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生
(山西省高平市北诗镇拥万小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三至六年级开设,旨在让小学阶段的儿童初步认识家庭、社会、民族、祖国、历史、文化等,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应着眼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注重课程开设的有效性。
一、学习在课内,行动在课外
对于小学品社课的学习,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儿童生活实践,用以规范学生言行,指导学生生活实践,这门课的开设才会起到它应该起到的作用,让其成为一门真正有用的学科。
比如,学习“网络连着我和你”时,教材展示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展示了网络好处很多,网上阅读、网上就医、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等;另一方面告诉学生,网络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和不利影响,网络游戏耽误了学习,迷信黄色内容影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暴力、诈骗信息容易使学生受到伤害等。正反两方面内容告诉儿童“网络是双刃剑”,教材设计了一些讨论、调查,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享受网络带来的益处,抵制网络带来的不良诱惑,归结出绿色上网的准则。那么是不是儿童知道了网络危害,就可以不受到网络危害了呢?迷恋网络是“电子海洛因”,很多学生上网成瘾,逃学厌学,并不是不知道网络的危害,而是缺乏意志力,抵制不了网络的各种诱惑。
因此,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仅仅完成了教学的一小步。有的教师在学习课本内容基础上,以班级为调查单位,从每周上网时间、上网内容、个人收获等方面进行调查,然后把全班分成网络受益组和受害组,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作演讲比赛。两个组同学发言很积极,说出了正确上网的方法途径、收获和感受,受到了哪些不良影响,想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等。为防止影响学生的情况继续发生,教师让两个组同学结对子,互相监督、帮助、学习,定期汇报。经过长时间的坚持,那些迷恋网络的同学逐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开始使用网络阅读学习了。这个班级的管理工作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这种理论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小学品社课教学把教学与育人合二为一,是值得发扬的。
二、增加品德与社会课的体验性学习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明确指出“讨论、调查、尝试、探究、体验”为方法和途径。教材编写尽可能体现这一原则。在教学中,结合本地区社会生活内容,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体验性学习,让儿童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增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有效性,让育人目的落到实处。
例如,学习“江山如此多娇”时,教材引导儿童看地图、图片、编辑《美丽的祖国》画册等方法领略祖国的名山大川,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操,也告诉学生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祖国的骄傲,生活中破坏自然景观、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文物、自然,一起制定“文明公约”,共同遵守。
做到这些还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自然和文化遗产不单指划定的保护区,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值得我们保护的自然景观、历史文物,我们就置身其中。这些自然文化遗产本来就是我们应该自觉保护的,刚好成为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会在建立“文明公约”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走进村庄、社区、大自然,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再进行整理,哪些被破坏了,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需要我们行动起来,去保护它。把班级分成若干“文明小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自然,保护文物。
行动开始了,有的小组用板报进行宣传,有的小组为保护文物亲自打扫卫生、清除杂草、树立警示牌等。通过一学期的坚持,同学们竟可以做得有声有色。这样,“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品社课学习便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内化为学生的言行,增强了品社学科的有效性。
三、把理论放在辩论中
品社课学习,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其中道理,才能真正做到明辨是非。学习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道理讲述放在辩论中学习,理更明,情更切,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品社课学习将变得更加有效。
例如,在学“交通工具”一课时,教材既展示了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也让学生认识由于地域差异,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发明的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如牦牛、爬犁、骆驼、乌篷船、竹排、羊皮筏子等。那么,是不是古老交通工具没有存在价值?现代化交通工具没有缺点?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认知处在小学阶段的儿童很难有全面认识。如何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深刻认识?有的教师把这个问题放在辩论中学习。先把学生分成两组,为辩论正方和反方,并确立本方观点,给学生时间做准备,查资料,收集辩论会要用的论点论据。在学生准备的基础上,用一节课时间辩论。学生积极性很高,辩论很激烈,各抒己见且有理有据。结束时,老师做总结,让学生深刻明白传统交通工具虽然速度慢,应用范围小,但节能环保,灵巧方便;现代交通工具还存在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弊端。我们应该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要尽量选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低碳出行;二要努力学习,为现代交通工具节能减排做努力。
通过这样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知识全面了,知识转变为自觉行动了,品社学科的教学更加有效了。
为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有效性,在實际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探索,付诸实践,让学生有效地学习,为儿童品德的逐步形成做好铺垫。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