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评价及路径研究

2017-07-31 11:24王凯俊刘庭兵高锦
西部金融 2017年4期
关键词:转型路径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

王凯俊+刘庭兵+高锦

摘 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以石油资源型城市——延安市为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延安市转型现状进行评价,探索适合延安的转型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延安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5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4)-0044-04

近年来,随着能源的不断开采与使用,“资源枯竭”、“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一系列问题密集地出现在政府政策规划以及学术研讨中。延安作为以石油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近几年产业结构失衡、经济易受冲击、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困境逐渐凸显,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本文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依据有关统计数据,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延安市转型现状进行评价,探索适合延安的转型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延安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延安市经济转型现状

(一)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但近几年在全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借助矿产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石油、煤炭工业为主的能源体系,拉动了延安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延安全市经济总量只有3.44亿元,仅占全省GDP的4.24%,到2006年末,延安GDP已增长至541.86亿元,占全省GDP的11.42%。随着能源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延安在陕西省地市中的经济位置也在不断前移,GDP占全省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9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3位。而在2015年,延安GDP為1198.6亿元,居全省第6,占全省GDP的6.6%,GDP总量、在全省排位、占全省GDP的比重均呈现出下降的态势。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延安经济增速一直处于全省末位,从13.6%下降至2015年的1.7%。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仍与全省平均水平有差距。由于延安市能源行业的主导地位,对石油、煤炭产量的单一追求,造成延安的产业结构表现出对能源高度依赖的特点。在三次产业结构的占比分布上,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则发展不足,因此一直以来延安市三次产业都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2006年延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76.7:16.9,2015年调整变化为9.2:62:28.8,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详见图2)。延安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和陕西省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的9:52:39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非油工业较好发展,但石油仍占主导地位。近几年,延安非油经济已有较好发展,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等行业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非油工业完成增加值200.96亿元,同比增长5.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提升到28.5%。但在工业内部,石油仍占据着重要地位。据延安市发改委统计,延安石油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53.2%,升到2014年的76.6%,且石油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变化一致,石油产业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可见一斑(详见图3)。然而,单一的石油经济造就了延安经济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国际油价及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因素的冲击。2013年下半年石油价格断崖式下跌,随后油价持续低迷,给延安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二、延安市经济转型评价实证分析

为客观评价、分析延安市经济转型水平,本文选取2005-2015年度延安经济指标,构建反映经济转型水平的指标体系及模型,得出延安市经济转型水平,纵向比较分析延安市经济转型的水平。

(一)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经济转型根本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转型过程中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在对延安市经济转型状况进行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四个系统。在确定了经济转型框架所包含的内容后,我们建立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由于需要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四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必须使其具备如下功能:一是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二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三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持能力;四是反映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程度。

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功能要求,本文分别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入手,通过指标预选及指标体系优化,最终构建了完整、层次分明的经济转型评价体系,下设4个子系统,在各个子系统下设立10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置28个二级指标(表1)。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经济转型评价。因子分析可在许多指标中提取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因子,用这些少数的公共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之间的联系,原始指标之间必须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为了确定原始指标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首先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检验有多种方法,在此使用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统计量检验的原理是假设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很小,当检验结果在0.5以下时,可以接受原假设,说明原始数据不适合因子假设;否则就拒绝原假设,认为变量间偏相关性较强。Bartlett检验假设相关矩阵为单位矩阵,即检验原始变量是否相互独立。分别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检验,从KMO统计量检验结果可以看出KMO>0.7,较适宜因子分析。从Bartlett检验结果来看,可以拒绝原假设,判断原始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以上均说明模型的原始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原始指标的公共因子,基于特征值大于1的方法确定公共因子个数。通过分析,确定经济子系统提取2个主因子,社会子系统提取2个主因子,资源子系统提取1个主因子,环境子系统提取2个主因子,并得出主因子特征值、贡献率。通过将各子系统主因子贡献率进行归一化,分别计算出各主因子的权重。

经济发展子系统提取的2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514%,社会发展子系统提取的2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034%,资源资产子系统提取的1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110%,生态环境子系统提取的2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924%,各系统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都达到85%以上,说明提取的公共因子具有良好的解释原有信息的能力,变量丢失信息很少,提取的公共因子具有评价经济转型水平的作用。根据SPSS处理的结果可以得到各主因子的得分。

(三)经济转型评价结果。根据各子系统主因子权重及主因子得分计算,可得出各系统的综合得分,根据延安市经济转型各子系统得分绘制2005-2015延安市经济转型发展趋势图。由图4可以看出延安市2005-2015年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趋于良好,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这也说明了延安经济转型的水平在不断提升。分系统来看,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5-2008年,延安市经济发展指数呈现出上升趋势。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延安市工业特别是石油工业受挫程度较大,价格、产量双重因素影响,导致经济形势严峻,经济发展指数有所下降。2009年之后,随着石油价格的回升经济开始复苏,再加上延安市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发展,三次产业机构不断趋于合理,经济发展指数也随之回升。到2015年,在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低和国内实体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下,延安市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上半年,GDP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2.2%,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经济发展指数也随着大幅下降。社会发展指数在这11年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2005-2009年,社会发展指数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2009年之后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社会发展也放慢步伐,社会发展指数仍呈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放平缓,整体而言最后11年间,延安市居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能力及社会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均可得出结论。2005-2015年间,资源资产指数一直保持稳步的增长趋势,且增长速度较为稳定,相较于其他系统而言,资源资产子系统整体表现较为平稳,不像其他系统变化那么大,这与资源资产稳定性较强有关。生态环境指数发展趋势线和其他几个系统相比较变化较复杂。2005-2008年,生态环境指数快速提升,这与市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有关,而在2009年生态环境指数大幅下降,随后回升,2013年小幅下降后再次回升。石油工业是延安市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命脉,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同时石油工业的发展也给延安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延安生态环境指数波动较大。

(四)延安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延安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分析,对各个子系统的变化趋势有了认识,结合延安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延安经济转型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对能源产业依赖过重。从经济发展指数的变动我们可以看出,延安经济发展与能源市场的变化高度相关。延安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工业,而近年来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走低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延安经济陷入困境。高度依赖能源产业的劣势逐步显现,能源产业的低迷导致延安工业低位运行、经济增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承压、财政收入困难,迫切需要加大经济转型力度,摆脱能源过度依赖的局面。

2.社会发展有放缓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延安社会稳定度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发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有放缓的迹象。值得注意的是石油价格低位运行及国家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使得延安部分居民收入降低、工资停发甚至面临失业,对延安社会的发展形成了部分不稳定因素。而且延安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仍处于落后水平。

3.新的替代接续产业尚未形成。延安是资源成长型城市,是全国天然气后备基地,资源储备丰富。但延安所拥有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终究会面临资源枯竭。随着资源枯竭,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受到影响。但当前延安尚未形成有足够替代能力的接续产业,加快新兴替代产业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4.过度开发影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早期延安粗放型的开采模式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废渣,给环境带来巨大破坏,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加大生态环境压力,影响生态平衡。而脆弱自然环境反过来会阻碍地区潜在优势的发挥,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甚至制约社会发展。

三、推进延安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延安作为依托石油资源开采而兴起的资源型城市,在城市发展初期,石油资源开发是延安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随着石油工业的大发展,延安经济“一油独大”的局面也越来越严重,石油工业的好与坏绝对主导着延安经济的变化。由于如今石油产业仍在延安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因此单一接续替代的转型发展模式不适合延安的实际情况。同时,延安石油资源虽然丰富,但为了避免加重对石油产业的依赖程度,延安也不能仅采用以资源产业为基础的纵向延伸的转型模式,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延安经济的转型。

因此,在探索延安经济转型的最优模式时,认为适合延安经济转型的最优模式是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复合模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石油仍作为延安市工业的支柱产业,发挥石油资源的比较优势,纵向延伸石油产业链,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在做大做强石化产业的同时,积累后续转型的资本和技术,培育和发展壮大其他接续产业,并加快构筑非油经济产业群,最终形成以油为主、多元开发的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一)加快产业转型,培育现代产业体系。长期依赖石油、煤炭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延安经济结构高度单一,导致经济受能源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因此延安经济要转型,首先要加快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要把平衡三大产业的发展作为转变延安产业结构的目标,以第二产业为主体,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以二、三产业为基础,促进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具体来说,对于第一产业,促进粮食作物规模化、现代化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如洛川的苹果、延川的红枣等。同时,要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农家乐。对于第二产业,要依托延安石油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和相关前后关联产业,延伸石油产业链,一是发展石油炼制、油气加工、精细化工等产业,二是发展配套产业,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石油设备和化工装备。对于第三产业,要依托延安作为革命圣地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培育,一是要创新红色旅游的形式,打造特色旅游基地,二是要加大红色旅游宣传,提升红色旅游服务。

(二)整合地区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目标在于打破城市对自然资源的长期依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明确自身优势与所处地位,整合资源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合理布局产业形成区域互补。首先,延安市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延安拥有极其丰富的优质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资源。要加强对石油资源、化工原料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形成市场主导、上下配套、结构合理、效益提升的新格局,要依靠优质的能源资源,重视化工产品生产,重视产品价值开发,重视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要创新合作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国有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方式,不断延长石化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延安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优越的红色文化,造就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延安应该充分利用独有的红色文化旅游优势,大力推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红色文化是延安旅游业的灵魂,而旅游业是红色文化的表现载体,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资源的外延,拓宽旅游业的经营范围,进而扩大市场,延伸产业供需链,实现产业增值效应,带动旅游、科技、教育、商贸等行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2010年陕西省将延安确定为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试点市。近几年,延安致力于构建新型四级城镇体系,目前城镇化率为57.32%,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是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提升城市功能,着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继续实施新区的规划建设,加大用地、资金等扶持力度,通过新区的建设,带动钢铁、水泥等建材的需求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和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二是继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重点中心镇落户条件,促使农业人口有序转为城镇居民,继续推进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三是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小城镇企业,解放农村劳动力,拓展农民收入渠道。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业产量,发展特色农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通过新型城鎮化建设,推进农业发展,深度发掘广大农村市场,为延安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极。

参考文献

[1]车晓翠.基于多种量化方法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以大庆市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1(2).

[2]徐建中,张春洋.中国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6(10).

[3]刘卫红.供给侧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路径探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6(5).

[4]王彩霞.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10).

[5]基于因子分析的广西城市经济转型评价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3(7).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has been the urgent demand in China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Taking oil-resources-based city Yanan as an example,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data, applying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transformation status of Yanan, explores the path suitable for Yanans transformation,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Yanan.

Keyword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level evaluation; transformation path

责任编辑、校对:张德进

猜你喜欢
转型路径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
检验检测机构转型的研究分析
江苏建筑施工企业转型路径选择
“互联网+”时代外贸企业转型路径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基于文化驱动特色引领的郑州师范学院转型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