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帅+李昕
摘要:近年来出现的拥有极富个性化学习过程的慕课正好可以解决现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点的基础上,结合慕课的特点提出了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培养出有个性、有技能的创新人才以满足当前社会需求。虽然新生的慕课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慕课必将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慕课; 信息化; 个性化;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慕课(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首字母的音译,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2012年,世界各国的众多高校开始推出独具各自国家与高校特色的慕课公司与课程,被称为慕课元年。短时间内获得快速成长的慕课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冲击,对高等教育領域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慕课在推动知识生产与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以说慕课的兴起和推广是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又迎来了新的变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比较滞后,社会早已进入信息时代,而高校还沿用以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规格一致的毕业生。这就与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拥有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创新人才相悖,使得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怪现象。这就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时代发展所产生的负面作用。
目前在高校的教育中,偏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欠缺综合知识,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就难以培养实践能力,但有很多知识与实践脱节,过多的理论课时又导致实践能力不足,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在课下能够自主地系统地学习所需的理论知识,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体系方面
课程体系落后。当前高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却不完善。我国高校使用的经典教材与发达国家的相比相对较少,教学内容变化不大,各高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上所拥有的自主权,造成了同名专业的课程体系差异过大,专业课程质量良莠不齐。这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率低下、传播范围有限密切相关。
(三)学生评价方面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学习结果评价过于单一。高等教育应该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条件,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更能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而当前高校最主要的人才评价就是学业考试成绩。其他评价指标比较模糊,没有较全面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功能之一的导向功能包括对社会教育需求的导向,即充分发挥评价作用可以使教育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目前尚未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四)教师方面
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如果注重教师讲授,仅凭课堂的学习,易使理论与实际脱节,也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教师评职称、定岗定位等多方面政策上要求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这使得很多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项目申报、论文发表等科研层面上,造成了投入在教学上的精力相对减少,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慕课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往的专业化人才由国家统一分配,人才培养目标是明确的,而现在正值高校改革转型过程中,各高校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很多高校想有独自的人才培养方式,以致百花齐放,如何培养人才已无章可循,大家都在探索中前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不能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眼下的创新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提倡个性,从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的个性要求等问题,正好可以通过慕课这种极富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来解决。利用慕课的特点发展信息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化培养模式
虽然处于信息时代,但高校中采用的授课方式仍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要在固定的时间接受固定课程的学习,学习内容不能自主选择,能利用好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的人会更接近成功。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碎片式学习正逐步成为终身学习的主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空闲,便可学习。“慕课”正是这种碎片式学习方式的代表,它的出现使得知识在实现结构化的前提下碎片化。任何人都能从网络上获得远远超过课堂的丰富信息。大量国内外网络课程视频资源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它打破了国家、学校、专业、年级的界限,形成了一个融合性学习环境。将慕课活用在教学环节中,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去完善,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通过慕课,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就能很好的预习所需相关知识,课上可以只就未理解的部分向教师提问,节省了课堂时间,加强师生互动。条件允许时,可把绝大多数的讲授转变成师生共同探索与研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减少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可以更好的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这种改变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二)个性化培养模式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其培养过程更倾向于个体发展,类似于校企定点定向培养。
首先需要进行大量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岗位,针对岗位所需技能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将所有岗位相通的基础知识通过慕课的方式自主学习,教师负责辅导。不同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由教师负责指导,慕课作为辅助。
其次应确定每门课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指标。由于利用慕课,学生个体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因此对各门课程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指标都不应是统一的标准。比如基础课应重在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量、知识运用的灵活度等方面;专业课,不但要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要考察实践环节的表现,可以通过笔试与模拟实践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确定学生是否已达到岗位要求。加入有明确指标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努力的目标。
三、慕课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在培养个性化的创新人才方面,慕课具有诸多优势。通过慕课,随时都可以免费或只需支付相当低的费用自主学习,可以自由控制学习进度,而且有较强的互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慕课的知识模块里含有在视频中嵌入相应的测验题目,在线练习题都是按程序自动评估打分的,测验的结果并不计入成绩当中。嵌入式课程测试与评估课程测验通过在线练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但是,慕课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有人质疑学生是否会对慕课学习持续感兴趣,课前不看视频怎么办;是否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否会影响学业考试成绩等。昂立国际教育总经理栗浩洋就曾在以“重构·科技融合教育”为主题的GET教育科技大会上评论:慕课学习是线性的,学生要把知识点一个一个走完,会耗费浪费大量的时间对已经纯熟掌握的知识进行反复,并且慕课和传统教育模式一样,都具有着均质化的问题,即学生的差异被直接忽略掉了,不考虑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盲目性的像推土机一样往前推,这样的“大厦”最终所面对的当然只有倾覆。
四、结束语
慕课为研究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合理地利用慕课改善我国的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为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在慕课背景下,现阶段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培养出有个性、有技能的创新人才以满足当前社会需求。我国对于慕课的研究和应用才刚刚起步,对于新生事物,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需要在不断探索中来完善。相信慕课必将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温凤媛,白雪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10).
[2]任友群.“慕课”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
[3]邹国霞.基于MOOC的个性化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5(07).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