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情境并举,实现初中数学课堂高效

2017-08-09 23:28蔡龙斌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想象创设情境

蔡龙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3-0086-01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有效且高效呢?笔者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数学情境的创设两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以“新课标”和《指导意见》为纲,指导数学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新课标对数学课堂提出要求,数学活动要高效,就要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课堂的高效。

《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 数学》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本质,感悟数学思想。” 认真解读这个指导意见,笔者觉得要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就要先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

初中数学课堂要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为指导,以《指导意见》为依据,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数学思维为中心,实现课堂高效

初中数学课堂不是单单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开创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1.培养问题意识。美国数学家Harmous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造思维的源泉”。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保证。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呢?一是课堂激趣。没有兴趣,就没有知识。数学课堂同样要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懂得去质疑,从质疑到释疑的过程,就是数学思维的过程。比如,笔者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准备了一段《加油,向未来!》视频片断。该视频是用实验去验证“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哪种形状的车轮行驶起来是最平稳的”。笔者先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先做猜想并说明原因,接着就播放实验过程的视频。这个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学习数学的深厚氛围,更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之一。班级小组讨论问题,共同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结论,并与小组成员达成共识的答案,这就是合作式学习的优势所在。探究式学习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思考、质疑,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问题之中,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就是问题引导,引导的过程就是培养问题意识的过程。

2.培养数学想象,实现课堂高效。数学思维的形成还要靠数学想象。数学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类型。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还未完全成熟。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再加工、再现等方法去展开想象活动,在头脑中形成独立的、新的形象思维过程。这种就是数学的想象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对初中生只要加以正确引导,逐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实现课堂真正高效。

三、创设数学课堂情境,实现课堂高效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学会创设课堂情境,充分利用外在的物质材料,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以真正实现课堂高效。如何创设情境呢?一是创设活动化情境。初中数学不是依赖老师的一味讲解。要学会创设活动化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动手又动脑。折纸、剪裁、拼图、测量等课堂活动,创设这样的情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笔者教学学生难以理解的几何图形时,让学生动手剪纸,通过剪纸、拼接等活动方式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课堂高效。活动的创设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二是创设生活化情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知识、技能情感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情境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肯学、想学、会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创设数学课堂情境并举,真正实现初中数学课堂高效。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想象创设情境
快乐的想象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