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传伟
甲状腺结节应用细针穿刺细胞学与BRAF基因突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宋传伟
(山东菏泽市立医院乳甲外科,山东 菏泽 274000)
目的 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细针穿刺细胞学运用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BRAF基因突变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判断。结果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阴性预测值为85.15%(86/101)、阳性预测值为88.12%(89/101)、误诊率为6.93%(7/101)、漏诊率为25.74%(26/101)、符合率为84.16%(85/101);联合BRAF基因突变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为97.03%(98/101)、阳性预测值为98.02%(99/101)、误诊率为0.99%(1/101)、漏诊率为8.91%(9/101)、符合率为94.06%(95/101);同时,BRAF基因突变和FANC单一诊断与两者联合诊断的符合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甲状腺结节患者细针穿刺细胞学与BRAF基因突变联合诊断可以提高准确率。
BRAF基因突变;细针穿刺细胞学;甲状腺结节;阴性预测值;诊断价值
甲状腺结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其中恶性结节的发病率较高,约为5%~15%左右,严重危害患者健康[1]。当前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时,细针穿刺细胞学(FANC)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但是因为取样量少,无法将病灶组织的全貌充分反映出来,尤其是判断转移病灶,其局限性较大,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因此,本文研究了甲状腺结节运用BRAF基因突变与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结节直径0.5~ 4.8 cm,平均(2.6±1.1)cm,年龄10~75岁,平均(42.4± 19.5)岁,其中男41例,女60例。
1.2 方法
1.2.1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 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垫高颈部,头朝后仰,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找好穿刺点,并进行标记。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后,铺无菌方巾,运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按照常规方法,在超声引导下运用负压穿刺器对患者进行穿刺取样。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依据,对聚焦部位、增益以及深度进行调整,并且取样时,将囊壁、囊实性结节以及微小钙化作为重点部位,反复进行5次提插抽吸。完成取样后,及时送至病理科进行涂片镜检,并且将甲状腺病理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作为基本依据,对其进行分类。
1.2.2 BRAF基因突变检测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负压穿刺取样,运用上海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试剂盒对BRAF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在UCSC Genome Bioinformatics中对BRAF基因序列进行检索,对引物进行设计,下游:5’-GGC CAA AAA TTT AAT CAG TGG A-3’,上游:5’-TCA TAA TGC TTG CTC TGA TAG GA-3’,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转录,使cDNA生成。操作的过程中,将试剂盒说明书作为基本依据,进行PCR实验,对混合液进行解冻,并且以5∶0.25∶20的比例均匀混合待测DNA样品和Taq酶,然后运用PCR仪进行扩增。扩增条件:(72℃、20 s,58℃,35 s;93℃、25 s)31个循环;95℃、5 min;(72℃、20 s,62℃,20 s,95℃、25 s)15个循环。于58℃时对HEX和FAM信号进行收集,其中阳性为Ct<28,阴性为Ct≥28。
1.3 观察指标 d/(c+d)×100%=阴性预测值;a/(a+b)× 100%=阳性预测值;b/(b+d)×100%=误诊率;c/(a+c)×100%=漏诊率;(a+d)/总例数×100%=准确度,其中a为真阳性,b为假阳性,c为假阴性,d为真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BRAF基因突变检查与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比较 与FANC和BRAF基因突变单一检查相比,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符合率均较高,且漏诊和误诊率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BRAF基因突变、FNAC检查与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对比[%(n)]
2.2 手术病理结果与BRAF基因突变和FNAC检查结果 经术后病理诊断,本组的101例患者中,60例为良性病灶,其中8例为腺瘤、13例为慢性甲状腺炎、39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为恶性病变,其中14例为甲状腺髓样癌、27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FNAC检查,34例为恶性、6例为可疑恶性、4例为可疑滤泡性肿瘤及滤泡性肿瘤、6例为细胞非典型病变、46例为良性病变、5例无法诊断;FANC联合BRAF基因突变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8.02%、90.10%。见表2。
表2 BRAF基因突变、FANC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
当前临床上在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鉴别诊断时,通常将功能变化、囊实性、病变范围以及结节大小等作为基本依据,并且大部分依靠实验室化验、影像学扫描以及触诊综合完成[2]。BRAF作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一组DNA序列,其中V600E点突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变,与侵袭性疾病的相关性较高,并且有报道显示,V600E点突变是诱发甲状腺疾病癌变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患者预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3]。相比较细胞形态学改变而言,分子病理学的改变时间较早,检测分子病理标记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细胞形态学取样不佳和不典型导致的诊断偏差,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4]。有研究发现,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与BRAF突变密切相关,并且在乳头状癌患者中,BRAF突变的检出率较高,约为29%~84%左右,而良性病变则不表达[5]。此外,BRAF突变与乳头状癌对周围组织的高侵袭性相关,是预测中央淋巴结转移率的一个重要因子,还能降低肿瘤细胞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力,使治疗失败,是判断预后的一个影响因素[6]。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BRAF基因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一细针穿刺细胞学,并且其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低。由此可见,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联合运用细针穿刺细胞学与BRAF基因突变诊断,能够使准确率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 张博茗,林元强,隋国庆.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肿瘤影像学, 2015,4(20):259-263.
[2] 徐伟铭,杨佩浓,袁秋琦.细针穿刺细胞学与BRAF基因突变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6,5(12):665-666.
[3] 陈思睿,曹仁贤.BRAF基因与甲状腺癌分子诊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2(22):161-163.
[4] H Gharib,E Papini,R Valcavi,et al.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and Associazione Medici Endocrinologi medical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yroid nodules[J].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Metabolism,2014,78(3):800-802.
[5] 罗雁,安宁,宋丽娟,等.FNAB联合BRAF基因突变检测在术前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 11(19):1248-12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