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成 蒋保伟
摘 要:由于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与冲突,故而师范教育转型的根本问题在于确立其内在的文化理据,并立足不同的文化与教育传统寻求师范教育转型的多样化模式。在此思路下,郑州师范学院确立了“文化驱动,特色引领”的转型路径,试图通过师范教育文化生态的培育与师范类专业特色及品牌的塑造,在文化与制度的张力中实现师范教育的更新与创生。
关键词:师范教育转型;文化驱动;特色引领;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7;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21-03
关于师范教育转型,许美德(Ruth Hayhoe)曾经提出如下问题:“师范院校如何升格为具有大学学术活力和水准的学校,而同时保持它对实际提高学校教育和教学水平的执着?教师职业如何赢得与其他职业同等的地位,而同时坚守其开发所有儿童潜能的使命?”这些问题实际上触及到师范教育转型的深层困境,即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在价值取向上的冲突,而许美德有关“教育大学”的构想,正是在深刻反思这种价值冲突基础上所提出的师范教育转型新思路。本文旨在辨析这种别开生面的师范教育转型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师范学院的转型探索进行理论诠释。
一、师范教育转型的文化理据与多元模式
一直以来,通过升格或合并师范院校从而向综合性大学转型,都是有关师范教育转型内涵的主流观点。张斌贤指出:“尽管不同院校在其发展战略中未必都使用了‘转型这个概念,但‘转型所包含的基本含义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综合性‘综合化发展等,却是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发展战略中最具有时代意义的关键词。”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在转型理念上如此,在转型实践上却出现了两种立场或路径,刘爱生将其概括为“教师教育本位观”与“师范院校本位观”。其中,“教师教育本位观”是一种渐进的转型模式,旨在实现师范性与综合性的协调发展,而作为一种相对激进的转型模式,“师范院校本位观”则以综合化发展为主要目标,往往以弱化甚至丢掉师范教育特色为代价。刘爱生进而指出:在师范教育转型问题上,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倒错”,“根源在于突如其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打乱了理论上的师范院校转型进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下,地方师范院校偏离原来正常的转型轨道,走上了一条以规模急剧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化之路”。
的确,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重要变化逐渐将师范教育相对稳定的制度设置打破了。比如,教师队伍的紧缺现状趋于缓解,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呼声日渐高涨,使得既往封闭、孤立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体制日渐松动并多元化。又如,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排名以及各类评估指标要求等等,也促使师范院校不能固守师资培养的既往模式,被动甚至被迫进行转型。但是,毋庸讳言,在将中国师范教育转型归因于外在条件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在理据的发掘,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许美德“教育大学”构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彰显了。
许美德并不否认师范院校“升格”为大学是世界范围内的潮流,不过,她特别强调“这一转型的核心问题还在于根深蒂固的大学与师范院校之间价值取向的不同”,并且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教育遗产的差异而造成了不同的转型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世界范围内(包括三个西方与三个亚洲的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转型的四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她语气坚定地写道:“如果有什么东西特别贴近中国学术传统,那就是教育大学这种事物,连同其面向整合的知识领域的强烈趋势、深重的道德责任感和职业问责制等等特征,及其将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基础知识的理念,而且要求科学研究更多地通过实际应用而非理论争辩来实现。如果教育能够上升为大学里最受尊重、要求最高的知识领域,这最有可能在亚洲首先实现,而不是西方。”
不难理解,“教育大学”理念体现了许美德教授对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师范教育的未来展望。这一构想不仅表征着一种特殊的师范教育制度形态,而且寄寓着她对不同国家与地区师范教育传统的深刻的文化反思,由此使我们对师范教育转型的理论反思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了文化层面,并且认识到师范教育制度创新实际上基于师范教育理念的创新。诚如钟秉林所言:“所谓转型,是指高师院校在强调综合性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对所有师范院校而言,转型的目的并非是指丢弃师范院校传统的教师教育定位及其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而是如何以观念和制度创新,重整师范院校的资源,通过强化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综合性,把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进而充分满足我国目前及未来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要求。”
本文作者认为,中国师范教育的转型,并非一刀切地朝向一个模式化的综合性大学转型,也不是形式化地从师范类院校转向综合性大学,而是积极寻求师范教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从这一视角而言,许美德“教育大学”构想也可视为师范教育转型的可能性路径之一。尽管这一构想在制度层面上不一定贴合师范院校转型的复杂状况,但是许美德从价值冲突的文化视角反观中国师范教育转型问题,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审视中国师范教育转型的内在文化理据,将师范教育与综合性大学视为基于不同价值理念的两种教师教育制度形态,并在协调与平衡价值冲突的基础上寻求师范教育更新与创生的多种可能性。申言之,走向综合性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或许意味着师范教育更新与创生的机遇,关键在于协调与平衡“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两种教师教育制度形态在价值取向上的张力,并根据不同师范院校的特殊传统与特殊条件,实事求是地探寻转型路径,从而既能使师范院校朝向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发展,又能承续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通过整合多种优质资源,真正突出师范特色和优势,培养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师资。
面对师范院校转型的时代大潮,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郑州师范学院当然不能置身局外,同样迫切需要重新确立目标定位与发展方向。2006年升本之初,学校就实施强基固本工程,通过开展办学理念大讨论,确立了建设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院校的目标,明确了“加厚基础,规范管理,练好内功,办出特色,提升水平”的办学思路,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大好机遇,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打牢发展基础,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凝练师范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郑州师范学院确立了突出师范特色,坚持师范本根,将“教师教育做精做强,非师专业做实做优”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力求通过更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使郑州师范学院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
郑州师范学院格外注重师范教育转型内在的文化理据,试图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搭建一个颇具包容性的转型框架,并依靠多样性的文化力量推动并实现师范教育制度的更新与创生,故而摸索出了一条颇具活力的转型路径。下面,分“文化驱动”与“特色引领”两个方面,对郑州师范学院的转型之道进行论述。
二、文化驱动:师范教育文化生态的培育
师范教育转型虽然是以制度转型为主体的,但任何制度转型都无法从特定文化语境中抽离出来,故而为推动师范教育转型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必须在特定文化传统中寻求坚实的文化理据,并立足这种文化理据培育师范教育制度转型的良好文化生态,这正是“文化驱动”思路的基本内涵。郑州师范学院对于师范教育文化生态的培育,主要包括职业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与地域文化生态三个方面。
1.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营建良好的职业文化生态
实施师范教育特色凝练和培育工程,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为一体的教师教育能力发展平台,推进郑州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开展专业特色培育试点工作,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改革教学模式、实践范式和评价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逐步建立“内外兼修”、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互融合、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凝练打造教师教育的特色亮点。围绕教师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取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加厚学科基础,精研教育理论,突出实践能力,实现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转变;以政府、中小学、高校“三位一体”合作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双学”教师培养合作为突破口,深化“校校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实现由封闭式办学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模式转变;采用“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把在职教师“置换”出来进行提高性培训,让在校学生顶上去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从而实现专业化教育向职业化教育的转变。
2. 坚持科研教学相统一,营建良好的学术文化生态
秉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宗旨,力求使科研成为提高学校竞争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有力支撑。为此,学校成立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开展培育特色相关课题的研究,围绕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校内专项课题立项招标和重点培育,力争取得一批阶段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校、省、国家三级本科教学质量项目培育体系,加强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举办“教授讲坛”“博士论坛”“名家讲堂”等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开展“绿色人文周末”系列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建设重点实验室,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硬件支撑。扶持学生学科竞赛、创业大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3. 植根中原文化厚土,营建良好的地域文化生态
学校地处省会城市郑州,这里物阜民丰,交通便利,信息通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是源远流长、芳泽古朴的大河文化、中原文化、嵩岳文化的发祥地和层叠厚积之地,又是现代都市文明、商都文化的崛起和辐散之地,自古以来文风昌盛,才俊辈出,重教敦学,儒哺墨染。学校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立了中原文化研究所,引入了嵩山文明研究院,通过对中原、嵩山文明的“根”“源”文化研究发掘,搭建超然于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和科技教育之上的文化载体,构建以“中原文化”为介质的活动载体、生态课程、人本教育课程体系,创设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人文环境,使厚朴机变的古风古韵在现代教育中得以留存,其敦学敏行的核心价值浸润于“厚德、博学、弘毅、创新”的优良校风之中。
三、特色引领:师范类专业的品牌塑造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的,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建设之一。专业建设的水平、质量和状态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类型、层次和特色,对促进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师范类专业是学校的固本专业,必须做精做强。因此,学校在办好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专业的同时,着力加强“特殊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师范专业建设,打造师范教育品牌专业。
1. 打造“特殊教育”专业品牌
郑州师范学院从1986年起,就开始了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工作,培养的特殊教育人才已作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主力军,遍布河南省所有特殊教育学校。经过30年的办学积累,学校的特殊教育逐渐形成了“特殊教育师范专业与听障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第一,建立医教结合、学科融合培养模式。承担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和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地方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医教结合、学科融合培养卓越师资之路。第二,普及特殊教育通识课程。在全校普师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为普师生普及特殊教育知识,培养师范生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能力。第三,走特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道路。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承担着全国特殊教育“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近一半学员的培训任务,培训中运用微课教学形式,培训量大、面广、层次高、效果好。学校正在建设功能齐全的“生命阳光”体验馆,旨在让正常人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学校残疾人艺术团的节目多次在全国各大电视媒体播出,参加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荣获“2015年终盛典总冠军”,学院被教育部、中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特殊教育专业的品牌性初显。
2. 打造“小学教育”专业品牌
小学教育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有着六十多年的人才培养历史,目前是郑州市重点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发展提升。第一,坚持面向农村。学校结合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针对农村小学“点多、面广、师资缺”的困境,率先在河南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能够承担多门课程教学,带动和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第二,实施全科培养。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6+1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以“平台+模块”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实行“角色体验”教学、“观摩感知——案例研讨——模拟实训——岗位实践——反思研究”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形成了“全科培养、多能发展、分科选修、强化专长”的人才培养特色。第三,引领改革创新。承担河南省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研究制定河南省小学全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培养标准、考核标准和评价标准,为河南省小学教师教育发展改革提供支持;履行河南省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执行办公室职责,示范引领河南省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改革。
3. 打造“学前教育”专业品牌
学校于2011年开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为托幼机构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五年来,该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第一,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引领教学改革。“教育学原理”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课程被命名为河南省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师教育教学重点研究项目6项,一般项目11项。通过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本要求,探索理论素养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教师教育模式。建立了“统编教材+参考教材”“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系列化、立体化教材体系。第三,以校园协同创新为手段,实现师资培养与幼儿园教育的无缝对接。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50%的课程内容通过参与幼儿园活动来实现,借助参与幼儿园活动,拓展课程内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学者龙学美说:“师范学院和其他普通的大学或学院,不是名义上、形式上有何不同,而是精神、实质、使命、做法上都有他特殊的价值和风味。”对于郑州师范学院而言,根本问题正是师范教育转型的内在的文化理据,即师范教育的“特殊价值与风味”问题。无论是为师范教育制度转型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抑或是通过塑造专业品牌引领师范教育的发展升级,都是为了在文化与制度的张力中创生师范教育的新的价值与风味。
参考文献:
[1]许美德.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4).
[2]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7(05).
[3]刘爱生.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前景、成效与道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0(01).
[4]钟秉林.观念和制度创新: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5]王建军.中国师范教育百年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