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针对该现象,提出了对高校学生职业教育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 就业指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28-02
前言: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其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高校的扩招导致了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第二个原因是是社会的转型。而要改善这种状况,主要就在于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怎样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以及日前的就业形势的认识,是当代高校应着重关注的。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其一,其主要在于大学生的成长及其发展,让他们可以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从而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识,并树立明确的价值观。现阶段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外表成熟,但内心幼稚的社会现象,因此,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得。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偏执,缺乏同情心,无责任感,遇事逃避等现象,而高校在选择学生时,也是极注重成绩的,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在这些现象普遍存在的今天,学生的许多观念发生了改变,形成了畸形的世界观。
在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应逐渐改变他们对社会的畸形看法,将他们自身与社会相结合,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身优势与兴趣,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从而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对自己的一系列评估,认准自己的位置,正确衡量自身价值。
大学生的“眼高手低”导致其自身对职业的误解,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让他们迷失了方向。在对自己职业及地位有了清醒认知后,脚踏实地,扬长避短,从而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培养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这其中的道德素质就包括自身对工作的责任感、规范意识、服务意识及最重要的沟通能力,体现在职场中就是既要与人友好相处,更要学会处理工作上的种种。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的不仅是学生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还拓展了他们自身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了解到在职场中如何为人处世,这一过程也更提倡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只有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力度,才能填补高校对素质教育的空缺,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类文化层层涌现,极易使人迷失自我。处于这个环境的大学生,因其本身思想正处于构建期,导致其传统观念受其较大影响,而极易发生改变。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更为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通过心理测试等手段不定时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状况,例如,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等,让学生更为准确地认识自己,增强其抗挫折能力,不断调节自己,完善自己,以积极的形态进入工作。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缓解自身压力的调节方法,也是当今社会竞争压力的一种有效的心理保障。
(四)提供即时的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教育与社会的不断接轨,企业与学校也在逐渐地联合,学校教育下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也成为衡量学校教育的标准。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逐渐多样化,专业知识的储备是否充足已不是选用的唯一标准,相反,企业将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看得更为重要,故而,大学不应单方面地强调学习成绩,更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除了强调道德素质培养,大学应为学生解析即时的当今社会形势,正确引导他们的前进方向,确立自身前进方向,实现顺利就业。
二、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就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相当于有了入职的敲门砖。因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具备的职业素养越高,入职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
(一)提高高校学生的知识层面
大学,是我们的又一个转折点。进入大学,我们应以充实自己为主,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层面,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我是谁,我现在是个怎样的人,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同时,分析自己:性格,爱好,能力,社会关系等等。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努力弥补,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更优秀。大学生更应持之以恒地学习,在学习中进步,通过学习,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层面,并创建一套适合自己的思维体系。
提高知识层面,不止是靠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更要了解其它的方方面面,走出去,让自己了解更多,才能具备有更多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学生具备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后,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针对地为他们选择一些恰当的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社会的进行实践,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清楚就业形势,这将有利于他们结合自身情况,做出自己的就业选择,实现个人价值。例如学校可以为文科学生开展些调研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创作主题并进行调查活动,最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既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又让社会成员参与其中,一举两得。
(三)促进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也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素质。由于国家政策,社会中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着父母的宠爱,在外吃不得一点苦,自私骄纵,团队意识极差。而大学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在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就是沟通交流与配合。在团队活动中,亦是如此。团队意识是一个团队成功的关键,在团队合作时,团队间的每个成员彼此鼓励,不猜忌,明确团队领导者的地位,并按照领导者的要求实实在在的去做,最后取得团队的成功。
(四)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的直接体现。校园文化在无形之中渗入到学生行为的各个方面,高校可通过采取系列活动,如演讲比赛、运动会、文化节等,将校园文化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三、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素养,学校应创立一个专业的就业理论指导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同时,学校也应与相关企业合作,为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基地。
(一)完善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就大学生就业指导而言,要将其作为一门课程的话,应贯彻始终,从大一即开始进行教授,因为就业形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的,它是一个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教授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转变。
在这大学四年中,每年都有一个目标:第一学年,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相关课程,引导学生进入大学生活;第二学年,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可竞争力;第三学年,开展职业定向指导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就业前景;第四学年,进行职业指导,让学生了解求职的相关步骤,使之具备一定优势。
(二)重视各种就业渠道的健康开展
就学校而言,应重视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密切注意相关事宜。近年来,网络发展迅速,而各种消息也在其中,学校相关部门应合理利用相关基础,为学校争得相关机会,与企业达成互赢。
(三)完善高校学生的就业管理制度
为加快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其规范性、可操作性,学校针对此,应制定有关制度以保障其合理性:《针对本校毕业大学生进入联合企业的相关说明》等便于形成一套合理的理论制度。
结束语:不论社会正在发生怎样的大变化,大学生应该做的,还是学习。毕业生即将面对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如果没有过硬的职业理論知识和职业创新能力,以及职业实践能力,是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业的。因此,具备有足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是大学生必须的。
参考文献:
[1]朱静.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职教论坛.第2004年第26期.
[2]罗和平.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实践性.职业技术教育.第2000年第12期.
[3]杨向荣.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第1998年.
作者简介:
王晓静(1982.8-),女,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就业指导。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