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文化,建构高中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2017-07-27 22:50李金华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7期
关键词:纪实信息管理系统高中学生

李金华

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同时,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现阶段各个高中学校该如何在实践中落实、评价核心素养,又该如何在高考评价体系中体现核心素养,这是当前各高中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最为迫切的内容,而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又必须自下而上式地建立,才能接地气,才具有参考价值,才能起到真正的综合评价效度。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及中山纪念中学校长“文化育人,办中国最好的中学”的任期目标,我们把文化育人格局下高中生综合素养分为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实践创新三个一级指标,并从这三个方面来评价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个评价要兼顾学校作为纪念孙中山学校的精神财富和学校“文化育人”的育人特色。构建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以利于学校确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和评价观,从而促进纪中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一、中山纪念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总框架

1. 道德素养的评价

学生应具有家国意识,了解国情、校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和紀中学生身份,了解中山精神的内涵,具有传承中山精神的信念以及具有爱国爱校的意识和行动。评价时重在考虑中山精神的具体内涵以及纪中学生的传承情况,主要从道德品质、公民意识、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三个二级指标下又分六个三级指标。以活动记录和知识考核为过程评价形式,以评语评价为终结性评价形式。

2. 文化素养的评价

从学习能力、学业水平、阅读视野等三个二级指标设计评价量表,以活动记录为过程评价形式,以知识考核为终结性评价形式,实现活动开展和评价体系的立体融合,使评价更能体现文化素养的本质属性。

(1)学习能力的评价。从我校生情校情出发,从学习意志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展开。我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以问卷量表的形式呈现。在具体实践形式上,将依托于主体的评价作为显性形式,将依托于过程生成的评价作为隐性形式,进而在量表中予以融通结合,综合呈现。具体而言,评价的显性形式是量表采用学生自评、学友互评和教师他评三种样式;评价的隐性形式则是指在评价主体主导的具体评价问卷中融入评价的过程性、终结性、发展性和形成性特征。

(2)学业水平的评价。结合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进行大数据跟踪与处理,主要是对高中生学科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对拓展型课程进行评价,进而达到对高中生综合素养当中的学业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

(3)阅读视野的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在文学、哲学、美学、历史、影视等方面的阅读视野。以名著和电影为载体,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阅读视野的评价。根据学生全体住宿的情况,开出高中三年必读的书目和电影,每月阅读一本书和观看一部电影,通对读书笔记的检查记录和网络月测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一份阅读考级试题进行终结性评价。

3. 实践创新的评价

重点考查学生创新和实践两方面的素养,从活动数量、能力意识、成果表现三个二级指标设计评价量表。

活动数量主要从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的累计时间和数量进行评价,能力意识主要从学生参加实践创新活动过程中体现的意识和能力进行评价,成果表现主要从实践活动报告和作品展示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主要用到活动记录、实践报告、研究报告、作品展示等评价方法和工具。评价过程中,将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指导,确定社会实践和创新精神和社区服务的学分,并对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的范围进行界定。评价量表中,将确定获得“实践创新”素养对应学分的基本条件,并制定等第评价标准,其中评定标准分为学期评定标准和高中总评定标淮。

二、中山纪念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实施措施

1. 编制综合素养纪实报告量表

纪实报告内容选取的原则是真实而有代表性,而且应体现中山纪念中学“中山精神+文化素养+国际视野”的育人格局。报告将收集学生在努力过程中的相关作品、材料,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档案以《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纪实报告量表》的方式呈现。学生毕业前,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纪实报告,学生确认本人的纪实报告并签字。纪实报告经班主任和校长签字以及高中学校盖章后存档,并供高等学校招生参考使用。

2. 明确、细化和完善指标

(1)记录具体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客观记录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每学期及时填写《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纪实报告量表》。然后在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内统一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信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特别是学校关于文化素养方面特色指标等内容。

(2)整理遴选。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遴选用于撰写自我介绍的材料。

(3)公示审核。由学校统一录入的内容(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外)及相关实证材料,在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之前,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

(4)导入系统。学校公示后的信息及基础型课程成绩由学校统一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客观数据由相关部门审核后统一导入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每学期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网上确认,如有异议,可以向学校提出更正申请。

(5)形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纪实报告》,经学生确认后在本校公示。

三、构建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组织体系

1. 成立三个层次的评价组织机构

班级评价委员会,负责学生评价信息档案的整理收集和《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纪实报告》的审查。年级评价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本年级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汇总结果。学校评价委员会,负责对年级评价小组送交的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并及时对投诉的问题进行答复。在综合素养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同时采用自评、他评、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评价的公平性。

2. 设计和开发“中山纪念中学高中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

采用客观数据导入、高中学校录入和学生提交实证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经过公示审核,导入系统,形成档案。

总体而言,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反映在课程中、教学中、课堂中、活动中,反映在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的文化中,落实格外不易。学校尝试以评价做抓手来推动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正如张卓玉督学建议:“基层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同时,学校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也符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所指出的未来探索的方向:要强化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纪实信息管理系统高中学生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砚边纪实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混乱实验室纪实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