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沛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以说促写、以“仿”练笔,激发学生创作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感悟生活,注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25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大力提倡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在作文教学中,重视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作文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指导学生多读
多读能让学生拓展视野,积累更多的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是一条通向写好作文的“成功之路”。现在的初中生升学压力很大,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不多,作文素材少,内容空泛。因此,我就向他们推荐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报刊,如《语文报》《学苑创造》《创新作文》等,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既有利于语言积累,又陶冶了情操。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名著,让学生从多方面受到启发,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从而实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二、以说促写
“说话”教学可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能经常训练口头作文,口头表达技能也会逐渐向书面表达技能迁移。“说”和“写”完全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得到统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口头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如学习了《孙权劝学》一文后,我让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白话文,并当作故事说出来。一个学生在讲故事时配以一系列的肢体语言并加入了丰富的想象,讲完后全班同学热烈鼓掌加以肯定。口头作文灵活而简单,只要加以训练,就会发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作文能力有明显进步。
三、以“仿”練笔
教师应鼓励学生仿写文章。仿写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容易收到明显的效果。学生模仿能力强,仿写优秀的文章对提高其习作水平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指导学生作文时,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到仿写片段,再到仿写优秀的文章,从而体会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仿”不能照优秀的文章生搬硬套,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也不希望看到这种现象。所以,教师不能让学生思维受到束缚,应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一课后,可让学生练习写家乡的冬天。学习了《猫》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动物的,然后仿写家中的一种小动物。学生在进行模仿写作时,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张开了创造性思维的翅膀,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激发学生创作积极性
学生作文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我们应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动脑、动手,通过互改和小组批阅的方法,通过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过程,促进学生自我积累、自我提高。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同时,编写《班级优秀作文》,把班级中学生写的优秀作文编入,发给学生,这也激起了学生的创作动力。在教室后墙办学习园地,张贴出班级优秀作文,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写好作文的动力。
五、引导学生积极感悟生活
让学生感悟生活,是一种不错的写作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动物和花草树木、日月星辰,还有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是很好的题材。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我经常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并以日记形式记下来。在写作课上,学生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展示出来:有观察景物的,有观察人的,有观察社会现象的……通过展示环节,学生积累了大量作文素材,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思维变得活跃,作文水平也不断提高。
六、注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发表不同看法,积极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初中生经常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经常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学生一旦有构思新颖的作文,教师应注意发现并给予肯定,使学生积极创新,多写与时俱进、有独到见解的作文。
作文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写作水平的提升是个缓慢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勇于开拓,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 周侯辰)