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处理“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关系

2017-08-02 20:29孙发利刘存媛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授之以渔素质教育

孙发利++刘存媛

摘 要:根据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三个主要特征来对素质教育进行下定义: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实是指注重全体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全体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主体意识的提高,良好个性的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不断提升的教育。最早提出“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并将其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老子。直至今日,关于“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之间的关系仍是当前教育界的热点讨论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授之以鱼”;“授之以渔”

自从1985年《义务教育法》在我国以法律的形式首次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提出的这三十几年来,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指向和目标追求。尽管政府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尽职尽责,但是成效并不是很乐观。我仅就其中一个来展开论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要关注传授一般知识,即“授之以鱼”,是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即“授之以渔”还是要注重“鱼渔同授”呢?在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应该对“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做出怎样的批判,教育教学对其有何回应,如何有效做到“鱼渔同授”是每位研究者值得深思。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

当前对“素质教育是什么”大家众说纷纭,而我理解的素质教育是从它的“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三个主要特征进行下定义: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实是指注重全体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全体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主体意识的提高,良好个性的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不断提升的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如:一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即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而不是片面的素质。各个方面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二是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即素质教育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素质而不是一小部分学生的素质。也就是说全体性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伍拖后腿。三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关注的是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和主观能动性的良好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思想在我国的蕴意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最先提出“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老子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给人一条鱼只能解一时之需,但教人捕鱼的方法可以解一个人的一生之需,我们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告诫我们:“给人一条鱼,不如教授這个人捕鱼的方法,给人鱼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只可享用一次,而不能解决长期生活之需,受用终生,只有教会捕鱼的方法才可受益终生”。我们把老子陈述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种隐喻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简单传授和灌输学生知识不如教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学习的方法。在这里一般知识就是“鱼”,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渔”教师不仅要很容易的教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渔”的能力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三、对“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思想的教育回应

1.应试教育对“授之以鱼”的盲目崇拜

从中国传统几千年下来的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延续至今的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教学发展中已生根发芽。教师只是一味关注对知识的简单传授与灌输,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知识方法和基本能力培养的传播。

中国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中,考成了教师教学的法宝,分成了学生学习的命根。大多数学校唯“升学率”是图,家长对孩子拿“分数成绩”是问,社会唯“名牌大学高学历”是追。在这种功利性严重的社会状态下,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自己都只是盲目于怎么进行“应考”——考试考哪些内容,教师就教哪些内容,学生就跟着学哪些内容。在这样的形式下,是教育落后的一大表现,也是对人性的极大摧残,大多数学生等到高三毕业填志愿时,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专业,更有甚者家长直接决定孩子学习专业,根据近几年最好就业的专业进行填写。就拿自己来说,我当初填报自愿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只是凭着自己的分数能录取到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就填写哪个,自己最后被会计专业录取后,上了大学觉得自己对会计专业并不喜欢,甚至对学习有点讨厌,后来慢慢认识到自己其实挺喜欢教育学专业,喜欢呆学校,喜欢小孩子。考研时自己自然而然选择教育专业,但由于跨专业,对四年落下的教育基础知识基本没有概念,在研究生这三年期间觉得自己学业负担重,压力大,底子薄,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我想像我这样情况的学生不止少数,这就是应试教育对一代年轻人的摧残,与此同时也暴露了应试教育下的“授之以鱼”的弊端,导致大多数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材”,导致教师一心只唯“教书”。

2.素质教育下对“授之以渔”的弘扬

近些年来,在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行下,我国的教育开始高举创新的旗帜,面对当今信息时代化的发展,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也深刻认识到:“应试教育以知识的积累与灌输为主的教学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教育重心应该从发展学生的能力转移过来,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广大师生进行创新,学校应该教授学生一些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学习的方法”。于是,“授之以渔”在素质教育发展下开始轰动和壮大起来。

素质教育要求人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单靠知识的简单传授和灌输是远远不够,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要倡导主体与主导相结合的作用,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指导学生要习得“渔”之方法来实现自我。因此,“授之以渔”便成了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主获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和发现。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多动手,多动口,勤于动脑来自行的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

3.对“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观点的教育深思

正是根据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下,对“授之以鱼”的极大批判以及素质教育下对“授之以渔”的极力弘扬和倡导下,一部分教育研究者们提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期许只是迎合了当下教育一时之需。还有一部分工作者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观点,他们认识到了学习知识方法的重要性,这虽是教育上的一大进步,对待“授之以鱼”持否定的态度加之对待“授之以渔”的独尊,但在一些人看来,它只是将教育从一种极端引向了另外一种极端,还是稍有欠缺,原因如下:

(1)知识乃根本,“授之以鱼”不可摒弃。“授之以鱼”乃是我国两千多年传承下来的教育,存在这么多年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从先秦到民国,比如孔子为我国培养出大批的人才,对待传统教育我们要本着“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思想进行,不能只是一味对传统教育进行简单的否定,也不能一味追求新教法,使得我们的课堂过于形式化。

(2)方法乃途径,虽很重要但不可夸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定的百通技能与方法,如果只是一味的夸大“渔”之功效,也是万万不行的。现如今有的老师为了“授之以渔”堂堂课讲授方法,花样百出,咋看颇有道理,实究效果并不太好。用“渔”的是老师并非学生,教师会教“渔”并不代表学生会“渔”。所以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夸大二者其中之一。

四、“鱼渔同授”观点的提出与发展

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指导下,更有能者提出“鱼渔同授”的想法,就我个人而言也更加赞同于“鱼渔同授”的观点。只授之以渔也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授之以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而且需要引领者去引领和启发,让他们在实践中区领悟,区获得对知识观念的转变和适应符合自身的教育方法。没有抓过鱼,怎么体验抓鱼方法呢,不授之以鱼而授之以渔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二者并行才能达到目标,即所谓的“鱼渔同授”思想。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最为重要的教会学生“会学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因此,“鱼渔同授”思想主张“鱼”“渔”对学生来说都重要,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知识与方法一并交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获得双重机遇,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得到更好发展,占有一席之地。

五、“鱼渔同授”思想的模式

“鱼渔同授”思想既肯定了知识的重要性,也肯定了学习知识的方法的重要性。当前正在提倡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对二者不偏不倚的情况下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自己摸索和独立思考中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这才是我们值得推崇的。

1.学校和教师应该推崇活教育进行“鱼渔同授”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要进行活教育,活教育活的动力在生活中,当前我国教育缺乏这种活教育,也恰恰脱离了生活,在很多发达国家他们的教育之所以办的如此好,是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分不开的,教育要想让人既学的知识又学得方法,既想让人感觉学习是轻松的,又是快乐的。就应该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即活教育,一方面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要基于生活寻找教育的意义,教育要源于生活,依据生活,回归生活,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在实践生活中寻找学习的方法,在活教育中“鱼渔同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与快乐。

2.将“鱼渔同授”思想转变为“鱼渔同得”思想

杜威老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牽着一匹马到河边,但是绝不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引申到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和引导,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是一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不能只是教师单边的“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将鱼渔同授升华到一定的境界时转变为“鱼渔同得”,将“授”变为“得”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下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和探索中去“得鱼”和“得渔”,也就是让学生自由主动的获得“鱼”“渔”。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即可,他们自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这是教师只需因势利导,适当点拨,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成尧.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27):125.

[2]陈善森.浅析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5,(04):291.

[3]徐红.热问题与冷思考:素质教育的涵义、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3):1-5.

[4]姚炎昕.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2):8-9.

[5]陈永玲.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3):49-50.

[6]卢德玉.我省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2.

[7]付清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议教给学生学习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6,(15):202.

[8]刘春侠.浅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J].学周刊,2015,(24):238-239.

[9]朱恩芳.论当下教育的“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J].才智,2015,(15):126-127.

[10]于德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J].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

[11]刘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J].中国建设报,2014.

[12]曾确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J].求知导刊,2014,(07):103-104.

[13]李平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J].四川政协报,2014.

[14]任玲.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英语自主学习方式探究[J].才智,2014,(02):88.

猜你喜欢
授之以渔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为了“梦之队”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浅谈诗歌教学优化举措
以“渔”钓“鱼”,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学教育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