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月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21100)
汉代女性舞蹈中“S”型体态特征的初探
欧阳明月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21100)
汉代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繁盛,乐舞艺术成就辉煌。这一历史时期,舞蹈种类丰富,舞姿舞态妙丽多变,体态呈现独具特色。大量女性舞姿中呈现出的“S”型曲线,成为汉代女性舞蹈的典型体态。同时“S”型体态所呈现出的曲线之美,也是汉代舞蹈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汉代女性舞蹈中呈现出的“S”型体态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图史为证”的研究手段,究其“S”型体态的成因,分析其横向“S”型、反向“S”型、复合“S”型三种体态特征。
汉代女性舞蹈 “S”型体态;特征
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经由漫长的历史沉淀,逐渐形成特殊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在不同历史时代下具有不同的文化表达,经过发展得以保留遗存,形成相对稳定的特征流传于世,并发挥自身特有的艺术功能,呈现出独特的舞蹈样式和舞蹈体态。而“S”型体态作为舞蹈体态的一种,通常是指在舞蹈动作中由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及手臂和手腕所形成的突出性曲线造型,是一种“三道弯”甚至是“多道弯”的体态呈现。“三道弯”是东方舞蹈中典型的舞蹈体态术语,它不仅频繁出现在各民族民间舞蹈的语汇中,而且在汉代舞蹈中也是极为常见的舞蹈体态。所以,汉代不论是祭祀性舞蹈、郊庙性舞蹈还是自娱性舞蹈,“S”型体态常常成为舞蹈者身体形态的自然流露。它成为汉代女性舞蹈标志性的身体呈现,充分展现了人体的线条之美,凸显舞蹈的体态特征。
历史长河中的汉代舞蹈兼收并蓄,在中国舞蹈史的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一颗璀璨明珠。从出土的汉代乐舞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其他文物上的画像来看,其表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刻画舞蹈人物形态上采用较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女性舞蹈者的腰部描绘得细如柳丝,柔软纤细。不仅展现了女性舞者的秀美身形,还把汉代舞蹈翘袖折腰、纤腰长袖的“S”型体态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汉代女性舞蹈多以轻盈飘逸的体态动作以及眉目传情的神态韵律,综合运用服饰道具等方法的结合展现艺术风格特点和情感意蕴。舞蹈动作上,拙朴大气与轻盈婀娜的风格并存不悖;舞蹈形体上,多呈现“S”型体态特征,即以“S”型的肢体表现作为舞蹈语言的基本体态符号。从舞蹈本体上来说,女性自身外形条件,本身就拥有“S”型的体态,对于“S”型体态的展现,具有先天的本体性优势。但是,单纯的人体结构不能完全成为审美和文化的符号,它需要将每一个基本体态符号与情感和意识相结合,成为动作姿势,才更具吸引力。所以,大量的拧腰、腆胯、屈膝、冲靠等动作,都是构成“S”型体态的基本要素。本文所说的汉代女性舞蹈中“S”型体态,主要是指以“S”状造型曲线作为基本体态特征而表现出来的舞蹈动作姿态。
任何一种舞蹈体态的形成,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原因。汉代舞蹈善舞袖舞腰,舞姿繁复多变,舞蹈形态更加突出肢体表现。“S”型体态能够诠释丰富的舞蹈语言,可以说是汉代女性舞蹈标志性的体态。它的成因受多方面的影响,经由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与艺术演变,在汉代更为凸显。
1.承袭楚风
“汉代大兴楚声,其原因有二:一是秦汉之际民间多喜欢楚声,后因刘邦称帝而广被宫掖。二是在秦代,楚声代表的是一种亡秦意识和反抗精神,所以‘楚声’的极盛于汉代是很自然的。”1所以,汉代女性舞蹈中“S”型体态特征的形成发展与荆楚巫风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宋代王柕所著的《野客丛书》说:“传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其实楚灵王所喜好的细腰可能并不一定单单指“细腰”,而是指“细腰之舞”。由此可见,构成“S”型体态的基本因素在荆楚时期就已形成气候。因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首次统一,但是王朝的年限较短,一些真正的民族文化才刚开始萌生,就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停滞。所以,汉代统治者在这一前提下承袭部分秦制,延续发展。如服饰、舞蹈、音乐、文学等均一定程度上承秦延楚。乐舞艺术也是如此,在神秘而浪漫的楚文化影响下进而完形发展。例如,汉高祖刘邦所作的《大风歌》、霸王项羽所作的《垓下歌》均类似于楚歌,与屈原的《楚辞》风格颇为相似。另外,《汉书•张良传》说:上谓戚夫人曰:“若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从这里可以看出汉代舞蹈存在楚舞的姿态,是对荆乐楚舞的延续。楚乐舞的基本风格定势表现在轻盈飘逸、热烈奔放,曲线婀娜,用长袖细腰表现出来的“S”形的风姿流韵与中原本土舞蹈风格有所区别,在屈原的《楚辞》、《九歌》中均有所体现。例如,《楚辞•大招》说到“小腰秀颈,若鲜卑只”、“丰肉微骨,体便娟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这些词赋的大概意思是指舞者善舞袖且细腰轻盈,回旋飞舞。可见,楚人追求修长细腰的线条之美,进而在舞蹈表现上追求曲折连蜷的线条效果。因而,汉代在继承发展后,无论是民间舞蹈或是宫廷舞蹈,均非常讲究舞蹈的线条美。舞蹈体态也多呈现出曲折蜿蜒之态,且以“S”型体态居多。所以说,汉代的女乐舞蹈体态实际上是一部分楚风的延续和发展。
2.乐舞交流
汉代组织建立了国家级的乐舞机构——乐府,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乐舞艺人,广泛采集民间歌舞艺术,进行加工、创作和表演,为汉代乐舞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由此,大量的民间歌舞被引进宫廷和贵族生活,流行性的俗乐舞为舞蹈增添了新的血液。在雅俗乐舞互融的情况下,汉代舞蹈艺术进一步发展,逐渐发生改变,舞蹈体态呈现更加多样性。除了收集国内各地区的民间歌舞,汉代还输入了一些外域的民族歌舞,丰富充实了本土艺术。因汉代政治具极大的包容性,随着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与中亚,人文艺术家往来络绎不绝,打开了与西南地区的文化交流。由此边疆与内地联系也日益密切,为中外各族乐舞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得中原乐舞对各族乐舞文化兼收并蓄,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中记载了春秋战国时广延国献于燕昭王两名西域舞女,一曰旋娟,一曰提摸:“王登崇霞之台,乃召二人,徘徊翔舞殆不自支,王以缨缕拂之。二人皆舞容冶妖,丽靡于鸾翔,而歌声轻扬。乃使女伶代唱其曲,清响流韵,虽飘梁动木未足嘉也。其舞一名《萦尘》,言其体轻与尘相乱;次日《集羽》,言其婉若羽毛之从风;未日《旋怀》,言其肢体缠蔓若入怀袖也。”从这里可看出外域舞蹈者体态柔软轻盈,舞蹈起来能倦屈入怀,又似随风飘摇,双手持绸,舞其璎珞。其体态不同于夏、商、周时期,凸显倦屈之态、轻盈之美。另,汉代时期,班固的《东都赋》载:“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未兜离,罔不具集。”意思是说汉代时期四方各族的乐舞相继表演,盛况一时。各地乐舞的表演风格较之汉代乐舞更为夸张,但是仍然受到欣赏阶层的一致喜爱。所以,舞蹈艺术也吸收了外域的部分表现形式,更加追求线条之感和倦屈之态。明朗、多样的体态表现逐渐影响其本土舞蹈体态,促成汉代女性舞蹈“S”型体态的形成。
3.审美趋向
自汉代开始,人们的自我主体意识逐渐觉悟,乐舞艺术表现在人自我主体意识觉醒过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乐舞在汉代不仅成为主要表演艺术,并且深入普及至各社会阶层,成为人们抒情达意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成为增进友谊、交流感情的社交工具,俨然已成为人们情感宣泄和思想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这时,人们已经开始注重人体线条的自然之美,这种审美追求从统治阶层到平民百姓逐渐扩大,舞蹈艺术在美的追求与表现上也相继靠拢。所以,舞人更加追求体轻细腰之态,如此在舞蹈时方能体现出轻盈迅疾之美。纵观汉代著名舞人不论是能做“掌上之舞”的赵飞燕,还是善“翘袖折腰”之舞的戚夫人,或是“歌舞者”王翁须,均是身姿卓约、妙丽细腰之人。因细腰多姿,通过“S”型的曼妙体态充分展现女性的柔美,所表演的舞蹈才更为楚楚动人,赢得欣赏者的喜爱。所以,通过苗条纤细的身姿在舞蹈表现时呈现出婀娜曼妙的人体线条,“S”型的体态特征才亦趋明显。
舞蹈体态,即身体在舞蹈行为时内部情感与外部形态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所呈现的身体形态。体态的凸显是为了更好的塑造出艺术形象,展现舞蹈艺术之美。同时它也是人体的一种外在性的表现,人体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美、线条美、体态美。所以汉代女性舞蹈中体态特征的呈现自然也离不开这些要素的配合,并且汉代舞蹈中“S”型体态的呈现是多维度的、复合性的。
1.横向“S”型体态
横向的“S”型体态是指上肢呈现的“S”型体态,在女性汉代舞蹈中极为常见,是汉代舞蹈表现的一大特色。这是因为,汉代舞蹈多以舞袖之风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扩展了手臂的表现力,使手臂动作表现更为夸张,体态语言更加鲜明丰富。本文所说的上肢呈现的横向“S”型体态特征主要指手臂上表现的曲线形态。这一特征不仅仅是一种肢体延伸的展现,更把舞袖表现的几近完美,把手臂的曲折之态展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图1,河南唐河汉画像中有一细腰女伎,两臂轻展,左右手臂均呈“S”型曲线状态。从图中舞人的体态线条可看出手臂上所呈现的“S”型曲线,即大臂与小臂,小臂与手腕整体呈现的曲折之态。通过远抛袖体,曲折手臂,长袖便在空中灵动飞舞。从上肢呈现的“S”型体态上可看出袖体在“S”型手臂的衬托下,展现的线条感更加强烈,勾勒出肢体与道具完美结合的线条之美,体态之美。汉唐舞蹈动作中的“托月式”、“担山式”、“追风式”等,均是上肢呈横向“S”型体态的动作。
2.反向“S”型体态
汉代舞蹈善舞腰,例如,戚夫人的“翘袖折腰”之舞深受欣赏者们的喜爱。大量折腰拧倾的动作形成汉代女性舞蹈独特的“S”型体态。因而,躯干呈现的“S”型体态在汉代舞蹈中最为典型,主要表现在身体中段部分。中段“S”型的体态多以“拧扭”之态表现出来。通过拧扭的动作,以腰胯为轴部带动整体,与胸背部和膝部形成婀娜的反向曲线体态。其舞姿缱绻之态突出,犹若蛟龙。如图2,从安徽淮北一幅由舞人躯干呈现的典型的反向“S”型体态的汉画像中可看到,一舞人足对右方,绕袖起舞,腰部前倾拧向正面,足仍对右方。图中舞人的体态线条明显,她的胸、腰和膝共同构成身体的三道弯,呈现出“S”型体态。舞蹈者通过肢体语言把内部情感,用外在的方式呈现出立体的形象和体态。中国汉唐古典舞常用舞姿“敞胸托月”、“拧身提跨”等都是体态为反向“S”型的舞姿。
3.复合“S”型体态
复合性的“S”型体态是指,由多个单一“S”型体态砌和而成的圆曲之态。“圆”自古以来就贯穿到中国舞蹈形体运动之中,这也是中国舞蹈艺术的核心所在。舞蹈艺术同《周易》中圆曲流转的太极八卦图一样相生相克,亦曲亦圆。所以说,汉代舞蹈中的“S”型体态就像是一幅八卦图,舞蹈形体之下的“求圆”之势暗藏在每一个舞姿体态中。不管是平圆、立圆、八字圆都是体态追求“外圆内转”的成像,而这种曲线式的三道弯形态,正是汉代舞蹈的“S”型体态特征之所在。正如图3,四川长宁出土的一幅汉画像中,一舞者扬臂舞袖,拧身回顾做舞,身体成“S”型体态。舞人头部与胸部呈上肢“S”状曲线,腰胯部与膝部呈下肢“S”状曲线,手臂舞袖也是“S”状的曲线,上肢曲线与下肢曲线同方向组合而成复合性的“多道弯”的“S”型体态。这一体态特征在汉代舞蹈中的运用也极为多见,并且舞姿形态展现更加灵动曼妙。
图1
图2
图3
综上所述,“S”型体态作为汉代女性舞蹈中的常态性的体态,是肢体线条的展现,也是情感和审美意趣的体现,它不仅承担着汉代舞蹈艺术表现的重要作用,也是汉代舞蹈独特魅力的因素之一。横向、反向和复合的“S”型体态,在汉代女性舞蹈中均具有典型性,是舞蹈艺术表现的基本元素。其实,中国许多舞蹈的体态都是借鉴在“S”型体态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大胆推测汉代舞蹈所形成的“S”型体态与中国各种类型舞蹈体态的成因不无关系。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追求。所以,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于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注释:
1.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M].泰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12.
[1](美)安德鲁•斯特拉桑.身体思想[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2]耿仁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3]刘建.汉画像舞蹈图像的表达[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
[4]徐珊珊.舞蹈体态语[D].天津:天津大学,2008.
[5]王宁宁.“长袖善舞”的历史流变[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3).
[6]陈思颖.昆舞的形态特征、运动规律及审美特质阐释[J].江苏:艺术百家,2011(3).
[7]姜兰.论女性舞蹈中的“三道弯”[J].沈阳: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1).
[8]彭洁波.秦、汉、魏、晋时期的袖舞[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2).
[9]王克芬.长袖善舞 源远流长[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3).
欧阳明月,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 ,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汉乐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