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雅倩
摘 要: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必然趋势,跨文化交际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是一个最主要的载体。文化特色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尤其是词汇来体现。而要实现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碰撞,翻译必不可少。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逐渐提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吸引国外媒体关注的同时,国内媒体也不断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髓,世界潮流的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词汇的数量和内涵。因此,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就成了全球化潮流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点和难点。在翻译这类词汇时,不但要考虑受众的理解能力,还要最大程度的保留中国文化的味道。从这一角度看,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可以为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提供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从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旨在分析中国特色词汇的来源、特点和翻译方法。
关键词:顺应论;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方法
一、中国特色词汇
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界定,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标准。是指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发展而新生的,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系列词汇。它具有相对性,是个具有发展性的概念,随着环境的发展而更新变化,不同的时代会有符合中国当时时代特征的特色词汇。
(一)词汇的特点
中国特色词汇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这些词汇内涵丰富、构型灵活、形象生动,有的是旧词新用,即原有的词汇在新的时代被赋予新的含义。有的则是根据新兴事物和习惯造出来的新词。
(二)英译难点
1.词汇空缺
“不同语言的词汇量不等,在任何一种文化中,总有一部分词汇在另一种文化中找不到对等词,这种现象可以称作词汇空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往往很难在两种文化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因此,翻译中国文化尤其是涉及民俗民生方面的特色词语时无法从西方文化中找到合适的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词汇与之对应。比如中国的“年糕”、“豆腐”、“馒头”等词。
2.文化内涵差异
各个国家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发展历史等等的不同,造成了各国的民风民俗和社会文化的不同,尤其是中西方之间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个文化现象或者文化概念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内涵。往往同样的文化概念或现象的不同文化内涵的细微差异若处理不当,也会造成表达意思的巨大分歧。比如,鱼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大不相同。在汉语文化中,“鱼”与“余”同音,会让人联想到“年年有余”等表示生活富足的词,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春节年夜饭的餐桌上,鱼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人们借鱼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英语国家中,鱼(fish)却是贬义,一般会被用来形容不好的人或事物,比如cool fish指无耻之徒,a cold fish表示冷漠的人。猫在中国文化中也有机灵、乖巧的意思,而在西方文化中cat常常被认为是魔鬼的化身。
3.意识形态差异
中西方意识形态存在一定差异,而China Daily中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的一般为政治词汇的翻译。不同意识形态造成国内外媒体对新闻中同一个政治词汇的翻译存在感情色彩、语气、引申义等方面的差异。比如对“大陆”一词的翻译,外媒将其译为“mainland China”,这会让读者联想到Taiwan China,这种译法并不妥当。而国内媒体一般将其正确的译为Chinas mainland或者the mainland of China,对于“中国大陆”的英译体现了这一差异。
二、顺应论
顺应论最初是由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一个语用概念。维索尔伦认为,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或者说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他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换言之,根据顺应论,言语交际过程是双向的,交际双方要不断的做出选择。在语言产出时,人们根据交际环境、交际对象和谈论内容选择词汇、句子和表达的方式。同样地,在接受交际对象表达的信息时,人们也会根据当时的交际情景、交际对象和内容来对信息进行理解和诠释。
三、顺应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尽管中国特色词匯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词汇翻译的目的却可以大体归为一个方向: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服务。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让西方文化中的人们能够理解中国外宣资料中的这些特有词汇。顺应论认为,翻译实质上就是译者对原文和译文不断进行动态适应的过程。因此,在翻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根据文化环境和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使得目的语读者能够正确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内涵。China Daily 是中国与外界交流、向世界展示形象的重要渠道,含有大量富有中国民俗文化和时政特色的词汇。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时,通常会用到音译法、意译法和阐释性译法。
(一)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音译法即将原文词汇的汉语拼音直接引入英语译文。音译法的采用可以更好的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将中国文化负载词注入英语文化中。例如,
(1)Yan Du Xian is a nutritious soup known as the great comfort food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 early spring. (China Daily, 01/22/2017)
腌笃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汤,被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早春最好的治愈食物。
腌笃鲜是江南地区汉族的特色菜肴,属于上海本帮菜。“腌”“笃”“鲜”三个字有其各自代表的含义,并且腌笃鲜作为地区特有的菜肴,极具中国特色,从英文词汇中无法找出对等词来表述这一概念。因原文中对腌笃鲜做了介绍,所以采用音译法既保留了原语特色,又顺应了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诉求。
(2)Glib Chinese web users have raised a challenge to the AI program that recently dethroned one of the top human Go players, demanding tongue-in-cheek that the AlphaGo program learn the nation's real pastime - mahjong.(China Daily, 03/16/2016)
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打败世界顶级围棋选手后,好事的中国网友向其发起挑战,戏称:应该让“阿尔法围棋”学习一下另一项更具有中国特色的娱乐活动——麻将。
麻将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益智游戏。与纸牌相比,麻将注重策略和技术,自古代以来一直流行,可以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既然麻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同等的词替换,那么将其音译为mahjong更突显了其中国特色,顺应了将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世界的潮流,符合当前文化发展的趋势。
(二)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
意译法即摒弃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将原文大体意思翻译出来。因此,意译法不会拘泥于原文的字面含义和外在形式,注重将其内在含义表达出来。有些词语没有必要去保留其原有的异域特色,从而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意译的方法可以让目的语读者更轻松地了解到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使原文的意向转化成目的语中具有相同意义的意象,实现原文信息的有效传递。例如:
(3)Third, we will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eater autonomy will be given to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red tape will be cut in the management of research projects. (China Daily, 03/17/2017)
三是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即将实施的举措文段。繁文缛节出自苏轼的《上圆丘合祭卞议》,指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此成语的翻译采用音译并不合适,而意译为“red tape”既简洁明了地传达了原文信息,又便于读者理解。因为“red tape”是英语中原有词,在牛津词典中解释为繁文缛节、官僚作风。很多中国特色词汇,都是随着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发展积淀下来的成语、谚语、民俗词汇,有着非常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含义,音译和直译都无法满足目的语读者了解词汇背后深层含义的需求。所以此时选用意译的方法更为恰当。
(三)阐释性译法(Explanation)
阐释性译法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简单直译,其后加以解释说明。即把要阐释的内容融合到译文之中,一般情况下要加注,从而使译文更加流畅易于理解,帮助目的语读者接收到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歧义的产生,使身处西方文化中的读者正确理解中国文化中这类新型特色词汇。
(4)Many young people suffer from Spring Festival phobia because of the extravagance and waste and pressure that have come to characterize the festival.(China Daily, Language Tips, 01/22/2017)
铺张浪费和压力已经成了春节的特征,不少年轻人因此沦为"恐年族"。
“恐年族”指的是近年来由于家庭和外部压力,对于春节回家过年具有恐惧心理的年轻人们。“恐年族”是一个新词,是由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引起的生活习惯的变动而产生的。该词采用了阐释性译法,译为people suffer from Spring Festival phobia,其后又以because of the extravagance and waste and pressure that have come to characterize the festival进行了解释,顺应了译文读者文化语境,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
三、结语
中国特色词汇顺应着中国文化变化的趋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新兴文化的代表。要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对于中国特色词汇准确的翻译必不可少。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尤其是China Daily这类外宣渠道中的词汇时,更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总结经验,不断创新。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译者提供了理论指导。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才能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需要,减小文化隔阂,将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到位,提高外宣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邱大平.再论汉语新词的翻译——兼谈《中国日报》网站新词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 2014(6).
[2]宋志平.翻译:选择与适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04(2).
[3]宋华.关联顺应视角下的汉语文化词的口译研究[J].语言与翻译, 2012(1).
[4]邢杰,甘露.文化外译之中国特色词汇:策略比较及影响因素[J].上海翻译, 2014(4).
[5]杨俊峰.语境顺应与语用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
[6]张元,王银泉.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
[7]张琳琳.中美传媒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比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