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甲骨文到今天所使用的简化汉字,具有表音作用的形声字在汉字体系中的占比有着大幅提升,汉字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看不到其最初的“模样”以及其本义。本文选取《说文解字》中“王”族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说文解字》和“说文四大家”的说解,分析母文及其类属字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系联,从而归纳出同母文的字族。
关键词:说文解字;“王”;汉字字族
蔡永贵先生在《“右文说”新探》一文中提出:“右文”不应简单的理解为形声字的声符,而是一个在形、音、義三个方面有着联系的、具有分化孳乳新字功能的“母文”,所以我们所说的“声符表义”准确来说应该是“母文表义”,凡是同属于一个“母文”的字意义相通。近几年来,蔡先生又在“母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汉字字族”理论,对“汉字字族”的系统研究使“母文说”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汉字字族的研究,是汉字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下面我将以《说文解字》“王”部字为例进行研究:
王,《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可以看出,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一竖是指一个贯通于天地人之间的人。那么这个人就是“王”,所以当“王”这一称谓出现,就被统治者所采纳和继承。本义可以理解为君主。
閏、闰,《说文解字》解释为:“余分之月,五岁再闰,告朔之礼,天子居宗庙,闰月居门中。从王在门中。《周礼》曰:“闰月,王居门中,终月也。”如顺切〖注〗再,两次。,古文闰”。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举行告朔之礼时,王通常居于明堂,但逢闰月,则居于路寝门,所以“从王在门中”。
皇,《说文解字》解释为:“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胡光切。” 《说文解字注》中解释:“(皇) 大也。见诗毛传。从自王。依韵补王字自、始也。始王者、三皇。王各本譌皇。今正。先郑注周礼云:四类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民咸祀之。尚书大传。燧人为燧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谯周说同。白虎通曰。三皇者何。伏羲、神农、燧人。则改燧人居第三。恐非旧也。郑依春秋纬。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皇甫谧说同。大君也。始王天下、是大君也。故号之曰皇。因以为凡大之称。此说字形意之恉。幷字义训大之所由来也。皇本大君。因之凡大皆曰皇。假借之法准此矣。自读若鼻。自下曰鼻也。则自鼻二字为转注。此曰自读若鼻。言皇字所从之自读若鼻。其音同也。今俗作始生子为鼻子是。杨氏雄方言曰: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许谓始生子为鼻子,字本作鼻。今俗乃以自字为之。径作自子。此可知自与鼻不但义同,而且音同,相假借也。今俗、谓汉时也。铉本无作字。误。锴本有。新刻刪之。胡光切。十部。”可以看出“皇”字也具有“王”义,也含有君主之义。
由此可见,“王”族字都含有“君主”之义,由“王”字为母文,孳乳出其他具有“王”义的同族字。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桂馥.说文解字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M].洛阳:中州书画社,1983.
[5]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蔡永贵.“右文说”新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1).
[7]蔡永贵.汉字字族探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8]蔡永贵.汉字字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魏曌(1988.10–),女,回族,山东青岛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