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萍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香堤澜湾幼儿园)
摘 要: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幼儿教师应当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运用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幼儿开展日常的教学。对此,组织和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幼儿教师可以有效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主体性;主体性发挥
游戏化课程的有效开展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确立他们的主体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个体发展,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分析,总结并归纳了课程游戏化中的幼儿主体性发挥方式。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进行游戏个性选择
开展有效的课程游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教师首先应选取幼儿具有浓厚兴趣的游戏,从而吸引幼儿的目光,使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对此,教师应当树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并帮助幼儿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基本出发点,进行游戏的个性化选择。
首先,教师应当确定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主题,这需要教师借助对幼儿的了解来掌握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方向,引导他们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之中。其次,教师还应该让幼儿决定游戏的规则以及游戏的合作对象,从而真正地实现他们的游戏个性选择。比如,在进行数学课程的《手指歌》表演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数手指的方法,并在具体的数数过程中比较自己的玩法和其他小伙伴有何异同,谁的玩法更好,从而树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在达到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对自己的选择承担游戏成败的责任,实现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二、创设自由游戏环境
实现了幼儿对游戏主题和玩法的个性化选择,教师就要为其创设独立的课程游戏环境,让他们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中顺利开展个性化的游戏,达到能力的自我培养。首先,教师所营造的课程游戏环境必须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与创造性,使得幼儿可以激发自己的主体意识,获得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当进行游戏场地的多元化利用,将室内外空间进行有效的开发。比如,在室外娱乐设施、沙地、草坪,引导幼儿依靠自己对于相关环境的理解,选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游戏器材,在充分开放的环境中实现课程游戏的玩耍。例如在学习对形状的认知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选择游戏场地,设计诸如在滑梯中寻找相同的形状、走廊里哪个形状的物体最多等游戏,即便幼儿选取的场地可能一个相应的形状都找不到,但是教师也要让他们在充分开放的游戏环境中进行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达到学习和游戏的有机结合。
三、自主评价巩固地位
游戏结束之后,幼儿都会对游戏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相互的探讨和评价。对于这个事实,教师需要及时抓住机会,引导他们把在游戏过程中记忆深刻、开心有趣、别出心裁的事情或者收获的经验与知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实现经验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还可以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巩固和深化,真正达到课程游戏化的最终目的。一般而言,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原有情境的自主评价
在进行课程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幼儿获得第一时间的自我总结,可以让他们在原有游戏情境的状态下进行自主评价。比如,在进行“爱整理的小兔”游戏之后,教师就让幼儿在保持整理后的场景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点评,让幼儿讲一讲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如果想把这个房间整理得更加漂亮,还可以怎样改进。当然,其他幼儿也可以参与其中,为房间的整理方案出谋划策,实现整理方案的优化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也能让他们在自评中巩固知识,达到主体性的确立。
2.拓展思维的自由评价
课程游戏化的最终归宿是实现幼儿对知识和常识的掌握。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方法的讨论,进而获得知识的发现、常识的了解。比如,在“商店游戏”中,有的幼儿在扮演顾客时直接告知“售货员”要买什么,之后拿上东西“付钱”走人。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幼儿应该怎样买东西,于是很多人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诸如“应当询问价格”“应当和对方砍價”“应当看有没有保质期”“售货员应该看看钱是不是真的”“如果钱给多了就要找零钱,钱不够要添钱”……幼儿在不同的讨论中,最终会形成一套比较完整和统一的购物流程,掌握了生活常识,获得了思维拓展,并且也在主体性获得充分发挥中达到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之,实现幼儿教育的课程游戏化,可以有效地树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积极投身游戏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学习,是值得幼儿教师借鉴和实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顾文琴.践行主题优化路径,绽放课程游戏化魅力[J].好家长,2016(2).
[2]刘晓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