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成语翻译浅析

2017-08-04 02:41杨帆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成语小说

杨帆

摘要:本文通过对《家》小说中“成语”的翻译可以对汉维翻译的相关理论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总结和归纳,可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对《家》成语汉译维的理论意义和相关用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通过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从而能更进一步的对《家》成语汉译维的实际运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以理论性的诠释,与此同时,对于研究汉维翻译理论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成语;《家》小说;汉维翻译理论

一、汉维成语概述与研究成果

(一)关于汉维语中“成语”的概述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汉语成语既是历史的缩影、也是文明的积淀、更是语言的精华和与智慧的结晶,是我中华民族文化的稀世瑰宝。

翻译成语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正确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形象和修辞色彩。但也有一些成语,因为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很浓,其意义十分概括,原文的形象不能被复制,语言中的形象也不能用译文来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把原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必去追求原文的形象或套用译文中意思不恰当的成语,否则会影响原意的表达。

汉语中的成语大多数都是由四个字组成。有些成语是人们长期生活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定型词组;汉语成语以单音节构成成分为主,基本形式为四字,具有浓重书面语色彩的词组或短句。维吾尔语中的成语虽然也讲究前后对称、和谐统一,却没有汉语这种较严格的结构形式。汉维两种语言各自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汉语是独立语没有词尾变化,每个字都表达了独立的意思,字和字结构合成相对容易;而维吾尔语属于黏着语,在语言的结构上不及汉语方便。

(二)关于汉维成语的研究成果

汉维成语对比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一些从事维吾尔语言文字和双语教育研究工作者都曾致力于汉维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对比研究。杨复来认为“应该学习掌握不同民族沿用的成语,这样能在创作中更有力地表现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汉族和维吾尔族不同的文化在成语上反应的很特别,表达同一思想可以用不同的概念和事物,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找出两个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

截止目前,系统地,深入地,全面地论述汉维成语的语音、语法、语汇、修辞、文化等方面的仅有零星的几篇论文,大部分都以翻译的角度研究汉维成语比,如木.马合木提的《汉语成语与维语成语对比》一文重点研究成语体现的汉维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语用特点上的差异。

汉维两种语言的成语形式不同,其内容完全相同也基本相同,有些汉语成语,因为与维吾尔民俗特点有差异,不能按照其中的词语直接翻译,也不是让其形式上的完全相同,而是可以引用意义大体一致的维语成语,这样可以方便后来人的使用和查找。

二、关于《家》的成语

(一)《家》成语的使用情况

《家》作为中国当代小说,描述了几对年轻人之间的恋爱、爱情纠葛,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愿望与封建礼教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其中成语出现次数较多。本文主要就《家》小说中成语在翻译的维文版中的翻译情况,并结合具体译例对这类词语的翻译策略做出评价。这部小说中成语共出现了329次,有的出现次数较多,如:不顾一切,出现了10次,时时刻刻出现了6次,四面八方出现了4次,但也有些成语出现次数较少,如:息事宁人出现了1次,一生一世出现了1次,年轻有为出现了1次,顶天立地出现了1次,大难临头出现了1次,下面我们就《家》这部小说中的成语及其出现的次数做一统计,列表如表1:

(二)《家》成语使用中的意义、色彩及分类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成语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且汉维都拥有大量的成语,受到两个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大部分成语是不同的,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小说《家》中的成语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这种对比分析;使人们更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有些成语不能和某些词性搭配以及有些成语的褒贬色彩,还要注意汉语成语喜欢重复表达,来增加其表达效果。从色彩上成语可以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感情色彩中又可以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容易误用。

从本小说成语的结构来说,其一、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成语作为定型短语,结构形式一般比较稳固。维吾尔语成语意义上的完整性又使得成语具有了结构上的稳固性。结构性的稳固又包括两个方面:构成成分的固定和结构形式的固定。构成成分的固定是指不能随意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其二、语义的整体性成语的意义并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意义上进一步的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其三、长期的习用性,长期广泛的为人们相沿习用,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其中有一些是千百年长期沿用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四、成语的民族性,它能反应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色,汉维民族在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各自的语言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汉维成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也是大同小异。

三、《家》成语的翻译

(一)《家》成语翻译的基本概况

成语既是相传已久、约定俗成的、也具有完整而独特意义的词语,因此也就有与一般语言形式不同的特点,各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成语,然而成语的特征大都是相同的。在小说《家》中成语翻译方法大部分都是采用意译的译法,采用直译的译法比较少,采用借用和省译的译法非常少,基本上就一两个,此外本小说中成语的结构也比较多样,多少都带有感情色彩。

(二)《家》成语汉译维翻译方法的分析和归纳

翻译是运用一中语言把另一中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重新表达出来活动,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进行交际的手段,是语言的精华与文化的结晶。成语不仅具有形式简洁,内涵丰富的特点。还因成語结构的固定性、形式的合成性和意义的统一性,还含有非常丰富的修辞手段,所以长期以来,如何保持形式与内容的忠实性在翻译成语时成为翻译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以下我将从小说《家》中汉语成语维译为例。从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翻译特点等不同的角度,讨论汉语成语维译的具体方法。以此观察译者为了保证译文的忠实、通顺和优美,又是如何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结构,努力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关联性”。endprint

1.直译

有的成语的意义可以直接从构成成语的每个词义中产生,如果知道了构成成语的每个词的词义,那么就可以知道整个成语的意义,这样的成语叫做组合性成语,可以用直译的方法来处理。直译法是将原语文化引入目标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让原语的无法结构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在译语中。如果一个译文能够表达出原文的内容,同时又保留了其语言形式与特点,那么它就是直译。总的来说,直译旨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形式与内容。利用直译,可以保留民族文化色彩,使译语变得更加丰富。小说《家》为了忠实地将内容介绍给译语读者,直译在成语的翻译中占了很大比重。例如:

1.“他有什么心事?”琴向觉民问道,她的脸上现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2.一年里只有这一刻她们才有在街上抛头露面的机会,所以大家都带着好奇的眼光,把朦胧中的静僻的街道饱看了一会。

3.觉民望着弟弟的发红的脸和两只光芒四射的眼睛。

4.好人活不长!”她自言自语,说到这里,泪水湿了她的眼睛。

上面例子中都有成语,这些成语的例子都可以从构成这个成语的全部或部分结构中看出这些成语的意义,这些成语在译文中也都采取了直译的译法,如:“疑惑不解”在维语中译成了,这个成语是由两个词语构成的即疑惑和不解,他们意义相近,这个成语的真实意思就是由疑惑加不解构成的。但是在译文中只用一个词翻译,这样处理的依据是,在汉语中某些成语,如果成语是由某两个并列的同意结构构成的,翻译时只需要翻译其中一个的意思即可,如:“不知不觉”、“凶神恶煞”、“一生一世”等在小说《家》中都是只译出其中一个部分,并不在做过多的论述。例2中的情况同例1中的“光芒四射”译成了即(发出光的意思)这也是直接翻译的结果,例4中的“自言自语”译成了 即(和自己说话)。

综上所述,小说中一般能从结构成语的各个词推导出该成语的意思的成语都是采用直译法译成的。

2.意译

意译是一种突破原文形式,着眼于意义表达的译法。有些成语不能够从构成成语的各个词语的语义中推导出来,有时就是人们知道结构成语的每一個词的意义,但并非能正确的理解整个成语的意义,这样的成语通常需要用意译的方法处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融合性成语。一般要意译。汉语中有不少成语在维语中还没有与之对应的成语,只好用一般的词把含义表达出来。例如:

1.一轮圆月在这一碧无际的大海里航行。

2.明明是一家人,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明争暗斗。

3.大门开了,玩龙灯的人披上衣服,整了队,拿着剩下空架子的龙,伴着半死不活的锣鼓声,疲倦地走出去。

4.“什么号外?哪个打起来了?”觉新莫名其妙地说。

5.这是光明正大的事,无须乎隐讳。

上面的各例中的成语都是采用意译的方法,在采取意译法的翻译时,要充分了解成语的含义,以及在该语境中的意义,然后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成语的意义,如上文中“一碧无际”的意思是望不到边,无限的意思,在维语中并没有对应的成语,也不能用直译,例2中的“明争暗斗”直接翻译成了在这里明争暗斗就是指的斗争,在这里将明、暗省略,这样符合原文的意思。这里的明争暗斗其实同上一节的成语中有两个同意结构构成的成语的情况相同,明争和暗斗属于同意结构,只需要翻译其中一个即可,只不过在这里是意译罢了,与此相同的还有第3例中的成语翻译情况也是如此,其它例句,各例中的成语也都是意译的方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3.《家》成语的其它译法

部分成语的意义即使可以把构成成语的各个词的意义推导出来,那么人们可以根据构成成语的每一个词的意义推导出整个成语的意义,但整个成语也非常形象化,其中大多数是以比喻性转义或者是借代性转义为基础的,我们把这样的成语叫做综合性成语。这样的成语通常可以译成维语中意义相同且形象性非常强的成语或谚语,即借用。还有一种译法是省译法,由于一些成语在原文中的意义是可以通过推理得来的,即使不译成语的意义也能在上下文中体现,如果翻译的出来反而会出现语义重复。例如:

有些成语的意义虽然可以从构成成语的各个词的意义中推到出来,即人们可以根据构成成语的各个词的意义推到出整个成语的意义,但整个成语都非常富于形象化,其中许多是以比喻性转义或借代性转义作为基础的,这样的成语叫综合性成语。这样的成语往往可以译成维语中意义相同、形象性很强的成语或谚语,即借用。还有一种译法即省译法,即,由于一些成语在原文中的意义是可以通过推理得来的,即使不译成语的意义也能在上下文中体现,如果翻译的出来反而会出现语义重复。例如:

1.“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觉民抱怨道,但是他的脸上还带着笑容。《家》

2.我们的人恐怕他们捣乱,为了息事宁人起见,便放他们进去了。

在家中这部小说中采用借用,省译法很少,只有几例,如例1中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借用这个熟语,基本能对应。例2中有“息事宁人”这个成语,这个成语未在译文中出现,属于省译。

(三)《家》成语的翻译小结

通过对小说《家》中汉语成语的维译方法的探讨,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翻译,尤其是小说论文的翻译,首先要求忠实确切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保持原作的修辞色彩,使译文能起到与原文相同的宣传鼓动作用。因为两种语言在各方面的不同,使汉语在维译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然而翻译技巧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汉语成语维译时,所采用的最多的翻译技巧是直译和意译两种,然而省译和借用则是使用相对较少的翻译技巧。

四、总结

在成语翻译中,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形式,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因为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或短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涉及到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典故等文化背景知识,所以我们最好是系统地学习维吾尔文学,了解更多的维吾尔历史及风土人情,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双语理论修养,才能神形兼备地翻译汉语成语。

参考文献:

[1]史震天.汉维互译实用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91.

[2]王振本,艾力·阿比提.维吾尔成语词典[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3]早然木·马合木提.浅谈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J].语言与翻译,2002(2).

[4]刘秀香.成语语义分析[J].教师论坛,2002(4).

[5]金惠明.汉语成语及其特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语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看图猜成语
看图猜成语
拼成语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猜成语
2011年《小说月刊》转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