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如何转化差生的学习方法

2017-08-02 20:38舒敏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考

舒敏

摘 要: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的不同,因此到高中阶段不找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要针对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差生的转化,应该成为教师重点思考的内容,高中地理教学学习量比较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成绩出现比较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帮助差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差生进行转化。

关键词:高中地理;差生转化;方法建议;思考

在心理上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不少学生的成绩有比较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别,这可能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发的,也可能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发的。教师要仔细分析差生成绩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制定出,完整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这样,现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这样一来班级内才不至于出现两极分化。

1让学生主动学习

差生地理成绩不理想,有多方面因素,教师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差生都要格外关心,利用各种途径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及其产生的原因,使教学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上课期问,不忽视差生,让他们和别人一样得到表现和锻炼的机会;辅导时,对差生的问题尤其要耐心回答,并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谆谆善诱,加以辅导,或批改作业时,找他们来面淡。这样,差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真诚关心和爱护,消除了师生之问的隔阂,而融洽了师生关系就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潜力,激励差生产生学好地理的强烈愿望。

2让学生重视地理

地理教学在初中便不受重视,学生普遍对其认识不足,不重视地理。而才进入高中,接触到自然地理,难度陡增,学生学习起来费劲吃力,不能取得好成绩。自然影响了其学习自信心,认为自己地理学习能力差,这就必然导致他们在学习中更容易退缩,更容易放弃。长此以往,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大减对学科没有兴趣,学习起来就会敷衍了事,简单应付。久而久之,知识的缺陷越来越多,学习也就越来越吃力。这样就要求地理差生能正确认识地理学科,转变自身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然而学生毕竟知识经验有限,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此时,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教育的成功是师生相互交流的结果。针对地理成绩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和他真诚交流。通过交流分析,找出"弱科"形成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

3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差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绪论课中,教师必须针对地理课本的知识体系做以交代。使学生了解高中地理知识大体分为两类,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系统论的基本理论不断强化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由于人类活动使人与地产生的密切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差生手不离图

地理与地图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没有地图就不可能有地理学,也就无法进行地理学习。课文是地理课本的主体,地理插图也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

5创设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曾出现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有的表面上气氛活跃、花俏好看,其实课堂效果并不明显,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多,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的理论上似乎比较符合教育教学认知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但实际上在培养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调动个体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等方面仍然缺乏深度,学生还是走不出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那种刻板的讲授教学方式,只能把学生变成知识的接收器和储存器,把学生思维活动禁锢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模式圈内,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导致了大面积的学生厌学,教与学的效果都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新课程教学首先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而符合新课程的教学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只有教学效果才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现代教学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常说“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形式,因此也就是“教无定式”了。那种以单纯的教学方式上课的教师,哪怕他的教学语言有多么吸引人,组织教学有多么细致认真,长此以往仍然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渐生厌烦、丧失威信。教学形式应怎样创新,本质上不是形式本身的创新,而是佳教学效果方式的选择,能取得佳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形式就是我们要选择的。教学效果的尺度是多方面的,重要的一方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案引导

运用学案指导学生学会用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学习地理概念,逐渐形成习慣,掌握方法。学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落实知识要点、指导学习方法、检测学习效果。内容主要包括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课堂反馈练习几部分。其中教学内容部分,围绕学习目标,紧扣教科书,从整体上体现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深化上,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利用学案记录总结学习方法。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呈现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应用的过程,循序渐进,自然生成。学案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在学案上做相应的笔记、标注等,方便自己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及时把学习方法和心得记录下来。

7总结

教师必须着眼未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的教育观念,要善于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创造性提出新思维、新方法,并自觉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努力地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