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者在展会中的学习与创新
——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为例

2017-08-07 10:15朱贻文
旅游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集群模型

朱贻文 曾 刚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参展者在展会中的学习与创新
——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为例

朱贻文 曾 刚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以往研究大多仅将展会视为市场营销的平台。近期研究发现,展会已成为知识循环和知识创造的重要场所,对于产业创新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在系统梳理国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对象—行动—效果”三层路径模型,对参展者在展会中的学习与创新过程进行分析,并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为案例,检验了该路径在我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展会可以从了解客户需求变化、发现新兴技术发展、把握行业总体趋势3个方面促进参展者的创新活动。具体来看,直接交谈与间接观察等交流方式,在面对客户、合作伙伴和竞争者等不同对象时的效果各异。

参展者; 展会; 学习; 知识; 创新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发展十分迅速。2011至2015年,全国各城市举办的展会数量从6830场增长到9283场,展览总面积也从8120万平方米增长到11798万平方米;2015年,全国会展经济直接产值达4803.1亿元人民币,会展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占比达1.41%*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http://www.mofcom.gov.cn/gzby/ybr/201702/20170202512321.html.,由于其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占服务业比重可达10%以上(王方华,过聚荣,2010),会展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衣莉芹,周玉玺,2015)。

较早研究中国会展业的文献认为,中国的展会主要起到促进出口贸易的作用,每年中国展会上的直接交易额占到中国出口贸易的四分之一,展会成为促进中国中小型厂商出口的重要平台(Jin,Weber,2008)。在中国的各种博览会中,直接销售行为和合同签订十分普遍,而那些非贸易目标(比如,促进产业创新)都还处在十分次要的地位(Kay,2005)。中国的展会还不是一个促进知识流动、构建跨区域联系的平台,它们与现代欧美国家专业展会的特征还相去甚远(Bathelt,Schuldt,2008)。

许多近期研究表明,中国的会展活动已经有了新发展。Bathelt和Zeng(2014)通过对上海(中国沿海城市)和成都(中国内陆城市)的两个博览会进行调研,发现中国会展业具有区域异质性。虽然与欧洲旗舰型博览会相比,创新在中国展会上的重要性还较低,但简单的销售行为比之前研究所认为的要少得多。中国展会上的参展者更多希望在展会期间发现新伙伴以拓展他们的网络,或者是深化和保持现有的网络关系。Liu等学者(2011)对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参展者的不同参展目标,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单双等(2014)对同一案例的实证研究也指出,参与者来到这些行业专业展会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市场影响力以及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而直接销售目的并不如早期研究中认为的那么重要。这些新近研究都表明,我国的一些行业展会已经越来越具有专业性和创新性,可以带动全球行业主体在此集聚,通过互动学习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会展业对于行业学习与创新的作用,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目前,关于展会中学习与创新活动的研究主要关注欧美国家,我国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将在系统梳理国外展会与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明确参展者在展会中学习与创新活动的具体路径,并以我国的典型行业展会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此路径进行检验。

1 基于创新理论的展会研究

1.1 展会是一种“临时性产业集群”

“地方性”与“全球性”之辩是经济地理学长久以来的争论焦点。近年来,相关研究重点关注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协调。Bathelt等学者(2004)提出“本地蜂鸣-全球通道”(local buzz-global pipeline)概念,试图协调本地互动与全球联系的关系,同时对过去大量文献片面强调本地学习的重要性提出批判。他们认为,无论是意会知识还是编码知识交流,都既可以在本地范围、也可以在全球远距离进行。因此,知识的创造不仅需要本地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知识交流,而且还需要建立跨区域的全球通道(Amin,Cohendet,1999)。由于传统的永久性产业集群面临着知识锁定的困境,单纯基于本地根植性的传统产业集群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由此大型展会等全球产业短期集聚活动开始受到关注。国际大型展会被视为短时间内密集知识循环和知识创造的重要场所,由于具有类似于永久性集群的知识交换机制,Maskell,Bathelt和Malmberg(2006)首次将展会称为一种“临时性产业集群”(temporary cluster)。

目前关于展会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领域,很少有学者注意到国际大型展会对产业创新的影响。展会与创新有着密切关联。近期逐渐有国外研究指出,展会可以让参展者展示最新产品和新设计,为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提供沟通的渠道(Power,Jansson,2008)。参加国际大型展会可以满足参会者的诸多需求,例如打开新思路,把握市场趋势和建立合作关系(Rinallo,Golfetto,2011)。这些实证研究均表明了一个共同观点,即展会和创新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因此,研究展会对于参展者创新的影响,将对破解“地方性”与“全球性”之辩、完善现有的创新理论以及重新定义会展业的研究方向具有重大意义。国际展会应被视为全球创新活动中的重要节点,其既具有本地性、也具有全球性,可以促进参展者的创新活动并在全球范围扩散其影响。

1.2 展会与产业创新升级的联系

Maskell等(2006)认为,虽然展会这种临时性产业集群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存在,但其展现在知识创新机制方面的特性与永久性产业集群十分相似,比如参展者会利用国际展会这种短暂存在的平台去辨别当前市场趋势、技术知识的发展方向,确定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更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并保持与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的关系,由此拓展与远距离市场和知识源的联系并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

首先,以展会为代表的临时性产业集群有利于信息传递、企业结网并促进新思想的产生。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使得企业参与到临时性产业集群中的热情高涨,更重要的是这将为那些原本没有包括在永久性产业集群内的参展者带来更多的机遇(Bathelt,Schuldt,2008)。展会是企业、代理商、管理机构、市场之间组织网络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有效促进显著的合作意向与销售合同的达成(Rosson,Seringhaus,1995)。展会上的合作网络包括商业、生产以及研究领域等众多方面,涉及价值链中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参与博览会能够有效冲破企业原有关系网络中的地域障碍,因此这种网络成了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为企业拓展其他地域市场提供了帮助。在这种情景下,国际展会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关系空间,它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并促成了远距离行为主体间的临时性邻近(Norcliffe,Rendace,2003)。

其次,虽然专业展会中一般很少在场馆现场完成全部交易,但是这种临时性集群与永久性产业集群一样,也具有明显的纵向和横向集群维度(Malmberg,Maskell,2002)。企业、供应商以及客户等行业不同成员的纵向互动包含了有关近期趋势和未来产品、服务要求的信息交流。参与者能够在其中安排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现有供应商召开会议,以讨论产品规格、市场发展和未来的技术变动。同时,他们还可能根据新兴潮流调整自己的产业链,并为新技术应用提供机会。

第三,展会这种临时性产业集群是非常重要的全球经济活动,能够使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技术领域以及价值链的成员在某个时间段集聚到一起。这些互动除了可以支持有关市场和创新的知识流动,还能为成员创造机会结识新的交易伙伴,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网络(Bathelt,Glückler,2011)。例如,国际展会的参与者可以就行业新发展进行讨论和演示,交换有关产品、市场和专家的信息和知识。众多行业精英临时性地共同出现在此类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其进行面对面沟通互动,同时还让他们可以直接观察和体验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计。展会中这些充沛的机会可以给行业学习、产业创新升级带来良好的契机。

此外,尽管展会等临时性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全球创新影响,但其本地作用也不能被忽视。许多大型国际专业博览会正是由本地的永久性产业集群衍生出来的。Rinallo和Golfetto(2011)等人发现,国际展会可以进行本地的空间拓展,将其知识流动的创新效益从博览会的场馆空间扩散到整个城市空间。以意大利米兰为例,大量的参展者通过展会同期举行的创新论坛和大型开放式晚会来吸引相关参与者的注意,地方政府和本地产业协会也会发起一系列与展会有关的配套活动(Power,Jansson,2008),这些都促使米兰家具设计产业的创新影响在整个城市范围流动并延伸。

1.3 展会中的学习与知识流动

展会为全球行业参与者创造了一个空间集聚的机会,让他们在一个密集时间段进行会面和互动。展会的中心目标是展示现有产品、新样品模型或最新进展,顶尖供应商、制造商、用户、相关专家、媒体和其他相关人士相聚于此,就当前和未来的业务发展交流意见(Wickham,Vecchi,2008)。在这里,各价值链中的众多专业公司汇聚于此,面对面地进行持续互动,为经验和知识交换创造了一个独特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们会在计划内或各种偶然的会面中,对新兴技术、行业近况和发展战略进行讨论(Borghini,et al.,2004)。

尽管参展者的行业地位、角色或参展期望各有差异,但是他们在为期数天的展会里一般会表现出较强的交流和沟通意愿。参展者活动在一个不同于日常工作场所的场馆空间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展会的方方面面,而较少受到其他日常事务的干扰,他们可以将重心放在对行业最新技术的探索上(Blythe,2002)。由于这样一种比平时职场更为轻松的状态,他们对于新想法会抱有更开放的心态,并且也更愿意将其自身的实践经验与他人进行交谈(Bathelt,Schuldt,2010)。因此,这样的环境十分有益于谈话双方进行经验借鉴、学习以及知识的传播(Schuldt,Bathelt,2011)。此外,通常很少与制造商进行直接接触的专业客户群体在展会期间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对于参展商在展会的收益以及品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他们会在展会后向更广泛的群体传播他们对于展会和展商的印象(Entwistle,Rocamora,2006)。

与电话、互联网等远距离沟通模式不同的是,展会的与会者可以与其他参展者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谈。在这种直接交谈中,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识可以被深入解读。Storper和Venables(2004)指出,面对面互动在传递复杂信息、获得即时反馈等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面对面沟通中包含了关键的非语言暗示,这不仅有助于复杂信息的传播和理解,同时还可以为谈话双方建立互信的基础。展会内的面对面沟通还有助于消除双方信息不对称,因为很容易就新信息的可靠性或对方的可信度向周边同行进行询问(Song,et al.,2007)。同时,面对面互动还可以帮助参展者评估未来潜在合作伙伴,降低互动的风险(Jones,2007)。企业的参展人员可以在与同行进行谈话时,通过观察其面部表情和手势获得重要的额外信息(Walther,et al.,2005)。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会者可以更好理解其他交谈对象的真实态度和意见,并对未来业务关系的合作前景进行初步判断。

除了直接交谈,参展者还能通过对展会观众或其他参展商进行间接观察来获取重要信息。参展者们会在展会中对其他展台进行浏览,仔细观察同行或与之进行互动,同时还可以观察观众与其他同行的互动,这些观察可以为其收集各种创意和知识提供很好的机会,从而对其现有的发展战略进行完善(Borghini,et al.,2006)。展会可以吸引来自全球范围的顶尖行业从业者,为参展者提供了大量机会进行观察学习(Blythe,2002)。参展者在观察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展位的同时,就会对其他同行在展会中所表现出的状态进行评估。他们会发现那些同行可能与自己印象中的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参展者可以较为容易地觉察并捕捉到一些新的迹象,比如那些熟悉的同行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在展会中,参展者可以将与其他与会人员的直接交谈以及自身的间接观察进行结合,将获取到的新知识和新想法应用于自己下一步的生产中。展会这种方式所能提供的灵感和促进效应是其他渠道较难以实现的(Dubrovsky,et al.,1991)。展会对于参展者创新活动的额外价值在于,他们甚至无须与特定信息来源进行直接接触,就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参展者可能从其他观众那里听到有关新技术的信息(Jeppesen,Molin,2003),从而决定是否亲自去那些展台参观或学习新的创新。

尽管参展者大多能从展会期间的密集知识流动与多样化的信息渠道中收益,但是这种效益在不同行业的展会之间也存在差异(Sharland,Balogh,1996)。例如在设计密集型行业中,面对面交谈对于获取知识至关重要,因为这种行业的知识大多是隐性知识,具有非编码性和情境性。参展者与同行进行讨论很可能会促使他们产生新的视角,摆脱日常工作环境带给他们的惯性和思维锁定。相反,在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展会上,参展者对于实际展品的兴趣就比较有限,尤其是当参展者很难通过现场目测来评估产品的技术特性时。不过,在此类展会中的会面交谈仍然十分重要,因为这些交谈可以帮助参展者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或供应商维系积极的跨区域联系(Yuksel,Voola,2010)。

1.4 小结

展会作为临时性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参展者在其中与全球产业链不同维度的关键对象密集互动,这些交流与学习在促进行业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参展者在展会中的互动学习过程可以细分为3个层面。首先,在展会中,参展者可能与现有或潜在客户、上下游合作伙伴或者竞争者交谈;其次,参展者也可能在展会过程中对其他展台进行走访、观察;最终,这些活动可能有助于参展者了解客户需求变化、发现新技术、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最终促进企业的创新。

因此,本文通过“对象(Object)—行动(Action)—效果(Effect)”3层路径,建立了参展者在国际展会中学习与创新过程的假设模型(见图1),并选取我国典型案例,采取定量方法对模型的每一条具体路径进行检验。

图1 参展者在展会中学习与创新过程的路径模型(假设)

2 案例、计量模型与数据

2.1 案例选取

为了对检验上述路径在我国的适用性,本文将以每年秋季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作为实证案例,选取依据如下。首先,在行业选择上,装备制造业包含的领域众多,辐射范围大,同时又对技术创新合作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选取装备制造业作为考察的产业门类。第二,在城市选择上,上海是中国重要的创新中心,上海装备制造业在中国也处于前列(石瑜,2010)。第三,在具体的展会选择上,考虑到临时性产业集群的特点,应该选择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以知识交流和关系构建为主,经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的国际专业展会。因此,选取工博会为案例,与本文的理论视角及分析目标十分吻合。

工博会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展会之一。最近一届工博会于2015年11月3日~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展览总面积230,656平方米,共有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2270家参展商参加,同期举办了44场论坛及专题活动同期举行,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157,785人次观众参加,其中专业观众136,598人次*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博会).2015年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后报告[C].上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2015.,其国际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不言而喻。

2.2 结构方程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对建立的概念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是对传统路径分析与因子分析方法的结合(Bagozzi,Yi,1988)。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一般使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分析结构方程的路径系数等估计值,研究者可以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原始模型设定进行修正。

参考周涛,鲁耀斌(2006)、许冠南(2008)等采取的分析步骤,我们设计了基于李克特7级打分量表的调查问卷。此调查问卷共包含26个问项。在概念模型的对象层,问卷从参展者与客户(V)、与上下游合作伙伴(S)、与竞争者(C)交流3个方面设计了8个具体问题;在行动层,问卷从参展者与上述对象的直接交谈(K)、间接观察(O)两个方面设计了9个具体问题;在效果层,问卷从参展者参与展会的最终效果出发,从了解客户需求变化(U)、发现新兴技术发展(T)、把握行业总体趋势(N)3个方面设计了9个具体问题。基于前文提出的创新路径模型,我们在AMOS 17.0软件中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如下设计(见图2)。

图2 基于假设模型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图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在实证方法上,本文根据Liu等(2011)、Bathelt和Zeng(2014)的理论归纳和对同一案例的访谈经验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基于单双等(2014)的调查经验对问卷进行了针对性调整。研究者于2014年及2015年对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展实地调查。其中,2014年在上海浦东的新国际博览中心,2015年在上海虹桥的国家会展中心。问卷发放过程中,首先在场馆内随机挑选参展商;随后与该参展商经理或以上级别的管理人员进行对话,表明研究者身份及目的,征求对方意见;在征得对方同意后,由其当面填写问卷,研究者同时在旁对题项的具体含义进行解释。两年发放问卷各100份,共计获得200份。经整理,剔除有大量缺失或者存在明显乱答情况的问卷33份,共获得有效问卷数量为167份,有效问卷比例为83.5%。其均值、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特征如下(见表1)。

3 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将采用最常用的克朗巴哈(Cronbach)系数法对量表进行内在一致性的信度检验。经过统计软件SPSS(v19.0)计算,本调研问卷总体的克朗巴哈系数值为0.915,大于0.9,可以认为本量表的总体信度很好。从信度检验的统计量也可以看到,各项的总体相关性较好,若剔除任意一项,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都不能再提高。效度检验方面,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来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经计算,样本数据的KMO值为0.805(自由度为465),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所有观测变量的共同度大于0.5。综上所述,样本数据的信度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可以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见表1)。

表1 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及信度检验(N=167)

注:问卷题项根据Liu等(2011)、Bathelt和Zeng(2014)设计,并参考单双等(2014)修改。

3.2 模型拟合与调试

基于前文所述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图,我们将所获得的167份样本导入软件,并在模型中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该初始模型的卡方值为1054.781,自由度为292,卡方值/自由度之比为3.612,拟合效果一般。此外,从具体指标来看,有些路径的系数出现了负值,并有多个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未通过(见表2)。因此,需要对初始模型进行调试。

调试过程首先从路径调整入手。通过分析路径的实际效用,结合计算得到的路径系数,我们逐步移除了“客户-观察”“竞争者-交谈”“观察-客户需要”和“观察-趋势”等路径。此时,我们发现模型各个路径系数均显示为正值,且显著性检验均通过。随后,我们根据计算得到的调整系数,逐步增列了“e12-e13”“e14-e15”“e18-e19”“e20-e21”和“e19-e21”等5对误差项的协方差,最终得到修正后的概念模型路径(见表3)。

经计算,调试后的模型卡方值为872.432,自由度为291,卡方值/自由度之比为2.998,拟合效果良好。通过比较初始模型和修正模型可以发现,修正模型各项系数比较均优于初始模型(见表2)。从修正模型各项具体系数及检验值可以看出(见表3),各个路径系数均为正值,各系数显著性检验均小于或等于0.10的标准。由此可以认为模型调试完毕,得到最终的模型路径。

表2 初始模型与修正模型的系数比较

表3 调试后模型主路径的系数及检验值

注:***表示检验值小于0.001。

3.3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我们发现在对象层与行动层之间,客户与直接交谈之间路径显著且为正值,竞争者与间接观察之间路径显著且为正值;而关于参展者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流,则在直接交谈与间接观察这两个路径上均显著且为正值。此外,通过比较这些路径的系数,我们发现竞争者与间接观察之间的联系程度最大,路径系数可达到2.454。这说明,在展会中,参展者更多通过直接交谈的方式与客户进行交流;而对竞争者,则大多采用间接观察的方式;对于合作伙伴,则同时兼顾了以上两种方式。其中尤其需要注意,对竞争者进行间接观察这一方式的重要性。

在行动层与效果层之间,直接交谈与客户需求变化、发现新兴技术、行业总体趋势3个方面路径均显著且为正值;而间接观察仅与发现新兴技术之间路径显著且为正值(0.306)。此外,通过比较这些路径的系数,我们发现直接交谈与3个效果层指标的联系程度都比较大(分别为1.296、1.122和1.109)。这说明,在展会中进行直接交谈的方式,对于参展者获取各种信息,从而促进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参展者还通过在展会上进行间接观察活动,了解产业中新兴技术的发展情况,这也促进了参展者的创新活动。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参展者在展会中学习与创新过程的最终路径模型(见图3)。本文证实了展会的参与者可以从了解客户需求变化、发现新兴技术发展、把握行业总体趋势3个方面共同促进创新。具体来看,参展者与客户、与上下游合作伙伴,都在展会中拥有丰富的面对面交谈机会,可以帮助参展者获取创新所需的关键知识。由于这些关键知识大多是非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其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更易于传递,因此这也是展会相比于其他远程交流渠道的优势所在。其次,参展者还可以利用展会期间的充裕时间,走访或观察同行的展台,观察竞争者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这也是通过其他交流渠道较难获取的宝贵机会。

图3 参展者在展会中学习与创新过程的路径模型(修正后)

4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参展者可以通过展会中的学习活动促进创新。展会中的全球知识流动使得参展者能够系统地获取关于竞争者、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信息,由此成为构建跨区域知识管道、产品和营销联系等长久关系的第一步。同时,全球范围内的行业主体密集互动,给参展者全面了解行业动态、捕捉微小的新兴技术迹象带来充裕机会,并对参展者把握产业新发展和新趋势起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展会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产业创新升级过程中应当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展会还可以在实体层面支持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展会带来大量的工作机会和经济流动。另一方面,由于本地企业在参加展会以及组织展后相关活动上的便利性,他们在展会中所享受的经济和创新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非本地企业。从政府和展会组织者的角度来说,也可以利用展会的契机举办多种产业相关活动,使本地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受益更多。

进一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一是在展会中的知识流动与关系平台方面,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讨论其对创新的影响。例如,可以通过深度跟踪访谈,从更为微观的视角来审视临时性集群中技术搜寻、信息交流和知识流动的情况,从参展商、参观者的角度来研究相互学习和知识交流的过程,以及组织者行为对主体间学习过程的影响。二是在临时性产业集群与永久性产业集群的关系方面,可以通过对两者并存的地区进行实际调研,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此外,由于国际展会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因此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经济地理学或者管理学视角,而是更多借鉴吸收现有的会展专业成果。尤其是在研究展会期间交流过程、参展者参与展会动机分析、展会与所在区域的相互经济关系等方面,会展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都可能给创新视角下的国际展会研究提供不少帮助。

本文的研究结果建议政策制订者:展会可以被视为促进产业创新的重要工具。过去展会仅仅被视为一项大型旅游活动,或只是促进本地产品销售和出口的机会。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展会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来自全球的最新行业资讯、同行发展状况、新兴技术进展以及最新的客户需求。在将来,政策制定者应更加重视展会在促进产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 单双,曾刚,朱贻文.展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研究——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7):843-846.

[2] 石瑜.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特点与问题[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6):45-46.

[3] 王方华,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6.

[4] 许冠南.关系嵌入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

[5] 衣莉芹,周玉玺.国外会展经济影响评估实证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15(4):78-95.

[6] 周涛,鲁耀斌.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实证分析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5):99-102.

[7] Amin A,Cohendet P (1999).Learning and adaptation in decentralised business network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17(1),87-104.

[8] Bagozzi R P,Yi Y (1988).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6(1),74- 94.

[9] Bathelt H,Glückler J.(2011).The Relational Economy[M].Geographies of Knowing and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Bathelt H,Malmberg A,Maskell P (2004).Clusters and knowledge:Local buzz,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8(1),31-56.

[11] Bathelt H,Schuldt N (2008).Between luminaires and meat grinders:International trade fairs as temporary clusters[J].Regional Studies,42(6),853-868.

[12] Bathelt H,Schuldt N (2010).International trade fairs and global buzz,part I:Ecology of global buzz[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8(12),1957-1974.

[13] Bathelt H,Zeng G (2014).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fair ecologies in China:Case studies from Chengdu and Shanghai[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46(3),511-530.

[14] Blythe J(2002).Using trade fairs in key account management[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31(7),627-635.

[15] Borghini S,Golfetto F,Rinallo D (2004).Using anthropological methods to study industrial marketing and purchasing:An exploration of professional trade shows[C].Industrial Marketing Purchasing Conference,Copenhagen.

[16] Borghini S,Golfetto F,Rinallo D (2006).Ongoing search among industrial buyer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59(10),1151-1159.

[17] Dubrovsky V J,Kiesler S,Sethna B N (1991).The equalization phenomenon:Status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and face-to-face decision-making groups[J].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6(2),119-146.

[18] Entwistle J,Rocamora A (2006).The field of fashion materialized:A study of London Fashion Week[J].Sociology,40(4),735-751.

[19] Jeppesen L B,Molin M J (2003).Consumers as co-developers:Learning and innovation outside the firm[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15(3),363-383.

[20] Jin X,Weber K (2008).The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Canton) fair:Past,present,and future[C].Journal of convention & event tourism.Taylor & Francis Group,9(3),221-234.

[21] Jones A(2007).More than ‘managing across borders?’The complex role of face-to-face interaction in globalizing law firm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7(3),223-246.

[22] Kay A L K(2005).China’s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boom[C].Journal of Convention & Event Tourism.Taylor & Francis Group,7(1),5-22.

[23] Liu L,Zeng G,Teng T (2011).An analysis of enterprise network formation mechanism on the perspective of temporary cluster: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and Chengdu trade fairs[C].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M),IEE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1,448-452.

[24] Malmberg A,Maskell,P.(2002) The elusiv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economies: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spatial clustering[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34:429-449.

[25] Maskell P,Bathelt H,Malmberg A (2006).Building global knowledge pipelines:The role of temporary clusters[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4(8),997-1013.

[26] Norcliffe G,Rendace O (2003).New geographies of comic book production in North America:The new artisan,distancing,and the periodic social economy[J].Economic Geography,79(3),241-263.

[27] Power D,Jansson J (2008).Cyclical clusters in global circuits:Overlapping spaces in furniture trade fairs[J].Economic Geography,84(4),423-448.

[28] Rinallo D,Golfetto F (2011).Exploring the knowledge strategies of temporary cluster organizers: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EU fabric industry trade shows (1986-2006)[J].Economic Geography,87(4),453-476.

[29] Rosson P J,Seringhaus F H R (1995).Visitor and exhibitor interaction at industrial trade fair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32(1),81-90.

[30] Schuldt N,Bathelt H (2011).International trade fairs and global buzz.Part II:Practices of global buzz[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1),1-22.

[31] Sharland A,Balogh P (1996).The value of nonselling activities at international trade show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5(1),59-66.

[32] Song M,Berends H,Van der Bij H (2007).The effect of IT and co‐location on knowledge dissemin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4(1),52-68.

[33] Storper M,Venables A J (2004).Buzz:Face-to-face contact and the urban economy[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4(4),351-370.

[34] Walther J B,Loh T,Granka L (2005).Let me count the ways the interchange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cues in computer-mediated and face-to-face affinity[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24(1),36-65.

[35] Wickham J,Vecchi A (2008).Local firms and global reach:Business air travel and the Irish software cluster[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6(5),693-710.

[36] Yuksel U,Voola R (2010).Travel trade shows:Exploratory study of exhibitors’ percep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5(4),293-300.

(责任编辑:邓 屏)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Process of Attenders in InternationalTrade Fairs:A Case Study of China International Industry Fair

ZHU Yiwen, ZENG Gang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International trade fairs have been regarded just as a platform of marketing in most researches. Recently, scholars found that it can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knowledge circulation and creation,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dustrial innovation. Based on a review of foreign research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process of attender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airs with an ‘Object-Action-Effect’ conceptual model by using China International Industry Fair as a case in point, and teste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attenders of trade fairs can promote their innov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in customer demand, finding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grasping the trend of the industry as a whole. Specifically speaking, face-to-face talks and indirect observation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with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objects like clients, competitors and partners.

attenders; trade fair; learning; knowledge; innovation

F 590.6

A

1006-575(2017)-02-0082-13

2016-01-12;

2016-06-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层级式产业集群内部技术权力突破与创新升级研究”(41371147);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重点项目“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研究”(15692100700)。

朱贻文(1988-),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会展业与技术创新,E-mail:zhuyiwen19@163.com。曾刚(1961-),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企业网络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

猜你喜欢
集群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分布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对构建智慧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