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刘云聪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2.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伦敦WC1E 6BT)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刘畅1,刘云聪2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2.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伦敦WC1E 6BT)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其高等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中部地区的一线生产质量。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总体良好,但也面临着资源共享不到位、不能全面反映市场需求、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缺乏合理预期、学生专业选择权利偏弱、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以及地方色彩不浓等诸多问题。应从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资源共享,优化专业布局、调控招生数量,灵活把握政策尺度、稳定职教教师队伍,凸显地方文化、服务河南省发展等方面,采取积极对策加以解决。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教师队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1]。对于地方职业教育而言,如何服务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区域劳动人口职业技能素质,如何将当地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省份,如何将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发展红利,是河南省发展的关键问题。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职业院校进行了调研。针对调研对象的不同特点,分别就招生、就业、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双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定、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访谈。通过召开校内师生座谈会,了解各院校的办学机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基本现状。同时,借助政务公开系统,查阅了河南省教育厅有关河南省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并结合座谈、访谈和问卷的调研结果,对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把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等方面的思路进行梳理判断。
1.1 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2014年,河南省总人口10 543万人,教育人口2 648万人,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25%。从2009年起,全省职业院校累计培养毕业生470万人,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5%和80%以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累计培训学员3 300万人次,促进城乡新增就业人口650万人;仅2013年,与行业企业联合进行产品开发、技术推广项目4 000余项,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近万项[2]。
表1 河南省职业教育培训规模Tab.1 Henan vocational educational training scale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职业学校教育培训规模巨大,为河南省和我国中部地区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其中,人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河南省各行业一线生产质量,只有培养出优秀的职业人才,才能保证各行业一线生产处于高质量、高效率的水平,并不断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步伐,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然而,在河南省职业教育稳定、持久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2 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2.1 联合办学和资源共享问题
职业院校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要么有名无实,要么形式结合内涵分离,各自为战、重复投资,造成社会投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浪费。校与校之间合作空间仍然很大。如开封东京大道沿线有3所职业院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3所院校资金来源各不相同,行政主管单位也不一致,在学术交流、设备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资源流通性较差[3]。开封市职业教育园区已经入驻7所学校,在校生达到3.5万人;2019年将新增11所职校,在校生规模7.8万人,总人员将达到10万人。但由于这些学校分别隶属于河南省教育厅、人社厅和开封市教育局、人社局等不同单位,归属不一、缺乏协调,在招生、就业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也使许多教学资源、实训信息流通不畅,造成校内外信息不对称[4]。所以,如何实现现有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和最大化利用是急需解决的顶层设计问题。
1.2.2 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问题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热门专业(如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水工专业、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专业、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幼教专业、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修专业等),往往在当年招生总数中占有很大比重[5]。这些热门专业的诱惑使得不少职业中专也大量招生,如开封旅游学校等也招收幼教专业,如此便出现就业扎堆的现象。这说明,对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进行调控显得尤为重要。
1.2.3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稳定问题
在本次调研所涉及的6所高职院校的328名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的人数为167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为7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为86人。由此可见,所调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够理想,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集中在专科,本科以上学历层次的人数偏少,部分院校甚至聘用高中学历的教员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除此之外,部分地方财政支持的院校,招聘代课教师,长期使用,却搁置其编制问题,而专业急需的特殊人才,也往往因为学历不够而无法引进。即使是在编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也被要求采用与普通本科高校一样的标准,而忽视职业教育重实践的特性。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均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1.2.4 有关院校的教育缺乏特色问题
将高职各院校专业类目进行比对可以看出,各院校专业设置较为同质化,缺乏本院校特色和地方特色。河南省是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各类职业教育同质化的今天,学员拥有一项独特的职业技能,有利于其保持自身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优势,同时还能有效地保护河南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河南省悠久的地域文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8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6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5个(涉及保护单位37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1名;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 241个[6]。还有更多的文化产业、旅游风景区等,均对文化传承、文化管理人才有需求。所以,应鼓励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有利于保护地域文化的专业。目前除了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设置有汴绣、官瓷、朱仙镇木板年画等工作室外,尚未见到其他院校有类似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
2.1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资源共享
河南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已有较好的进展。如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即成立豫北职教集团,其中高职高专院校9所、企业行业264家、研究院所3家。尤其是与中兴集团、中德教育等公司合作培养计算机、汽车等专业的人才,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模具研发中心等,均较为成功[7]。
再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与格莱银河教育集团共建的互联网金牌专业,自2012年开设以来,响应国家“互联网+”战略,专注互联网行业相关技术的课程研发和人才培养,并以产学研高度融合的校企共建模式和优质的就业质量得到学生、企业认可。该模式已被国内数十所高校引进,毕业生累计达数千人。基于此案例,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统一调查河南省职业教育资源,在不影响资源所有单位教学的前提下,就近安排各院校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解决资源紧缺院校的燃眉之急,也能够提高资源所有院校的资源利用率。同时,要促进各职业教育院校加强与企业及科研单位特别是与高新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使合作双方在资源共享方面实现共赢。
2.2 优化专业布局,调控招生数量
结合内地实际,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应以搭建资源互通平台为基础,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帮助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设计和招生调控,不能将职业教育完全交给市场。应当在不同地区选择优势专业,加大投入,支持其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全省职业教育的品牌专业,在全国能够居于领先位置。应当对计算机、幼教、会计等专业进行调整,以有效避免专业同质化现象。应当对河南省各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情况进行调控,对各校品牌专业的招生人数进行适当控制,不能出现省内竞争、业内排挤的现象。同时,合理设置各类课程,保证公共课和专业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占比合理,从而保障学生实习、实训顺利开展,增加学生到实训基地跟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机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目标。
2.3 灵活把握政策尺度,稳定职教教师队伍
河南省提出,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河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8]。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完善职业院校编制管理,制定政策,在编制、经费方面向职业教育适度倾斜,解决那些代课多年的骨干教师的实际问题。二是在职称评定上,应结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实际,把带学生实训的成果、科技发明等纳入评审条件,对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申报项目等内容所占比重适度压缩,以适应职业教育教师的特点,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调配力度,采取超常规措施,允许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扎实、技能熟练但是没有事业编制的人才进入职教教师队伍,进而培育出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2.4 凸显地方文化,服务河南发展
职业教育属于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事业。应当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实用专业,合理设置招生规模。可以借鉴重庆火锅学院[9]的成功经验,鼓励各地院校根据区域文化特征,开设学制短、见效快的专业,培养出市场急需的人才。可以把郑州的烩面、开封的小笼包子、洛阳的水席等名吃,和朱仙镇木版年画、马街书会、钧瓷烧制技艺、大相国寺梵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开设相关专业,引进名师,给足招生名额,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随着政府、学校和企业的不断努力,河南省的职业教育逐渐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是在资源分配、资源共享、师资培训、教学特色方面还需要凝聚各方智慧,共同努力、不断创新,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希望河南省职业院校培养的大批人才以及全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所完成的每年10万技工的培训量,能够在基本满足全省需求的同时,还有余力走出河南,最终把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地方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戈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全国职教工作会访教育部部长周济[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6-7.
[2]王艳玲.关于我省职业教育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EB/OL].[2017-1-6].http://www.henanrd.gov.cn/html/384/2014/20141028114826136507092/2014102811482661365 07092_1.html.
[3]开封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开封市志(教育卷)[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89-90.
[4]侯红.2016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7-2-8].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577e590102w35o.html.
[5]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单独招生章程[EB/OL].[2017-02-08].http://henan.danzhaowang.com/bkz x/zsjz/37413.html.
[6]甘源,张震,刘延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EB/OL].[2017-2-8].http://wenku.baidu.com/link?url=w8ACeW943PZcGFgdNkquBVmbmSQVAR4P4kz03eP3kQzh5mX9S4w-6bDd0Hk_bB2r0Dfdg QpJd6s26c5FDAWv2ST_dEHrM0uFgzGq2Bv-3Im.
[7]360百科.河南省豫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EB/OL].[2017-02-08].http://baike.so.com/doc/346688-367207. html.
[8]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EB/OL].[2017-1-8].http://www.hngyxx.cn/index.php?a=show&c=index&catid=230&id=1633&m=content.
[9]侯佳.行业人才缺口超4万火锅学院“烹调”技师解渴[N].重庆商报,2014-11-24(B09).
[责任编辑 冯峰]
G719.21
B
10.13681/j.cnki.cn41-1282/tv.2017.03.018
2017-02-08
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应用(152400410366)。
刘畅(1996-),男,河南开封人,本科生,从事高等教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育治理,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