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可 孙凯莉
转身,为了更好地出发
文|李 可 孙凯莉
>>七校联盟“生活体验节”
在人类历史上,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无论是西方苏格拉底,还是中国的孔子,他们创建的教育理论和不朽业绩,都被清晰地刻在时间的褶皱里。教育之路,艰难漫长,但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始终在向本真回归。作为今天的教育人,承担着培养人、塑造人的基本职责,尽管客观条件各有不同,但是对教育之爱始终炙热。
在重庆市江北区有这样七所学校,他们位置偏,规模小,生源差,师资弱,学校文化尚未完全形成,发展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然而,融于教育人骨髓中的勇于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促使他们立志于夹缝中寻求突破与生存,寻找与自身相符的教育与发展模式。共同的价值诉求,彼此间相近的处境,成为他们走在一起的黏合剂。他们竭尽所思,通力协作,希冀能够在有限的资源里挖掘出无限的教育能量,完成从薄弱校到品质校的跨越。
哲学上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理由的。重庆市江北区初中“七校联盟”的出现也有其必然性,它是学校于困境中破茧重生的产物。
教育者,是修饰灵魂的工匠。要做好教育这件大事,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与自觉的担当。重庆市诚善中学校、重庆市载英中学校、重庆市江北区鸿恩实验学校、重庆市江北区寸滩实验学校、重庆市江北区东风实验学校、重庆市江北区复盛实验学校、重庆市江北区五宝实验学校便是这样的存在,他们都在自己的办学实践中尽力诠释着教育的爱与责任,但教育资源的短缺、师资水平的低下,使得七所学校的发展举步维艰,加大了学校实现教育理想的难度。共同的愿景和面临的困难使校长们意识到,要想提升办学水平,摘掉“薄弱校”的帽子,必须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对七校现有教师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为教师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搭建更为适宜的平台。终于,他们走出了联盟的第一步——在学期末统一组织考试,共同阅卷。
随着联合的深化,各校领导开始了全新的思考,将合作重点转向教研领域,提出了“重其重、轻其轻、抓关键、明要害”的工作思路,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围绕变革课堂教学关系,增强教学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全面落实江北区课改合格课评价“五要素”,提升有效课堂这个中心,通过校际“同课异构”、一课两上,集体参加协作教研,加强了学校间教研活动的紧密联系。
具体来说,各学校首先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强化对各个学科知识点的分析与掌握,并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以便于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其次,由七校校级干部领衔,分别担任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历史、物理、化学学科组长,带领七校各学科的优秀教师巡回随堂听课,打磨基本模块研讨课,通过指定学校、指定教师上模块研讨课,供七校该学科教师观摩研讨。借助课后集体探究的形式及时反思与调整教学策略,使绝大部分教师都能达到合格课的标准,提升七校的课堂整体教学效益。联盟还给教师们明确教学重点,帮助教师树立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在教研活动中,着重考察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合作探究”“展示分享”“精讲点拨”“课堂评价”五要素的落实情况,改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不仅关注教师课堂状态,还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与认可度,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力度,通过以学评教的方式,检验教师的课堂讲授效果,争取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减负,打造出真正的轻负高效课堂。
联合教研活动,说课、赛课、听评课比赛以及各类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为各成员校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教学质量奖和专业发展绩效考核奖的设置则激发了教师们的教研积极性,增强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展现特长的舞台。实际上,江北区初中七校联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集团,而是自发形成的“兄弟营”,体现了新时期一种教育意识的觉醒,是负责任的、休戚与共的智力聚集。一路走来,联盟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教师集体研训的共同体、学校质量评估的共同体。联盟以教研活动为支点,取长补短,集聚资源,凝聚智慧,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提升了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推进了学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不囿于现状,不放任自流,促成了联盟的建立。联盟各校已经相伴共度了11个春秋。期间,学校的思考力、行动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学校特色也日益凸显,在联盟的带动下,学校已经绽放出新的耀眼光芒,他们如同构成彩虹的七种色彩,每一种都是如此的明艳与夺目。
德育,是诚善中学的一张名片。学校从现实出发,探索出“活动——自主组织,人格——自主完善,行为——自主养成,学习——自主探究,生活——自主管理”的“5自德育”模式,多方位关注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以调动学生自主性为目的“诚善·5S课堂”,则是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归纳检测、巩固提升”的课堂要素的固化,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热情,凸显学生“学”的功能定位。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开发,组建了丝网花、FFD健身班车、绳彩飞扬等社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活体验节观察挂面制作
“寸有所长,积沙成滩”是寸滩实验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尊重。学校希望通过“雅正教育”将“规范、方正、标准、美好”带给学生,立志培育出“学端、品正、雅趣”之人。学校与家长建立了密切联系,发挥家长的“陪同”作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游戏,改善亲子关系,让家长将眼光重新锁定在孩子身上,和学校一起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美食制作、绘画等活动课程强化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也为学校增添了活力与能量。
载英中学由主张“教育救国”的何鲁先生创建,是一个时期鲜活的历史见证,她的身上承载了诸多的希冀和嘱托。处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学校以读书和科技为两大支撑,为学生搭建“创客空间”,开发校本活动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催生了一系列的创意作品。在全国NOC大赛物联网项目初中个人赛中,该校学生获得了第一名。
以“秉恩泽人,以善致善”为追求的鸿恩实验学校,将学生的需求与意愿放在第一位,全体教师秉承一颗感恩之心,润泽自己的教育事业。通过深入开展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能力得以增强。学校还拥有着足球、手工编织、3D创客等特色项目,开发了多门选修课程以充实学生的日常在校生活。
根雕,这一高雅的艺术形式,看似与学生的距离很远,但在复盛实验学校却是一门常态化的实践课程。学校在关注学生基本学科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社团,为学生答疑解惑,并积极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广开实践之路。学校在与联盟成员校的互动中,吸收、借鉴别校的有益经验,不断强化自身的教育职能。
同样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东风实验学校,由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创办。学校坚守先生“教育救国”的理想,以“传承民生精神,践行平民教育”为理念,探索属于自己的教育“精神粮仓”。凭借优雅的环境优势,学校着力打造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自然景观和以“民生精神”为元素的人文景观,走“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的发展之路。学校通过加大对体育与传统文化的倾斜力度,保障了学生的健康,培育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将“会踢足球、会蛋壳画,读好书、写好字”的“两会两好”办学特色常抓不懈,取得了全国啦啦操比赛一等奖的佳绩,为重庆市拿到了第一枚中学组舞蹈啦啦操冠军奖牌,并使蛋壳画成为学校的艺术标签,增强了师生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与其他六校相比,五宝实验学校地处更为偏僻的乡村,发展更为艰辛。然而,学校领导并未“自暴自弃”,而是抓住地域特征,开发出“乐玩·乡土体验课程”,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在承办的联盟“生活体验节”上,学校将七校学生聚集在学校的开心农场,观察食用菌种植,采摘新鲜果实,体验劳动乐趣,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愫,彰显了学校立足乡土“本色”办学的无尽魅力。
>>“生活体验节”观察菌类生物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助推器,对教育来说亦然。教育改革关乎国计民生,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前途。长期以来,江北地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深化区内教育综合改革的导向,通过各种途径加快推动区内学校改革。七校联盟这一“自由恋爱”式的教学共同体,正是江北区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七校的协同发展无论对其自身还是整个地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联盟本身来看,随着七校间合作领域的拓宽,程度的深化,各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联合教研整合了各校教学资源,集中了各校的教研精英,形成了教研骨干团队。二是统一考试实现了相互间的监督与信息互通,形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良性生态。参照联盟数据,各学科老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思路,有效地推进了高效课堂的建设。三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考评制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区内其他学校相比,七校的教师专业水平相对较低,为此,联盟搭建了多种展评舞台,奖励一律按区级奖对待,给教师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与职业幸福感。
>>七校联盟“生活自主节”开幕式精彩展演
>>“生活自主节”学生茶艺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教育家佐滕学曾亲临指导联盟校的工作,在诚善中学开展了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研究,并对诚善中学的“诚善·5S自主课堂”“诚善·5自德育”课程、班级文化之小组学习共同体建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专业学者的肯定给予了联盟极大的鼓舞,使其教育改革的脚步更加坚定。教师队伍的不断充实与壮大,实践活动的日渐成熟,都为成员校谋到了真正的福利,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名师生。
“教育创新实验区”是江北区与北师大联合打造的教育实验基地,是该区实施“首善教育”的全新探索。为促使七校联盟实现质的飞跃,由江北区教委牵头建立了一支由北师大专家、重庆本地专家、江北区教研员和联盟校骨干教师组成的“集群建设支援小组”,专门针对七校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科学规划,并以“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集群建设项目”为支撑,完善了七校“生本课堂”的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和“一球一操推广”的体育学科教研活动。由此,也给区内其他学校带来了灵感,促进了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江北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树立了全新的样板。
桃花优于色,梅花优于香,七校各有其美,又能够实现美美与共。联盟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体,是一种特别的学习集群。它是自由、开放的,更是与时俱进的,它能够不断吸收养分,让自己成长得更为茁壮,为师生撑起一片绿荫。同时,七校的联合在课程、课堂建设,教师、学生实际能力培育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推广价值,是江北区顺利走过改革攻坚期,突破桎梏与瓶颈的信心来源。
“使命感很重要,我们这个联盟虽然是民间自觉行为,但也可以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一种推力。”诚如重庆市载英中学校校长文学所言,七校联盟是在一种天然的使命感的驱动下,在人本情怀的召唤下对教育本真的回溯,是其集体与社会责任意识最直接、最生动的表达。
历史的车轮未曾停止,人类对未知的渴求也不会间断。教育是长期的、基础性的精神工程,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所托,是人们所向往的“大义”。如果说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是为人的灵魂增重,是净化人的内心,那么学校就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加工场。在这里,每个教育者都要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永远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影响。江北区初中七校联盟乘势而来,用合作的利剑斩断了绑缚自身的枷锁,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华丽逆转”,为办学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标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育之道注定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在这场苦行中,七校会一直并肩站立,不避风雨,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