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林
摘 要 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一些基础性的技能,但是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且乏味,从而让学生渐渐失去了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为使阅读教学得以创新和发展,并且能够切实丰富起学生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改革的责任,不断地去实践研究,以便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基于此种情况,从课内外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本篇文章提出了现代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有关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 有效性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5-0100-02
所谓阅读,既要“阅”览,掌握文章的大意,又要基于原有知识,“读”出其中的深意。阅读能力是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学习能力,如果缺失这项能力则难以与其他项目的训练进行良好的衔接。因此要切实开展阅读能力训练,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在阅读中培养兴趣。众所周知,作为开启人们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学中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持续优化,实现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而且现如今的工作压力很大,很容易出现倦怠的状态,教学技能明显落,只重视教书,缺乏必要的学习和研究。上课语言乏味,缺乏激情,学生对语文课堂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规划和指导,逐渐成为制约阅读教学工作的因素之一。这些困难严重制約了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2.学生只读不练。古人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是初中生的语言积累比较薄弱,阅读经验也是十分缺乏的,所以只是单纯地去读书,很难去理解和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时学生们也很难把握阅读材料的精神实质和要求。所以,学生面对经典文本往往表现出某种叛逆,其精神向度的追求往往偏离文本意义世界的轨道。有些时候,语文课文的意义世界与学生当下的精神世界存在较大的距离,这不仅影响了文本意义阐释的广度和深度,而且阻碍了学生阐释语文意义的自由度。不管从语文课文所传承的精神现实、思想境界来看,还是从语文传递的文化现实和时代精神来看,这些都已经和学生当下的现实实际相隔甚远。有迷惑的读一百遍,可能不及教师画龙点睛地点拨“分析”一遍豁然开朗。教师应该在学生充分的阅读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适地点拨、分析、指导。阅读教学说到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
二、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注重知识的长期积累。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因为它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也能够帮助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对于知识的积累不是很重视。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把握一些重点的知识,然后进行慢慢地积累,在今后进行写作文时可以运用自如。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在以后的作文创作过程中,都是可以应用到里面的人物的精神品质的。养成一种对好词好句进行摘抄的习惯。
2.注重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关,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是不相同,所以老师们一定要了解好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去观察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有效性。
3.读写结合。首先,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是诵读,通过这种方式去感悟、体验、联想以及想象文中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通过阅读的方式去开阔读者的视野、丰富情感并且可以陶冶情操。但是,现在中学生阅读的目的就是积累语言,然后学习写作的经验。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在阅读以后,教师应该组织一个写作的活动,将所读到的以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这样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秀.浅谈传统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内容、经验及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2012,(07).
[2] 马云鹏,张释元,杨光.努力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一所农村学校的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04).
[3] 熊生贵.教学方式的嬗变:走向建构式教学——语文教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J].语文教学通讯,2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