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静
摘要:从阐述小学低年级语文素养基本组成出发,利用学校“星星讲堂”作为平台,对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语文实践中的做法,总结出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措施和实际中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星星讲堂;小学低年级;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7007202
语文素养包括很多,例如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巧;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言谈举止等[1—3]。它是一个人语文的综合能力的体现[4]。总的说语文素养,就是指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的一个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语文实践是培养这种语文综合素质的最重要途径[5—6]。
学校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语文综合能力设立了“星星讲堂”这个活动,每班每周在比较固定的时间给孩子们到讲台上来讲一些话题的机会。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利用这个小平台带孩子们走进了一个“大世界”。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和笔者多年经验,利用这个平台,笔者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素养培养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实践。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讲”
学生学习的动力就是兴趣,在心理学上叫内驱力。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极为密切。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愉快地积极地去学习,调动自己的内在潜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学生对某一件事和某一项活动的兴趣越浓,与之相关的能力发展得就越快,因此在语文素养培养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乐知”才能“乐讲”。 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的做法是:
1利用奖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奖励是提高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手段。笔者每次奖励参加讲堂的同学一朵红花,能够脱稿的奖励两朵。一朵花相当于平时学习中得十张奖卡,多个小花儿再换奖品。可见奖励的力度很大,十分具有吸引力。孩子们看到老师重视,再加上奖励的吸引也都十分积极。
2利用多媒体平台增加学生参与兴趣
到讲堂来的学生,允许他们使用平时老师用的各种多媒体设备,如扩音器、实物展台,如果制作了课件还可以利用电脑在投影中给大家展示。这样做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讲课”的乐趣,把自己当成老师,进入角色会更快,效果更好。
3与学生对话要平等,尊重学生,善于引导学生打开话匣
许多学生下课时高谈阔论,交谈语言幽默、诙谐。可一上课,瞬间变成了“哑铃”,教师提出的问题没人敢回答,甚至能回答的学生也很胆怯。他们太在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看法了,一旦自己答错了,会被人家笑话的!这种死要面子不肯积极与老师互动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另外,有些农村孩子见识、课外阅读相对较少,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较贫乏,导致他们自卑、畏惧。这样一来,往往会造成词不达意。要改变这种语言词汇积累不足,表达力苍白匮乏的局面,让学生恰如其分地交流思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发言,多肯定,多鼓励学生说真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平时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善于捕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打开学生话匣子,之后提出他们喜闻乐见的问题,让他们畅所欲言。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自由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爱上语文课,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自愿参加和“硬性标准”结合
开始笔者对班上学生没有统一标准,只要敢站上来、能读就行,哪怕读得很短,甚至不够流利,千万不能责怪,鼓励他们“贵在参与”,有些学生也有畏难情绪,他们大多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这类孩子内心渴望与人交流,但没有勇气,笔者积极观察,发现学生这种矛盾的心理,针对学生有想试一试的动机,不断鼓励他们,为他加油,一点点地努力,这样慢慢地,这些学生从被动加入转变为自愿参与,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愿加入。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对学生一学期参与的次数给出一个最少限制,并在期末评定上给出星级评价。这样可以督促那些参与动力不足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勇敢地走上来,体会到參与的乐趣。
三、参考题目和自愿选题等多种方式结合
在“星星讲堂”中讲的内容十分重要。内容选得好,能使讲者和听者都得到提高。有的内容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的内容让大家感受到语言的优美,有的内容能让孩子们获取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等。
1结合教材,给出参考题
在每学期刚开始的时候,笔者都设定为固定题目,就是让大家讲自己的假期生活、见闻、收获等,同时结合本学期语文教材和教学内容给出十几个参考选题。这样做是让学生们做到心中有数,可以从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充分准备。
2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灵活选题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准备一些自己的话题。有的喜欢天文,有的喜欢动物,有的喜欢历史,有的擅长手工制作,像折纸、剪纸等。这样可以使讲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让学生的兴趣更浓。
四、及时总结,不断引导
每周讲堂结束后,笔者都要表扬和鼓励这些积极参与的学生,及时肯定他们的长处和进步。对于那些训练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学生要多些人文关怀,多与之交谈了解实际情况,关照学生,保证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中学习,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力。在不断的训练中,学生的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期望,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五、发挥语文好的学生的影响力
每次训练都会有个别一些学生的语文能力脱颖而出,可以引导这些学生积极带动其他同学提高语文能力,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分配一个带头人,带头人充分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可以组织有奖励竞赛,刺激、促进整个小组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形成轻松、愉快、自由、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整个小组的语文水平。
六、提高家长的重视度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增强家长的关注度和积极性,笔者利用班级微信群,录发小视频和视频文件,让家长也能及时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教师无须评述,家长自会有动力,有压力,主动关注并参与进来。讲堂进行一段时间后,笔者还组织感兴趣的家长进行交流学习,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幻灯片的制作、介绍参与孩子讲堂准备的心得等。
小小讲堂对语文素养的培养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学生在确定题目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要讲内容的思想性;在组织材料时就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利用材料成文时,正是锻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的能力;到讲堂上来讲的时候,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又得到培养和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其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总之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素养。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下大力气。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们搭建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这也是笔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断追求。
参考文献:
[1]蔡颜.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8):194—195.
[2]齐文辉.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刘晶晶,郭元祥.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内涵、构成及测量[J].课程·教材·教法,2015(5):69—75.
[4]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19.
[5]辛中孝.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306.
[6]殷信璐.小议在小学语文活动的开展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