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博 何建民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中外大规模国际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张一博 何建民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本文以10家中外大规模国际化上市酒店集团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非参数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TFP)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影响中外上市酒店集团TFP的微观模型。结果显示:(1) 中外上市酒店集团TFP年均增长4.1%,技术效率年均增长5.1%,技术进步年均增长-1%;(2) 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下降存在交替性,且各时期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因素不同;(3) 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方面优势明显,TFP年均增长15%,而国外上市酒店集团TFP年均增长0.5%;(4)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与TFP呈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TFP呈显著负相关,总资产收益率对TFP影响不显著。
上市酒店集团; 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Malmquist指数
近年来,中国酒店数量和经营规模快速增长,权威酒店杂志《HOTELS》公布的2014年度《世界酒店(集团)325强排行榜》*详见《Hotel》官方网站http://www.hotelsmag.com/Member。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包括香港)酒店(集团)共有33家上榜,其中入围百强的酒店(集团)达到17家,如家酒店集团和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进入榜单前10名。中国酒店(集团)规模迅速壮大,世界排名不断提升,这种变化是否促进了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一般认为,中外酒店集团效率存在较大差距,但这种差距如何量化、如何表现,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外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尚无定论。基于此,本文以中外大规模国际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酒店效率的定量研究国外开展较早,Morey 和Dittman(1995)最早运用DEA模型对美国54家私有连锁酒店的管理绩效进行了评价。Anderson等(1999)和Anderson等(2000)分别运用SFA法、DEA-BBC和CCR模型对美国48家酒店企业效率进行了测评,且研究结果基本一致。Hwang和Chang(2003)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台湾45家旅游酒店效率进行了评价。Barros(2005,2006)分别采用DEA二阶段模型和SFA法对葡萄牙国有酒店效率进行了测算。Chen(2007)运用SFA法测算了台湾旅游饭店部门的成本效率。Shang等(2010)运用DEA-BBC和CCR模型对希腊克里特岛的50家酒店效率进行了测评。Assaf和Magnini(2012)使用改进的DEA法和SFA法,对美国连锁酒店效率进行了评价。近年来,我国对酒店效率的研究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定量研究方面。彭建军和陈浩(2004)运用DEA-CCR模型对北京、上海和广东的星级酒店效率进行了评价。彭磊义(2009)运用DEA-CCR和BBC模型对浙江省不同管理模式下的饭店企业进行了效率评价。生延超和钟志平(2010)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中国饭店业1997年以来整体生产率的变动趋势。谢春山等(2012)运用DEA-BBC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五星级酒店效率进行了评价。张洪和程振东(2014)运用DEA-BCC和CCR模型对中国星级酒店效率进行了测度。
上述文献资料从不同视角,使用不同方法研究了酒店业的效率或全要素生产率,虽然揭示了国外或我国酒店业自身的效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但无法知晓我国酒店全要素生产率在国际上的相对水平。同时,尽管有一部分文章测算了酒店全要素生产率,但未对影响其变动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拓展为中外大规模国际化上市酒店集团(以下简称中外上市酒店集团),“酒店集团”是指拥有、特许经营、管理或联合营销两家或两家以上酒店的企业或公司(何建民,2004);“中外”是根据酒店集团总部地址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区分;“大规模”指进入2014年度《HOTELS》榜单客房数量排名50强的酒店集团;“国际化”指是否为跨国经营与管理的酒店集团;“上市”是指酒店集团在国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由多家酒店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从酒店集团层面分析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总体特征、发展趋势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结合酒店业特点,从酒店营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4个方面,对影响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定量研究。
2.1 研究方法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最早由Caves和Diewert(1982)提出,并将其作为一个理论指数引入生产率分析领域,之后Färe等(1994)构建了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而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生产率的测度和评价。DEA方法无须进行参数估计,也无须预先知道投入产出指标之间的显性函数关系,在处理一组具有多投入和多产出的问题上具有较强客观性。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可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在进行动态分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方便探究酒店业增长源泉。因此,本文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中外上市酒店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评测,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有关DEA模型的基本原理可参见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网络DEA[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6.的主要计算公式为(章祥荪,贵斌威,2008):
EFFCH(xt+1,yt+1,xt,yt)TECH(xt+1,yt+1,xt,yt)=
PECH(xt+1,yt+1,xt,yt)SECH(xt+1,yt+1,xt,yt)TECH(xt+1,yt+1,xt,yt)
(1)
2.2 样本选择
国外上市酒店集团筛选标准如下:(1) 进入2014年度《HOTELS》杂志《全球酒店集团325强》榜单50强;(2)进入中国饭店协会和上海盈蝶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详见中国饭店协会和上海盈蝶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第9页。中《外资酒店集团品牌规模30强排行榜》榜单;(3) 6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来自酒店业务;(4) 总部地址在海外。按照以上的筛选标准共得6家样本集团企业:洲际酒店集团(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 PLC)、万豪国际酒店集团(Marriott International)、温德姆酒店集团(Wyndham Hotel Group)、雅高酒店集团(Accor)、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国际集团(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凯悦酒店集团(Hyatt Hotels Corp)。但考虑到香格里拉酒店集团(Shangri-La Hotels and Resorts)总部虽在中国香港,但相较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酒店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和西方著名酒店集团(品牌)一样,是成熟的酒店集团(品牌);而且《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也将其归为外资酒店集团。所以,本文将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放入国际酒店集团中讨论,共得到7家样本集团企业,下文简称洲际、万豪国际、温德姆、雅高、喜达屋、凯悦和香格里拉。
中国上市酒店集团筛选标准如下:(1)进入2014年度《HOTELS》杂志《全球酒店集团325强》榜单50强;(2)6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来自酒店业务;(3)总部地址在中国内地。按照以上的筛选标准共得3家样本集团企业*金陵饭店集团也符合上述条件,但是由于部分指标数据不能获得,故未入选。:如家酒店集团(Home Inns & Hotels Management)、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Shanghai Jin Jiang International Hotel Group Co.)和华住酒店集团(China Lodging Group),下文简称如家、上海锦江国际和华住。
上述约束条件旨在减小酒店集团间规模差距,使样本有尽可能多的重叠市场,以减小由外部环境差异与内部文化、制度、模式差异引起的经营绩效差异,有利于提高后文实证分析的准确性。
2.3 指标选取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和可比性*中外酒店集团的数据主要来自各上市样本酒店年度报告。,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与生延超和钟志平(2010)相同的投入产出指标,即投入指标选取固定资产净值衡量资本投入,考察酒店资源配置是否是最优状态;选取员工数量衡量劳动要素投入,考察酒店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产出指标则选取酒店年报中的营业收入,考察酒店未来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外上市样本酒店集团投入产出指标的原始数据特征表(见表1)。
表1 中外上市样本酒店集团原始数据特征值
注:数据均来自各上市样本酒店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来自各样本酒店官方网站。国外上市样本酒店的数据单位分别根据各年的平均汇率换算为人民币。
基于中外上市酒店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使用DEAP2.1软件,对2008~2014年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的分年度变动情况进行测度。
3.1 中外上市酒店集团整体运行效率年度变化分析
表2列出了2008~2014年中外上市酒店集团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结果。从整体来看,考察期内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态势,年均增长4.1%,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效率年均提升5.1%。其中,纯技术效率年均提升4.4%,规模效率年均提升0.7%,说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是中外上市酒店集团技术效率主要增长驱动因素,纯技术效率的影响更大。而同期技术进步表现为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从最终结果上看,技术效率的提高完全抵消了技术进步增长率的下降,因此2008~2014年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正增长。
表2 2008~2014年中外上市样本酒店集团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注:根据各上市样本酒店集团相关数据计算。
从时间序列数据来看,2008~2014年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提升和下降的交替性,且各时期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因素不同。先是2008~2009年出现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甲型H1N1流感和全球金融危机。虽然规模效率增长7%,但是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分别下降7%和6.4%。2009~2010年快速回升,增长率达到考察期内最高值21.3%。其中,技术效率增长21%,技术进步增长0.2%。可能的原因是酒店集团为应对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采取的措施见效,以及中国世博会效应。依据是该阶段上海锦江国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5.2%,拉高了中外上市酒店全要素生产率。2010~2011年又转为下降,虽然技术进步增长了4.9%,但不足以抵消规模效率下降6.3%。可能的原因是后世博期间中国酒店业出现过剩危机,依据是该阶段如家、上海锦江国际、华住等3家酒店集团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18.87%,拉低了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2011~2014年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均为正增长,2011~2012年依赖于技术效率,2012~2013年依赖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2013~2014年依赖于技术进步。3个时期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分别是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但是,2013~2014年万豪、凯悦和香格里拉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50.9%。可能的原因是受全球经济衰退、部分国家的政治事件和宏观政策的影响和制约,酒店经营环境欠佳,从而影响酒店经营效率。
3.2 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对比分析
为弄清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变动情况,本文对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和国外上市酒店集团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对比考察。
3.2.1 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变动情况
表3列出了2008~2014年中国上市酒店集团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考察期内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5%,高于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10.9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效率年均增长16.7%,技术进步年均增长-1.5%,说明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这一研究结果完全不同于生延超和钟志平(2010)对中国饭店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中国上市酒店集团通过学习、借鉴、生产知识的累积和集团规模快速扩张,充分发挥酒店集团在资本、人才、产品、营销和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使酒店集团技术效率快速提升。就具体酒店集团而言,考察期内3家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所提升,提升幅度依次为如家、华住、上海锦江国际。
从分解项来看,纯技术效率方面,上海锦江国际有年均16.5%的较大提升,如家年均提升3.6%,华住年均下降6.9%。规模效率方面,华住和如家分别有年均22.5%和20.5%的较大提升,上海锦江国际年均下降4.6%。
3家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差异明显,如家和华住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8.3%;上海锦江国际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8.4%。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酒店产品不同,如家和华住的主要产品为中端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与上海锦江国际具有较多的高星级酒店产品比有诸多优势,如满足了巨大的中低端客源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和遏制公款消费政策影响相对较小。
表3 2008~2014年中国上市样本酒店集团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注:根据各上市样本酒店集团相关数据计算。
3.2.2 国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变动情况
表4列出了2008~2014年国外上市酒店集团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考察期内国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5%,低于中外上市酒店集团3.6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效率年均增长1.4%,技术进步年均增长-0.8%,技术进步的年均负增长完全抵消了技术效率的增长。
表4 2008~2014年国外上市样本酒店集团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注:根据各上市样本酒店集团相关数据计算。
就具体的酒店集团而言,考察期内有4家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升,提升幅度依次为洲际、雅高、香格里拉、喜达屋,且完全由技术效率的提高引起。其余3家酒店集团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万豪和凯悦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分别为18.7%和11.5%,若将这两家酒店集团剔除,则考察期内国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6.8%。显然,这两家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大幅下降是造成国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为负的关键所在。另外,万豪和凯悦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原因不同,前者主要是技术效率的下降,后者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
从分解项来看,纯技术效率方面,香格里拉、洲际、雅高和喜达屋分别有年均20.7%、17%、4%和0.9%的提升,凯悦和万豪分别有年均3.5%和1%的下降,温德姆没有发生变化。规模效率方面,雅高和喜达屋分别有年均9.7%和0.8%的提升,万豪、香格里拉、凯悦和洲际分别有年均19%、11.5%、3.5%和0.3%的下降。技术进步方面,仅万豪有年均1.4%的提升,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均小于1.8%。
3.2.3 综合对比及差异原因探讨
综合表3和表4来看,2008~2014年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在全要素生产率表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国外上市酒店集团在剔除万豪和凯悦后,全要素生产率由负增长转为年均增长6.8%,但仍低于中国上市酒店全要素生产率8.2个百分点,中国上市酒店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方面优势明显。
从分解项目来看,纯技术效率方面,中国上市酒店集团低于国外上市酒店集团0.6个百分点,二者差距不大。但是从单个酒店集团来看,除香格里拉和洲际外,上海锦江国际纯技术效率的年均提升幅度远高于其他国外酒店集团。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酒店集团具有先行者优势,管理水平领先幅度较大,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酒店集团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上海锦江国际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酒店集团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积累自身生产经验,提高了酒店集团管理效率,使效率增长率提高较快,另外还通过加强轻资产管理,以特许经营和管理的形式快速扩张,从另一方面迅速提高管理水平。
表5 2009~2014年中外上市样本酒店集团客房数增长率(%)
注:根据2008~2014年各上市样本酒店集团年度报告中客房间数计算。
规模效率方面,中国上市酒店集团高于国外上市酒店集团16.2个百分点。本文认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酒店集团规模快速扩张引起的规模效率提升。由表4可知,2009~2014年中外上市样本酒店集团客房间数增长率差异显著,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客房间数增长率高达34.24%,超出国外上市酒店集团31.76个百分点。中国酒店集团规模快速扩张可能的原因是:首先,随着中国酒店集团管理水平的提高,各酒店集团财务状况良好。其次,经营环境相对较好,中国酒店集团通过横向、纵向、地域扩张和多样化经营等方式进行快速扩张。再次,除温德姆和雅高之外,其余国外酒店集团旗下均以高端品牌为主,而中国本土酒店集团,大部分以中低端品牌为主,扩张成本相对较低,且市场需求相对较大。
技术进步方面,中国上市酒店集团低于国外上市酒店集团0.7个百分点。本文认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既有国际因素,又有国内因素。从国际因素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以及欧债危机的蔓延升级,对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酒店业的影响远大于对中国酒店业的影响,直接导致国外上市酒店经营困难,向外扩张乏力。此消彼长,客观上使中国上市酒店的经营环境得到改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进而降低了其通过技术进步提升效率所带来的压力。从国内因素看,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上海世博会等各种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以及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中国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以上海锦江国际为例,2009~2010年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高达205.2%。鉴于国际压力的减小和国内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发挥本土优势,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和加盟费的获利形式快速发展,并与携程等在线旅行社合作,从而降低了其对技术进步提升的积极性。如2014年华住新开酒店587家,其中直营店46家、加盟管理店541家,加盟店超过90%。2015年如家目标开设不少于400家酒店,其中90%约为加盟店。反观国外上市酒店,不断通过应用新技术来改善自己的经营压力,谋求新的发展。如万豪利用大数据、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抢先在全球打造“指尖酒店”。2013年开始陆续推出“Travel Brilliantly”“Red Coat Di-rect”“Future of Meeting”等移动应用服务项目。万豪始终走在革新的路上,而且是唯一上榜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2015年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这一评选是基于对1500位全球企业高管进行的调查得出的,每一位高管都被要求对自己所在行业的企业进行排名,及进行所有企业的跨行业排名。此外,评选还将过去5年间的股东权益报酬率纳入了计算。万豪第19名。名单的酒店企业。正因如此,万豪是唯一一个技术进步年均增长为正值酒店集团,年均增长1.4%。
4.1 Panel Data模型构建
前文评价了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下面定量分析影响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酒店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会对其效率产生影响(Brown,Dev 1999;Wang,et al.,2006;Assaf,et al.,2010),我国对上市企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一般采用财务指标(袁晓玲,张宝山,2009;张毅,等,2013),本文借鉴有关上市企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经验,结合中外上市酒店的实际运行特点,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4个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酒店经营业绩指标进行回归分析。
以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值为因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为自变量,构建Panel Data模型:
TFPit=α0+α1ROEit+α2RAit+α3ALRit+α4ATit+α5AGRit+εit
(2)
式中:TFPit为第i家上市酒店的全要素生产率值,i=1,2,…10,t=2009,2010…2014;α0为常数项,α1,α2…α5为各变量回归系数;ROE为净资产收益率,用净利润与净资产额的比率表示;RA为总资产收益率,用净利润与期末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ALR为资产负债率,用期末负债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AT为总资产周转率,用主营业务收入与期末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AGR为总资产增长率,用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ε为残差。
4.2 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基于Panel Data模型,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影响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因素模型,回归结果见表。
由表6可以得出,净资产收益率(ROE)的系数为0.035,在10%的显著水平上与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酒店管理水平越高,其获利能力越强,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与前文中外上市酒店集团纯技术效率年均提升4.4%相互印证。
表6 中外上市样本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
总资产收益率(RA)对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十分显著,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中外上市酒店集团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总资产收益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资产负债率(ALR)的系数为-0.046,在10%的显著水平上与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酒店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越不利。同时,由于对债权人偿债保证程度降低,还可能限制酒店将来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进而影响酒店经营,使全要素生产率相对变低。
总资产周转率(AT)的系数为0.154,在1%的显著水平上与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对资产管理的质量和利用效率,酒店总资产周转率高,说明其销售渠道较完善,酒店产品定位准确,资产利用效率高,从而使得酒店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这与前文中外上市酒店集团纯技术效率值为1.044相互印证。
总资产增长率(AGR)的系数为0.058,在5%的显著水平上与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总资产增长率反映的是企业规模扩张,说明酒店集团经营规模越大,其全要素生产率值也越高。目前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快速扩张,导致其资产增长率提高,从而使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与前文中外上市酒店集团规模效率值为1.007相互印证。
本文以10家中外大规模上市酒店集团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应用非参数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了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现状,以全要素生产率值为因变量,构建了影响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模型,具体结论及相关讨论如下:
第一,考察期内,中外上市酒店集团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上升4.1%,技术效率年均提升5.1%,主要贡献因素为纯技术效率年均提升4.4%,规模效率年均提升0.7%。这表明中外酒店集团整体管理水平和规模经济性程度逐步提高。同时,技术进步年均下降1%,阻碍了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表明在经济新常态下,技术进步对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说明我国酒店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保障技术效率的提高还应注重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
第二,考察期内,中外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交替性的提升和下降,且各时期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因素不同。由于酒店企业容易受宏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酒店集团应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因素变化,抓住机遇促发展。
第三,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方面优势明显。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5%,高于国外上市酒店集团14.5个百分点。具体而言,上海锦江国际在纯技术效率方面有较大优势,除洲际和香格里拉外,高于其他国外酒店集团12.5个百分点。如家和华住在规模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高于国外酒店集团10.8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利用后发优势,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和酒店规模迅速壮大带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并且实现部分赶超。但是,技术进步仍低于国外上市酒店集团0.7个百分点,技术进步是中国上市酒店乃至中外上市酒店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在未来发展中,中国上市酒店集团在注重技术效率提升的同时,更应重视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一方面,继续利用后发优势,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著名酒店集团的先进经验,推动上市酒店集团扩张模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向注重酒店服务质量的集约型增长;推进上市酒店集团商业模式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换;加强酒店集团的并购和战略联盟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布局新业态(公寓、民宿和房车营地等),调整酒店集团产品结构;改革和完善酒店集团管理机制,加强以集团为特征的组织创新,减小由于“租金、资产和人口红利消失”对酒店集团经营的影响,进一步提升酒店集团技术效率水平。如学习和借鉴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通过引入产能计量系统,改善对员工的管理,使酒店业务处于最佳人员配置水平等。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巨大变化,酒店集团客户关系的管理和大数据信息的挖掘将成为其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酒店集团技术进步的途径可包括建立酒店集团官方网站,开创社交营销平台,组成战略联盟体,打造第三方运营平台,与OTA等在线旅行社合作,多渠道完善客户关系的管理,还可以主动与支付、信息技术等平台型企业对接,开展跨界合作,通过技术扩散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酒店集团生态系统。同时,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很重要,如集团中央采购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为大数据挖掘提供支持。另外,加强酒店智能化产品的开发,如酒店自助入住系统、智能手机门锁系统、酒店数字化杂志、酒店全景地图等,提升住客体验,培养客户忠诚度。这些都是未来酒店集团技术进一步提升的方式。
第四,上市酒店集团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4个方面均会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相关,总资产收益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从微观角度上看,上市酒店集团应从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方面着手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提升上市酒店集团管理水平,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利用酒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及战略联盟网络的构建,加强内部管理,逐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酒店产品销售利润率;适当利用财务杠杆,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其次,控制酒店负债水平,适当剥离非酒店集团核心的、负债率高的资产,这样既能缓解自身财务压力,又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再次,加强上市酒店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提升总资产周转率。如剥离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冗余资产。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进行服务流程再造,提高与消费者的沟通能力,进而提升酒店入住率,提高总资产周转率,最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最后,扩大上市酒店规模,提高酒店总资产增长率。
[1] 何建民.论我国本土旅游饭店集团与跨国旅游饭店集团竞争战略选择模型及其具体选择[J].旅游科学,2004(4):17-18.
[2] 彭建军,陈浩.基于DEA的星级酒店效率研究——以北京、上海、广东相对效率分析为例[J].旅游学刊,2004(2):59-62.
[3] 彭磊义.基于DEA的浙江省饭店企业效率分析[J].旅游科学,2009(5):39-43.
[4] 生延超,钟志平.规模扩张还是技术进步:中国饭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评价——基于非参数的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J].旅游学刊,2010(5):25-32.
[5] 谢春山,王恩旭,朱易兰.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五星级酒店效率评价研究[J].旅游科学,2012(1):60-71.
[6] 袁晓玲,张宝山.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4):93-104.
[7] 张洪,程振东.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星级酒店效率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10):1207-1212.
[8] 张毅,牛冲槐,庞继芳.我国物流上市企业规模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03):511-520.
[9] 章祥荪,贵斌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6):111-122.
[10] Anderson R I,Fish M,Xia Y,Michello F.Measuring efficiency in the hotel industry:a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9,18(1):45-57.
[11] Anderson R I,Fok R,Scott J.Hotel industry efficiency:An advanced linear programming examination[J].American Business Review,2000,18(1):40-48.
[12] Assaf A G,Magnini V.Accounting for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measuring hotel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the US hotel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2,31(3):642-647.
[13] Assaf A,Barros C P,Josiassen A.Hotel efficiency:A bootstrapped metafrontier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0,29(3):468-475.
[14] Barros C P.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a small hotel chain with a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5,7(3):173-184.
[15] Barros C P.Analysing the rate of technical change in the Portuguese hotel industry[J].Tourism Economics,2006,12:325-346.
[16] Brown J R,Dev C S.Looking Beyond RevPAR Productivity Consequences of Hotel Strategies[J].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1999,40(2):23-33.
[17] Caves D W,Diewert W E.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Output,and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1982,50(6):1393-1414.
[18] Chen C F.Applying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to measure hotel managerial efficiency in Taiwa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696-702.
[19] Färe R,Grosskopf S,Norris M.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1):66-83.
[20] Hwang S N,Chang T Y.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measure hotel managerial efficiency change in Taiwan[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2):357-369.
[21] Morey R C,Dittman D A.Evaluating a hotel GM's performance[J].Cornell Hotel &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5,36:30-35.
[22] Shang J,Wang F,Hung W.A stochastic DEA study of hotel efficiency[J].Applied Economics,2010,42(19):2505-2518.
[23] Wang F C,Weiting H,Shang J K.Measuring the cost ef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s in Taiwan[J].Tourism Economics,2006,12(1):65-85.
(责任编辑:车婷婷)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omparison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TFP of Listed Hotel Groups:Based on Chinese and ForeignLarge-scale Internationalized Listed Hotels
ZHANG Yibo, HE Jianmi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 China)
This paper sampled 10 Chinese and foreign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ized listed hotel groups in 2008—2014, m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ir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by using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and panel data model, and set up microscopic model for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FP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sted hotel groups. The results show: (1) The annual TFP growth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sted hotel groups is 4.1%, while annual technical efficiency growth 5.1%, and annual technology growth -1%; (2) the TFP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sted hotel groups demonstrate alternate increases and decreases, and the macroscopic factors effecting on the TFP vary in different periods; (3) Chinese listed hotel groups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in TFP improvements, with Chinese ones seeing an annual growth of TFP of 15%, and the foreign 0.5%; (4) Return on equity,total asset turnover and total assets growth rate show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FP,and asset-liability ratio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FP. It is found that return on total assets has remarkable impact on TFP.
listed hotel group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ffecting factors; malmquist index
F 719
A
1006-575(2017)-02-0069-13
2016-05-30;
2016-12-04
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中外大规模国际化上市酒店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实证与比较研究”(WMYC2015107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旅游贸易逆差测度、形成机制与对策研究”(15CGL033);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跨国酒店在华战略及本土酒店的应对”(CXJJ-2014-340)。
张一博(1983-),男,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E-mail:kozyb@163.com。何建民(1957-),男,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