幼儿园与小学在读家长的升学愿望

表11.初中在读家长的升学愿望

表12.高中在读家长的升学愿望

调查还发现,孩子的就读学段与家长的幸福观关系密切。孩子越小,家长越看重 “童年的幸福”;孩子越大,家长越看重“将来的幸福”。

(四)教育目的的需求状况

本调查将家长在教育目的上的需求区分为具体的、指向明确的 “升学目标”,以及一般性的教育目的,后者列举出了几种典型的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

1.升学目标: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不同学段的孩子,家长的升学目标指向性不同。本调查根据受访家长的子女正在就读的学段,分为三类情况。

第一,幼儿园与小学学段。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中班)与小学(五年级)家长的升学目标均集中在公办学校,具体参见“表10”。

第二,初中学段。初中(初二)家长的升学目标集中在普通高中。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有超过两成的家长选择上“国际班”,具体参见“表 11”。

第三,高中学段。高中(高二)家长的升学目标集中在 “好的大学”和“名牌大学”。同时,有近三成的家长则持开放的态度,即选择“上孩子自己喜欢的学校”,具体参见“表12”。

2.教育目的:家长对教育的希望

我们把一般性的教育目的区分为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两组。内在目的指向通过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包括“身心健康”“品格良好”和“适应社会生活”三个选项;外在目的指向通过教育“获得”什么利益,包括“上一个好大学”“提升社会地位”和“找一个好工作”三个选项。统计数据显示,在涉及内在目的时,受访家长的“希望度”更高。而在涉及外在目的时,总体上受访家长的“希望度”要低一些。

图11.家长最看重的教育目的

上述特征充分显现在 “您最看重的教育目的”的调查结果中。虽然家长最看重的教育目的依然显示出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其集中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参见“图11”。

五、基本结论

基于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基本结论为:

第一,江苏省学生家长的教育需求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同时也包含着相对集中的教育需求,它们是:

1.在学习内容上,家长们最看重的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知识”。

2.在学习方法上,家长们最看重的是“负担不重,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而学与教”。

3.在教师品质上,家长们最看重的是“爱孩子的老师”。

4.在学校品质上,家长们最看重的是“有特色,教育观念新的学校”。

5.在学校生活上,家长们最看重的是“以能力为中心,活动丰富的学校生活”。

6.在入学方式上,家长们最希望的是“按需要,选择有特色的学校”。

7.在社会教育资源上,家长们最需要的是“儿童青少年教育基地”。

8.在升学目标上,幼儿园与小学段的家长们最希望的是“上公办学校”,初中段的家长们最希望的是“上普通高中”,高中段的家长们最希望的是“上好的大学”。

9.在教育价值上,家长们更看重的是孩子“是否快乐”“品行端正,自食其力”和“将来的幸福”。

10.在教育目的上,家长们最看重的是“身心健康”。

第二,江苏省家长的教育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群体差异性,主要是:

1.地域差异:苏北、苏中、苏南学生家长的教育诉求存在一定差异。

2.城乡差异:城市、县镇、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需求存在一定差异。

3.学段差异: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学生家长教育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差异。

4.家长受教育程度差异:较高教育程度的家长和较低教育程度的家长教育教学观念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系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教育学博士)

G420

B

1005-6009(2017)50-0025-09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学段教育资源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客户告知书)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