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银
职业学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正确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确立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目的,可进行方法指导,以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和优化获得知识的过程。
一、强化基本概念教学,培养理解和运用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化学概念常常不易被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在概念教学中引入对“关键词”的分析,教会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解读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各种化学概念。例如,教学“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针对以往的教学中此概念易记却不会用的实际情况,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出其关键词是“物質”与“微粒”,使学生体会到“物质”和“微粒”的实质是相同的。“物质的量”是一个化学专用名词,同其他的物理量相同。如果按一组8个人,一个班40个人可以分多少组做比较,就突破了这个难点,不仅为“物质的量”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扫清了障碍,也为后续的概念教学找到了好方法。在后续一系列概念的教学中,反复强化用“关键词”法,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对概念性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一个计数单位(它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即6.02×1023为计数单位)。通过它又能把物质的微粒数目与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溶液的浓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等物理量联系起来。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懂得基本物理量和导出量、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含义,并能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二、强化预习能力,学会确立学习目标
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立不够明确,往往导致预习形式化,事倍功半,从而失去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有效引导学生预习,培养预习的能力和习惯尤为重要。例如,在讲解“氯气”时,很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前,笔者布置了预习提纲,让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已有知识和新知识:新知识是哪些已有知识的延续运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氯水中所包含的物质等。实验1: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投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2: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制的氯水和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并比较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3: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4:用一支针筒各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震荡,观察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5: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震荡、静止,观察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提问和解答。笔者只对知识进行了简单讲解提示,但对预习情况重点点评,特别是对学习目标的确立,做出具体的评价,鼓励表扬学生的认真态度和做法,也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经过预习的实践,让学生建立了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最主要是学生学会了学习目标的确立,明确了自主学习的方向,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强化知识积累,优化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半成品”法解决问题,即把反复出现的推导过程省略,将做过题目的结论当成已知条件,直接运用于其他题目中。例如,托盘天平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仪器,天平使用中的物体与砝码放反的问题,可以直接用砝码的质量减去前面游标卡尺的质量,而不用重新称量就可以得到称量结果。对一些推导过程较复杂的问题,采用已被学生理解的结论作为“半成品”的方法,优化了学习过程,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积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四、强化数据处理能力,培养敏感度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源自对信息的敏锐的捕捉力。教师应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把一些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过气体摩尔体积后,学生都知道22.4这个数据,但对它的“倍数”缺乏感受,笔者就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112、89.6、67.2、56、44.8、11.2、6.72、5.6、4.48、3.36、1.68、0.84等数据与22.4关系的运用,让学生明确对这些数据的联想与对应点同解题的联系。同样,教师可引导学生假设所给数据与分子式系数、分子量间的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化。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对化学计算等问题的敏感度产生了质的飞跃,自主学习能力的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经过实践探究,笔者体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研究学法和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授之以渔”,使学生终身受益,努力把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新时代合格的就业者。
(作者单位:山东兖矿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