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差一点+(没)VP”句式的解读分析

2017-08-04 07:13王雪敏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1期
关键词:歧义

摘要:“差一点+(没)VP”句式结构是由朱德熙先生首次提出的,这一现象在汉语界中讨论较多,而且“差一点+(没)VP”句式结构在使用中的不平行性受到两条规律的制约。但是朱德熙先生提出的这两条规律不能涵盖“差一点+(没)VP”句式结构的全部使用情况,因此,学术界一直在讨论其不平行性。

关键词:“差一点”;语法功能;结构层次;歧义

人类语言中有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这些语言现象虽然有趣,但是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歧义就是其中的一种现象。“差一点+(没)VP”句式结构就是一种歧义现象,这种现象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这一句式结构的有不同的解释,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请看以下例句:

(1)a1.差一点打破了 a2.差一点没打破

b.1 差一点离婚了 b2.差一点没离婚

(2)c1.差一点及格了 c2.差一点没及格

d1.差一点中奖了 d2.差一点没中奖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差一点+(没)VP”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肯定形式“差一点+VP”和否定形式“差一点+没+VP”。肯定形式表示的意思都是否定的,即没VP,但是否定形式表达的意思却不一样,它既可以表示肯定,即VP,有可以表示否定,即没VP。为什么否定形式的“差一点+没+VP”会出现不同的意思呢?下面笔者将从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来探讨“差一点”句式。

一、“差一点”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差一点+(没)VP”这一句式结构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有不同的用法:(1)中的三个例子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也表示否定意义;(2)中的三个例子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的却是肯定意义。

(一)肯定形式“差一点+VP”

根据朱德熙和沈家煊两位先生的观点,并通过观察一些语料,可以总结出“差一点”句式的肯定形式“差一点+VP”没有歧义,表示否定意义。所以在肯定句式中的“差一点”相当于一个否定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差”的意思是“缺少”,“差一点”表示的就是缺少一点,即一种程度。换句话说,就是缺少的不多,虽然缺少的不多,但是离事件的实现是缺少一点。例:

(1)花瓶差一点打碎了。(离“打碎花瓶”这一事件的实现还缺少一点,即没打碎。)

(2)这对夫妻差一点离婚了。(离“离婚”这一事件的实现还缺少一点,即没离婚。)

因此,肯定形式“差一点+VP”表示的意思是VP不能实现,换句话说,“差一点”否定了VP,所以,“差一点+VP”这一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

(二)否定形式“差一点+没+VP”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总结出肯定形式“差一点+VP”表示的是否定意义,这是由“差一点”的语义特征决定的。但是否定形式“差一点+没+VP”却有歧义,它既表示肯定意义,又表示否定意义。因此,大多数学者讨论的都是否定形式“差一点+没+VP”。本文也集中讨论否定形式“差一点+没+VP”。

二、企望说

我国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在1959年就已经注意到了“差一点+(没)VP”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平行性。他通过观察分析大量的句子,总结出“差一点+(没)VP”的不平行性受到两条规律的制约:

朱德熙先生认为凡是说话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则表示肯定意义;凡是说话人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意思都是否定的。

这样划分有一定的道理,能基本上把“差一点”在具体使用中的情况说清楚。但是这种划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这种分析方法过于简单,不能解释语言实质;另一方面,企望还是不企望具有不确定性,受具体语境影响,也因人而异。比如说:“差一点没下雨”,当气候非常干旱时,下雨就是我们企望发生的事,这时“差一点没下雨”表示的意思就是下雨了;而当气候湿润,暴雨连下很多天时,下雨就是我们不企望发生的事,所以“差一点没下雨”则表示的意思是没下雨。此外,用企望、不企望解释不清楚的还有“差一点没踢进去”,“差一点没跟他结婚”等等。朱德熙先生后来也意识到这种划分的局限性,他认为任何语言现象应该从语言内部找到解释的依据,这种从语言内部找到的解释依据才有说服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汉语“差一点+(没)VP”结构在使用中存在的不平行性是由于语言词汇的多义性造成的,而这种由多义性引发的不平行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歧义现象,给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则先对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进行了肯定,然后又揭示其存在的局限性,进而从“差一点”的语法功能方面分析“差一点”的两种不同的语法功能,又从“差一点+(没)VP”的结构层次方面再结合一定的语境分析解释如何恰当的理解“差一点+(没)VP”这一句式结构,最后总结出“差一点+(没)VP”歧义的消除除了考虑“差一点”的语法功能外,还要结合一定的语境。无论用什么方法来分析,都不能离开语境,只有结合语境分析才更有助于理解。

参考文献:

[1]Gillian Brown George Yule.Discourse Analysi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8):27-67.

[2]甘智林.漢语“差一点+(没)VP”句式新探[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02(1):86-87.

作者简介:王雪敏(1991-),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语对比与翻译。

猜你喜欢
歧义
谈“歧义双关”
从句法学角度看英语歧义
浅谈歧义容忍度与二语习得
Syntactic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mbiguous sentences
歧义现象透视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如何有效辨识并消除歧义
浅议汉语语言中歧义的消除方法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
英语中的歧义浅析江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1期

北方文学·上旬的其它文章
牵丝戏
我喜欢
杨柳依依
爱上《牛虻》
再赏南方风与月
走进母亲的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