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学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师不仅要能够提出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给予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以生为本、以学论教、先学后教的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要求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教师的答题技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水平的提高。
学生的提问归结起来有两类:一类是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已经弄清楚的问题;另一类是教师未曾思考或正在思考的新问题。
针对第一类问题,教师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这样的答疑无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正确的方法应是: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回答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出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给予适当地点拨,或者指导学生利用圖书资料或实验寻找答案。
如除去CO2中的SO2杂质是化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如果教师直接把“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洗气”这个方法告诉学生,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解释自己的思维过程。有的学生可能选择“用足量水来洗气”。教师应让学生查阅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SO2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虽然水成本低,但CO2损耗太大,不可取;有的学生可能选取“足量的品红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来洗气”这个方案,通过试剂颜色的明显变化,学生能觉察到SO2杂质的除去,但同样会有一部分CO2溶于水溶液而损耗。此时,教师应点拨学生,最佳试剂是既能除去杂质SO2,又不能生成CO2的物质,学生就会自然想到碳酸盐溶液,但Na2CO3会与CO2反应,所以只能选用饱和NaHCO3溶液了。
高水平的问题有其思维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如不进行深入地探询,教师就无从知道学生的思维在哪里搁浅,也无法知道学生运用了何种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要善于把问题变成学生学习与思考的起点,而不是把一个答案作为一次提问的终点。
针对第二类问题,教师要避免采取回避和搁置的办法,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失望,而且也失去了一次师生共同锻炼创新思维的好机会。
正确的方法应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思考,直到问题解决。有时可能问题复杂点,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但师生的思维竞技状态达到了最高的水平,同样产生了“无结果”胜似“有结果”的良好效果。
如除去SO2中的CO2杂质是一个化学教学中未曾出现过的问题,是一位学生根据逆向思维提出来的,他思考很久却不得其果。在课堂上,笔者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要求学生与笔者一起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方法,均被笔者一一否决,因为与CO2会反应的物质,一般也会与SO2发生反应,学生们的思维进入了愤悱状态。于是,笔者启发学生:“能否不用化学方法,选用物理方法加以解决呢?CO2与SO2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沸点不同(类似于空气中N2与O2的分离)。”学生受此启发,茅塞顿开,异口同声地回答:“行。”去除过程为:先把混合气加压、降温、液化,然后加热蒸发,先气化的为CO2,剩下的就是液态SO2。问题终于迎刃而解,学生们兴奋不已。
正当学生认为大功告成之际,笔者又启发学生:“刚才的方法在实验室里并不常用,能否采用先吸收SO2,排出CO2,而后把被吸收的SO2释放出来的方法呢?”学生又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提出:“用Na2SO3作为SO2的吸收剂,排出CO2,再把生成的NaHSO3滴加稀H2SO4,或加热释放出SO2。”有的学生提出:“用品红溶液先吸收SO2,排出CO2,再加热释放出SO2。”
总而言之,在学生提问中,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理清正确答案的路径,分析错误答案的原因。一道看似无法解决的化学问题,经过教师的多次点拨,学生们的集思广益,提出了多种方案,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答题过程,既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义乌教育研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