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均
[摘 要]传统的语文课堂,大多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听课,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初中语文教师可从问题引领、交流辩论、拓展延伸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2601
傳统的语文课堂,大多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听课,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语文课堂与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冲突越来越凸显,课堂“被动、呆板、效率低下”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问题引领、交流辩论、拓展延伸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问题引领,步步深入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这充分说明了教学过程中疑问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问题来引领学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步步深入。
例如,在教学《鱼我所欲也》时,我就运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在预习阶段,学生对文本中很多字词如“苟得”“得兼”“辟”等的意思理解存在偏差,我先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来了解这些词汇的基础含义,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揣摩文本的整体大意,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并抛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主旨:“鱼和熊掌到底是指什么东西?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己有没有遇到什么难以抉择的事情?”学生纷纷陷入了思考。这样,文本所要表达的含义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感情上的共鸣让初中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充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再对那些生字词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阐述和解释,帮助学生明确字词意义,实现文本含义和自身感悟的有机统一,将知识内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问题引领的方式,学生由自身的经历出发,层层挖掘,不知不觉间就实现了知识内化,学生在疑问中展开积极的思考,求知欲得到了激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交流辩论,信息交换
要想让知识内化,就一定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亲力亲为”,只有这样,得到的知识才印象深刻。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实现对文本的解读。
例如,在教学《绿》这篇课文时,我就别开生面地开展了一场辩论会。我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并标注出文中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在这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一句里面,“我”字重复出现,是赘余。我把这个问题向全班抛出,让认为这是赘余的作为正方,不认为这是赘余的作为反方,双方就这是否是赘余各自阐述理由。经过激烈的辩论,双方逐渐达成共识,这个“多余”的“我”字,其实是作者在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表现出作者惊诧的心情。在学生理解之后,我顺势引导,让学生去分析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体验。学生经过讨论之后得出,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梅雨潭的绿色是充满动感与生机的绿色,象征蓬勃的生机,是生命最本真的律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深化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理解了作者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来调动学习气氛,让学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来实现知识的内化,真正走近文本。
三、拓展延伸,能力迁移
布鲁纳曾经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正确地说,它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对其规律进行总结,实现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能力的迁移。
所谓能力迁移,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和总结得出规律,并将其灵活应用在其他文章的鉴赏和评析上,使自己解读文章的思维更加多元和灵活。
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不同于以往对北方寒冬萧条枯寂的描写,而是让人感到一种暖暖的春意,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在教学结束之后,我又给学生印发了鲁迅先生的《雪》,让学生进行对照阅读。鲁迅先生笔下北方的雪充满了壮美,充满了战斗的意志,体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学生对这两篇风格迥异的文章进行对比解析,更加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其实是作者意志精神的体现,鲁迅先生想要唤醒沉睡的中国大众,自然文章对雪描写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凌冽和向上,借雪来传达自己内心的呼告。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对文章有了个性化的解读,思想不再局限在某个名家的一家之言上,而是在拓展延伸的发散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和挖掘,达到了能力迁移的目的。
以上三点是笔者在多年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经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其灵活运用、不断改进,努力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