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月++张清
[摘 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学习需要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并对自学结果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活动多是学生自主自立行为,其实质是“自主、自选、自控、自评”。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主学习;有效实施;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8202
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激烈,需要未来公民具备不断自我发展提高的能力,主动或创造性地适应社会发展。新课改倡导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自主学习有效实施条件,反思当前高中地理自主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深化课改有重要意义。
一、自主学习有效实施的条件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学习需要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并对自学结果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活动多是学生自主自立行为,其实质是“自主、自选、自控、自评”。真正的自主学习活动有效实施应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在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二是学习内容按需选择;三是学习活动自我调控维持;四是学生对学习结果要会自我正确评价,以便提高后续自主学习质量。
二、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虽然地理自主学习价值理念已得到广大教师认同,地理教师也采取了诸多自主学习模式,甚至紧跟时代发展实施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但仍存在种种问题,导致自主学习效果不明显。
1.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
主动性是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自主学习”与“自学”虽均属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行为,但自学不排除不得不学的被动意识成分,而自主学习更强调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被动,愿意学,学习是为自己学。课前预习、翻转课堂或课后自学中,若忽视学生学习意识调动、主动性引领,会变“自主学习”为“自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2.漠视学生的学情差异
地理自主学习无外乎两种目的:一是查遗补漏,巩固旧知;二是兴趣使然,拓展加深。二者对学生认知结构完善及学习能力提高均有促进作用。前者更适用于中低水平主攻应试的学生,后者更适用于学习精力充沛者。而现实地理自主学习中,教师沿用大班制管理习惯,漠视学情差异,“自主学习”内容一刀切,忽视学习“自选”意义,且多以与教材相关辅导材料为抓手,定时定量地布置阶段性地理作业,把不同类型学生全部推进地理题海中拼搏,学习自选性不足,学习目标指向性与学生地理知识学习需求偏差很大,抑制学生个性化学习,使充满好奇的求知者变成盲目的作业完成者。
3.轻视学法指导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促进发展”,认为个体心理处于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另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即能够通过教师和他人帮助解决问题的水平。中学生在思想和观念上已经具有较强自主性,能够对事物进行主动探索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认知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一些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知识的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若得不到帮助指导,就会失去学习兴致,导致其学习自我效能感不足,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自控维持性差,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4.忽视自我评价的作用
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進行自我判断与分析的过程。而实际上,地理自主学习中教师很少引导或鼓励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更多的是以教师评价替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片面性,学生很难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全面的、理性的认识。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会逐渐降低。
三、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问题的解决策略
1.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动机,强化“自主”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地理自主学习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想方设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内容的吸引力是学生学习动力之一,而自主学习实施前的学习重要性教育也会把外部动力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还应以学习者自己的发展作为学习动力。教师应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注重适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
2.注重学习差异,完善学习资源,保障“自选”
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基础,注重学习差异,因人而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个人学情的学习材料,加强学习资源的完善工作,以保障自主学习内容的“自选”性。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成因等方面的知识是应用性强、迁移性较广的地理重点知识,是各类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这类知识的学习材料也是地理自主学习资源的重要部分。为提高学生地理问题分析和地理知识应用能力,结合区域地理和相关时事内容选编的新颖有趣、有实际意义的地理学习资料也是学习材料的重要构成。此外,为拓展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有必要及时补充和完善必要的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的地理资料等。资料形式可以是文本或网络化数字形式,如可放置在微信平台中,便于各类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快速查阅,进行地理碎片化的自主学习。
3.加强学法指导,创建多种渠道,辅助“自控”
“授人以渔,终身受用。”要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就要使学生体验突破学习困难的过程和成功,掌握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维持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也不能旁观,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应搭建各种“通道”和“脚手架”,让学生合理利用,灵活掌握在独立学习状态下的解困方法。教师可预计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给学生提供学法指导材料、地理小实验视频等,这样,学生遇到问题会主动寻找突破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坚定自主学习信念,“愿学”,“想学”,“能够坚持学”,能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自主有效的调控。
4.引领总结反思,体现“自评”价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能感
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方法,对后续自主学习效果提高极为有利。通过反思能对所学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总结自己在学习上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从而对地理学习方法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思考自己学习的优点和缺点,这是人本主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评价方法。通过自我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学习中的难点和弱点,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规划。自我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主学习的实施,深化地理课程改革。
[ 参 考 文 献 ]
[1]张哲.提高中学生地理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2]郑琳.语文教学与自学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2(11).
[3]赵会雪.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