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需求模型构建

2017-08-03 06:17陈嵩郭文富
职教论坛 2017年19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专业发展

陈嵩+郭文富

摘 要:专业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服务社会进步的桥梁,在专业设置与布局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为此课题组设计了专业发展需求模型,从人才需求数量与人才培养规格两个维度,按照产业需求、技能需求、知识需求、学生需求四个参照域分析专业需求情况。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需求模型

作者简介:陈嵩(1964-),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郭文富(1986-),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政策规划。

基金项目:2015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主持人:陈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9-0061-05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要求“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专业设置需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职业院校特色品牌专业,是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专业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服务社会进步的桥梁。专业建设是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与普通本科学术型院校的“学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在专业设置与布局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对此,我们在《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2015-2030)》的研究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二维四向模型的构建

上海正紧紧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求职业教育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不能很好地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和专业的布局还缺乏与产业升级匹配的整体规划。因此,现代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与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为确定专业的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行业企业、学生发展的深入分析,课题组设计了专业发展需求模型,从人才需求数量与人才培养规格两个维度,按照产业需求、技能需求、知识需求、学生需求四个参照域分析各专业的需求情况。以该模型为基础,一方面,根据行业企业对用人数量和学历的需求,结合学生意愿,预测各专业的规模和层次;另一方面,根据行业企业对相关岗位技术技能水平、知识水平的不同要求,确定各专业类适用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发展需求模型包括两个维度。如图1所示,维度一“数量”,主要指经济社会对专业规模的要求,下设“产业需求趋势”和“学生选择倾向”,意在从产业需求与学生认可的角度反映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数量”。维度二“规格”,主要指岗位对专业层次、结构和模式的要求,下设“技术技能标准”和“理论知识水平”,意在从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入口基础与出口学历的角度反映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层次与结构。

两个维度下设四个方向八项指标。方向一“产业需求趋势”,主要指产业对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需求,下设“行业需求数量”和“行业紧缺程度”两个指标。方向二“学生选择倾向”,主要指学生对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认可,下设“报考志愿”和“毕业生升学”两个指标。方向三“技术技能标准”,主要指专业对应岗位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下设“技术技能復杂程度”和“通用与复合技能”两个指标。方向四“理论知识水平”,主要指专业对应岗位对专业教育的起点和出口要求,下设“通用知识基础”和“专业学历要求”两个指标①。此外,针对各行业的特殊性,单设一项特色指标,在分析判断具体行业时给予说明并参考。

二、模型采集点设计

为了将模型具体化、可操作化,在二维四向八个指标的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设计了十六个主要采集点。其设计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可测性原则,采集点设置过程中,充分考虑量化的需要,尽量做到可测量、可操作。二是科学性原则,采集点设置要尽量科学,任何两个采集点所反映的属性不能相互包含和交叉。三是准确性原则,采集点名称要尽量准确,符合评价的目的和任务,不产生歧义。

同时,采集点可以反映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八个指标中,每个指标划分为“社会需求”和“专业现状”两个采集点。“社会需求”采集点反映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客观需求与期望,“专业现状”采集点反映当前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现状,两者之间的差距反映了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距离。

十六个采集点主要含义如下:

1.1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变化趋势:社会需求的维度,考量专业对应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

1.2招生规模变化趋势:专业现状的维度,考量近年来专业招生数量变化情况。

2.1对应主要行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社会需求的维度,主要考量专业对应的行业在本市经济产业发展中的情况,分为急需紧缺型、通用稳定型(相对稳定,所需人力资源来源广泛,具有一定通用性)、规模较小型(不具代表性,对中高职技能人才需求不典型)等。

2.2毕业生直接就业率:专业现状的维度,对于中职,指毕业生直接就业率;对于高职,指签约率减去升学率。

3.1第一志愿填报:学生需求的维度,对于高职,平行志愿里只要填报相关专业即认可,对于中职,主要看学生更喜欢选择中职的何种专业。

3.2招生完成情況:专业现状的维度,指招生计划完成率。

4.1报考率:学生需求的维度,指报名参加继续学习考试的学生所占的比例。

4.2深造率:专业现状的维度,指实际参加继续学习的学生所占比例。鉴于数据采集的难度,主要参考指标是升学率,同时参考毕业生就业后的进修、深造情况。

5.1技术技能培训时间(职业标准):社会需求的维度,指专业对应职业的相关标准对培训时间的要求。“职业标准”是更加宽泛的概念,包含职业资格标准。

5.2技术技能训练时间(教学计划):专业现状的维度,指按照教学计划,专业所达到的技术技能训练时间,主要参考指标是实践性课时所占比例。

6.1跨专业证书数量和等级需求:社会需求的维度,考量行业企业对毕业生通用技能的要求,跨专业主要考量复合程度。

6.2提供跨专业证书数量和等级现状(教学大纲):专业现状的维度,考量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情况。

7.1(生源入口)文化基础起点要求:社会需求的维度,考量行业企业对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要求。

7.2现有主要模式(中高职贯通或招生类型):专业现状的维度,指专业现有的主要培养模式(如中高职贯通)或者招生类型(如高中起点)。

8.1(毕业上岗)学历层次要求:社会需求的维度,指行业企业对新进员工的学历要求,如专科学历、本科学历等。

8.2现有主要层次(中职、高职专科、应用本科):专业现状的维度,指专业目前主要的学历层次(见表1)。

最后,每个采集点设计了分等级赋值标准。指标采集点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即高、中、低,分别赋值为3、2、1。由于指标赋值的复杂性,在分等级赋值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见表2)。

三、模型应用例举

专业发展需求模型的应用主要包括需求调研、采集数据并赋值、形成专业发展报告、听取多方意见完善发展报告等。以某中职学校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为例,概述如下:

一是指标采集赋值,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主要方式包括座谈访谈、问卷调研、行业发展规划分析等)以及学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16个采集点进行赋值。比如,对于“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变化趋势”,抗体、疫苗方向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药物领域之一,企业需要大量的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操作技能的一线操作员工,赋值为3;对于“招生规模变化趋势”,本专业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青睐,近年来招生数量实现了倍增,赋值为3(见表3)。

二是形成二维四向雷达图。总体上看,生物技术制药专业的需求数量大、紧缺程度高,技术技能标准与理论知识水平均较高,学生报考意愿强烈、继续学习愿望大;仅维持在中职阶段的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已不能有效满足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见图2)。

三是提出对策建议。目前,生物制药行业呈爆发式增长,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水平要求高,人才学历要求高移,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上海市的高职高专学校开设很少。鉴于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建议一方面扩大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规模,另一方面加大专科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

注释:

①该方向的指标设计参考了加拿大国家就业和移民部职业分析与分类系统局编制的《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其中,各职业对教育时间的要求分为“普通教育程度”和“专门职业教育时间”。“普通教育程度”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受教育的情况,所受的教育能促进工作人员的智力发展、执行指示的能力与掌握数学与语言等工具的能力;“专门职业教育时间”指的是学会胜任职业所需的技术与技巧的时间。“普通教育程度”和“专门职业教育时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因素。它们是相互依存的,确定某一职业所需训练时间时都应考虑进去。

责任编辑 刘扬军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专业发展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